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地铁与大城市、省内城市的指标比较 对地铁,对无锡木有兴趣者可以径直略过不看。 邹蓝/文,图 看到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布的2021年3月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我一下子就看在眼里,因为里头包括了无锡地铁的一些关键指标。而我一直在关注无锡地铁的乘客数据。3月份不是节假日多的月份,也不在外来游客多的暑假期。在各城市都是可以作为正常值参考的月份。 里头有数十个城市,按照拥有线路数量和运营长度来排序。 1上海,19条线路,长度766公里,客运万人32309.8,进站人数 18086.7 2北京,24 727 27522 14709.5 3成都,13 557.8 16546.1 9483.2 4广州,16 531.7 27098.5 14838.1 5深圳,12, 422.6 19730.6 12202.7 下面是我特殊需要对比地铁线路80-90公里量级的城市: 23南昌,3 88.9 2276.9 1503.9 24无锡,3 87.1 1475.5 1146.9 25济南,3 84.1 232.3 199.2 再用无锡的客运人数1475.5万来对比接近同一量级运营数据的城市: 17大连,4 157.9 1447.0 1167.1 22长春,5 100.1 1500.4 1017.0 24无锡,3 87.1 1475.5 1146.9 26厦门,2 71.6 1313.3 1093.7 再比较一下苏州、常州、徐州等江苏省内城市的数据: 7 南京,12 394.7 9049.0 5207.4 14苏州,6 210.2 3535.9 2297.8 24无锡,3 87.1 1475.5 1146.9 31徐州,2 46 490.5 417.8 34常州,1 34.2 286.8 286.8 41淮安,1 20.1 64.8 64.8 44昆山,1 6.0 166.2 84.5 (说明,昆山是特例,因为昆山现在的唯一地铁线是上海延伸到昆山的地铁线,通往上海却不通苏州主城区,便利的是住昆山在上海工作的人群) 我一直关注无锡地铁的运营效率,因为关系到财政补贴的多少。而如果财政负担大,补贴了地铁,民生其他方面就可能难以顾得上。顺便说一句,2021年6月看到材料,2020年各城市地铁公司财务状况,无锡地铁营业收入7.59亿,净利润1.07亿,政府对地铁的补助是7.01亿。而数据说明,营业收入不包含政府补贴一项。这点我还没法理解。是否营业收入加政府补贴后,才有净利润1亿。那意味着地铁赔6亿左右呢? 看到这些数据,我的第一个认识是地铁客运人数与进站人数的差异。这个差异显然是线路间换乘的结果。线路多,跨线换乘的人数也就多。每转一次,则增加一人次。这意味着地铁对地面公交的替代效果更好。只有一条线路的城市,这两个数值相同,就是因为没有线路间的换乘。 现在来看,无锡比上远不足,比最低的略好一些。可能是因为线路规划走向,与无锡通勤换乘需求地点不尽吻合导致的换乘人数不够,现有三条线路,各只有一个换乘站,一个在市中心,一个在火车站,第三个则在流动人口极少的地方。大概因为如此缘故,无锡难以吸引可以换乘到达另外一个地方的人士坐地铁。 对比南昌就看出来了。南昌市区常住人口350(无锡368)万,地铁线路长度88.9公里,与无锡几乎同样。但是地铁换乘指标比无锡高得多,每公里地铁线月度乘客摊到25.5万,而无锡只有16.9万。一篇文章说,地铁每公里客流量不足15万人次,大部分亏损。看来,这15万是一条重要杠杠。无锡勉强在这条杠杠之上。 这里的月度每公里/乘客人数,是我根据需要自己折算出来的。这样线路长度不同的城市地铁,都可以用同一个指标来对比。还可以进一步折算每天,甚至每小时每公里乘客数量。 我用地铁线路公里数与月度运营总人数来比较地铁使用效率,得到如下数据。 江苏。省内各省市: 南京每公里地铁线摊到22.9万乘客。 苏州每公里地铁线摊到16.8万。 无锡每公里地铁线摊到16.9万。 徐州每公里地铁线摊到10.6万。 常州每公里地铁线摊到8.4万。 淮安每公里地铁线摊到3.2万。 而全国最繁忙的五大地铁城市数据: 上海每公里地铁线摊到42.3万。 北京每公里地铁线摊到37.85万。 成都每公里地铁线摊到29.65万, 广州每公里地铁线摊大50.93万, 深圳每公里地铁线摊到46.75万。 无锡的经济规模算GDP万亿级城市,地铁重要指标与苏州比也是不相上下,比省内其他城市高出一头,比南京低一头。而南京地铁与全国前五城市,差距就不是一头,而是起码两头。 我觉得,月度客运量不达到每公里20万人次,可能地铁建设都赔得比较多,如果不到10万,那就赔得很惨。无锡如此的地铁运营业绩,应该算是比较不行的。 2021/4/7 深圳地铁2号线5号线交叉处,黄贝岭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