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2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困境与路径探索

 高教课堂研讨 2021-06-17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十四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个人思想的教育教学方式。顾名思义,导师制是指高校有一定资质的老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升教育的质量。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但制度建设中也暴露出很多不足,需要我们加强研究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困境

(一)导师资源尤其是高水平导师较为欠缺

近年来,本科生数量快速增加,但全国普通高校的专任教师却没有得到相应比例的扩充,导致师生比例不够理想。大学教师的精力十分有限,如果所指导的本科生过多,很容易出现指导不力的状况。本科生导师制在其发源地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很大原因是拥有令人羡慕的师生比。导师指导的本科生数量有限,就会有更多的精力与学生互动,形成学术熏陶,为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学术动力,以及全方位的支持。因此,解决导师资源的缺乏,尤其是质量欠缺问题,是提升本科生导师制实效性的前提。

(二)师生因意识淡薄而缺乏互动

一方面,由于本科生的数量明显多于研究生,导师往往需要指导较多数量的本科生,很难全面照顾到每位学生。而本科生之间存在个人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差异,导师的统一指导很难体现因材施教,最终的效果也会因人而异。另一方面,本科生比研究生更容易缺乏主动联系导师的动机,不能敞开心扉表达自身的需求,不利于导师开展个性化的指导。

(三)导师职责定位过于模糊

在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学校要求导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这种“全方位”导致导师的具体职责比较宽泛,与辅导员的工作有重叠,职责划分不够清晰,给导师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如果导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和职责权限不够明晰,就很难对本科生持续开展有效的指导工作。

(四)缺乏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在本科生导师制的设计中,部分高校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机制,将导师制的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教师工作成绩的依据之一。但本科生与导师互动的交流,在具体方式方法上差异悬殊,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本科生导师的指导业绩。而且,要成为优秀的本科生导师,需要付出很大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来帮助学术起点更低的学生,并不比指导研究生更加省时省力。所以即使建立了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也仍然难以充分调动本科生导师的工作热情,出现”制度失灵”状况。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路径探索

(一)提高本科生导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

一方面要增加人才引进数量,减少本科生导师的指导工作量;另一方面要提高导师队伍质量。可能的途径包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增强工作中的交流与培训,提升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平,等等。

(二)注重师生双向选择以增进互动

本科生导师制要真正落实“双向选择”,让导师根据考核评价体系要求并结合自身的实际选择学生,同时让学生根据学习兴趣自己选择导师。“双向选择”表达了师生的真实意愿,有利于提高师生的匹配度,进而有助于增强师生交流互动的意愿。

(三)明确界定导师的职责权限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导师与辅导员工作重叠,应调节并制订本科生导师的工作细则,进一步明确导师制的定位,确立本科生导师的职责权限。只有让导师集中精力解决自身所擅长的问题,才能发挥导师的独特作用。这需要梳理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之间的权责关系,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细则

(四)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本科生导师的遴选、聘用、过程管理和考评环节,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尤其要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奖励和约束机制。对那些指导本科生学业卓有成效,引领学生取得优秀科研成果的导师,应给予相应的奖励。除了荣誉证书和奖金奖励之外,还可以与导师的年度考核、评优评奖评职称等挂钩,以期发挥更加长效的激励作用。

   总之,实施本科导师制是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必然补充。但教育工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本科导师制的成效也受到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只有深入了解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困境,才能明确未来的改进方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