分享

非常道283:有些事情只有自己知道

 人在江湖看风云 2021-06-17

283.有些事情只有自己知道

我一直说我是一个情商很低的人,但是,有些人持反对意见。

我也不想反驳,有些事容易越描越黑。而且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在我的知识库里就有这样一句话: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位老师在高铁上批改试卷,一些人赞扬,一些人嘲笑。其实,对与错,岂是这些旁观者能够看清的?

我想,唯一能影响到这位老师的,就是下次再忙,也用不着急着在高铁上改试卷,应该和普通人一样在那儿玩手机,听音乐,或者聊天或者睡觉。因为,谁也不愿意因为一件小事被别人品头论足,影响到自己正常的生活。

有时候,用心做一件事,也不一定得到想要的结果。因为我们经常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机缘在里面。但是别人的眼光却是嘲笑的,笑你白努力了一场。但是我知道,失败也有收获,失败也是一种经验教训,可以避免下一次犯同样的错误。

当然,经验也不是万能的,尤其在教育上来说,过去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今天的孩子。过去教师手中的戒尺,就打出了许多成材的人。而今天你手中的戒尺,却只能打向自己。过去教师把学生留堂,家长感激不尽,觉得你是一个负责任的教师。今天的教师把学生留堂,首先学生就反感,再次是家长也觉得是教师在课堂上没处理好教学,还需要留堂来处理,是没本事的表现。过去的教师多鼓励学生,学生心生欢喜,觉得受到重视。今天的学生,你给他讲如何控制手机,学会自律,他一定会反感你。而且你找他谈心,他很不高兴,问他为什么,他会很不屑,他说你就是想劝他好好读书,他就是不想读书,所以不想听说教。

所以,做什么事,都要学会与时俱进,不要躺在过去经验的温床上失去了战斗力。

我还是挺关注网络新词的,一旦遇到一个新词,我也会百度一下,了解这个词的背景和含义,知道它的语用环境。因为,有时要和学生聊天,他冷不丁冒一个网络词,自己就跟不上那个节奏,理解不到学生想要表达的真意。

有些人夺笋啊!总是在鸡蛋里挑骨头。这是别人的生活态度,要求完美。

真正的赢家,往往都是追求极致完美的人。因为不满足,才是向上的车轮。

有人说,太要求完美,会活得很累,不值得!这是别人的看法。

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这就是一个挑战,这是人生的意义。

所以,他不会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而是专注目标的实现。

今天有学生问我,中考这么重要的活动,我居然缺席。

他看到的是表象,的确,我今天没有到考点去。

他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去?我只是说,的确没去。

2020-2021学年,我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2005年来,这是第一年没上初三。因为一天太忙,一个星期总有两三天不在学校,怕影响网班的成绩,所以放弃了九6班。

2021年春季是教学失败的一年,面对手机成瘾的学生,以前的教育教学经验似乎都沦为了炮灰。不再精心准备课堂,课堂缺少了活力和吸引力。

2021年春季,也和大多数老师一样,学会了挖苦式的激将学生。结果,学生没有激发起来,反而疏远了师生感情。

2021年春季,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处理事情的水平,感觉事情处理拖泥带水,不怎么理想。

问题出在哪儿?

其实问题的根源都在自己身上,因为太想把学生教好,所以选择了常人走的道路,而不是触摸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唤醒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

所以,所有人都看着我在努力,都在夸奖我的努力。只有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不过是为自己粉饰太平的假象。

看看成绩就知道,虽然在普通班还是能考第一,但这个第一的含金量太低,低得让我汗颜。

我一直在做学困生转化方面的课题,学困生一直存在,这个问题就一直要研究下去。在别人眼里,我是转化学困生的能手,这也是表象。事实上,面对形形色色的学困生,我的方法也不是万能的,有些问题也是招架不住的。就如今年的两个班,我一直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

今天找了两个测验才考三十多分的同学。

让两个同学自己找原因,一个说自己没把我的要求做到,平时不看书不复习,所以那些公式、运算法则、定理统统都记得不太清楚,想当然在用。

另一个同学说自己最近沉迷于手机,影响了自己对学习的兴趣。

面对这两个学生,对于前者,我是讲“三天不练手生”的道理,解决办法是花足够多的时间把那些公式一一记清,避免以后考试去蒙。对于后者,我是让他意识到手机对学习的影响,希望他在手机问题上能够自律,在不能自律的前提下,把手机交给我保管。

谈话很简短,几分钟直奔主题,事情处理基本妥当。但伴随来的是执行的问题,学生的问题会反复出现,所以要跟踪监督他们去真正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

对于我来说,我面临的挑战不比任何人少。而且别人也会一直盯着我的表现看,因为我在很多场合上教我们老师如何去转变学生。如果我自己都做不好,岂不贻笑大方?

那些真正的高手,都在埋头做事。刚才有一个老师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在研究今年各地已经考了的中考题。而我,压根儿就没想过。

所以,大家看到的是表象,只有我清楚自己。

肥皂泡很漂亮,但不长久。我可不想在教育的道路上只有美丽的肥皂泡似的梦,而是想着,如何真正实现师生生命的共成长,成为学生生命旅途中的贵人,引导他们走向成功。这才是真正的我,一直努力去探索教育真谛的我。

尽管我还很菜,但是不妨碍我去成长!

2021616日晚于办公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