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山湖畔的新娘

 嘉嘉妈妈 2021-06-17

     故事发生在解放前的山东,微山湖畔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书香门第,虽不算富裕,籍着祖上留下来的一些田地,生活也算小康。

李家只有两个孩子,姐姐早早出嫁,弟弟从善,长得清清秀秀,一表人才,很好读书,一直是学堂里的优等生。按照族里的惯例,家里人丁少的男子要尽早成婚,毕竟传宗接代才是头等大事。于是在从善十八岁那年,父母就跟邻村的说好了一门亲事。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安排,从善根本无法接受。他尝试着给父亲大人写了好几封信,诉说他的理想和抱负,对未来的憧憬和规划,他不断地强调不想过早地被婚姻束缚......一封封家书像是寄给了空气,回到家中,父母不给他任何机会讨论这个话题,只说结了婚还可以继续完成学业。自从确定了迎娶新娘的日子,家里变得十分忙碌,里里外外陆续地修缮一新。

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婚期如约而至,家里张灯结彩,花轿子就这样抬进了李家的院落。但新郎由始至终没有出现。这时的从善已经踏上了北上的征程,他参加了革命军,寄回一纸“休书”和道歉信。

新娘那年只有十六岁,叫春凤,长着一双丹凤眼,很白净。自从进了李家门儿,从来没见过她的夫君。从善的父母看着这孩子可怜,儿子离家出走他们无可奈何,就劝她改嫁,可这姑娘也是个倔强女子,说什么都不愿意离开,发誓要伺候两老。那个年代的三从四德深入人心,“生是李家人,死是李家鬼,我已经嫁了人,怎么可以再嫁......”

话说从善参了军,自从离家后,他的心情是矛盾的,虽然得到了想要的自由,但那份愧对父母和未谋面发妻的内疚之心始终纠缠着他。解放后转业分配时,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如愿地被安置到了边疆,成了一名公安干警。

五十年代初,单位领导给他介绍了个对象,鉴于那个特殊的年代,有许多像从善这样转业复员军人,在老家都会有一门亲事,组织上还特地回到从善的老家,给他拿到了单身证明。就这样,在边远的他乡,从善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很快就有了一对儿女。

时光荏苒,忙忙碌碌地过了一生,退休几年的从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于是跟小女儿提了提想回一趟山东老家的心愿——女儿很孝顺,已经参加工作的她,利用假期陪着父亲回到了老家。从善见到了久别的姐姐,祭拜了早已过世多年的父母。在姐姐家,他注意到还有一位年龄跟自己相仿的女子,虽然没有见过面,但从善从她的眼神里,隐约地读到了些什么,觉得这个人跟他一定有些关系。

了了心愿的从善,从老家回到自己家中,不久就去世了。小女儿给远方姑妈打电话时,听到了那边电话旁边传来一阵很悲伤的哭泣声,此刻姑妈才道出了原委:刚才那哭声来自你爸爸上次在咱家见到的阿姨,她是你爸爸的“发妻”,虽然没有洞房,但她一直就把自己当了李家人,当了你爸爸的新娘,上次来怕你爸多想,我们都没提此事......


刚刚过去的七夕节,牛郎和织女还可以借由喜鹊搭建的桥梁,每一年逢这一天见上一面,这微山湖畔的新娘子,用了一辈子的时间,才看了一眼她的“郎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