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7张思莹:大学城的困境与突围

 高教课堂研讨 2021-06-17

  一、“大学城”的新兴发展

20世纪末21世纪初,“大学城”作为一个新兴事物而备受关注,被认为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新尝试。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决定,廊坊东方大学城率先拉开大学城建设的帷幕,上海松江、北京昌平等大学城紧随其后拔地而起,全国各地竞相上马,一时出现神州大地处处“建城”的景象。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投入建设的大学城遍布各地区,数量高达二三十个,而天津、郑州、上海杨浦、山西、内蒙古包头、福建厦门、云南昆明和玉溪等地都在进行大学城的规划和建设研究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我国大学城的建设特点,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确立正确的发展策略,对于解决当前大学城建设面临的困境,指导其今后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城”的政府投入与社会投资

中国大学城不同于国外大学城的发展道路,基本属于规划建设型,属于自然发展型的是北京中关村,以及广州石牌六校,但属于少数,在此不多做讨论。在规划建设型中,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政府投入型,当地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建设,然后由入住的高校管理使用,典型代表有广州的深圳大学城和珠海大学城;一种是社会投资型,当地政府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提供土地,由企业投资兴建,教育集团或教育投资公司参与,学校长期租赁,园区拥有所有权与办学权,例如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还有一种是多元化投入型,就像浙江省的五大高校园区,这类大学城主要是政府除政策支持外,另外投入部分启动资金,承担共建部分设施建设,将部分教育基本建设拨款改为贷款利息补助,学校则通过土地置换,银行贷款和后勤社会化等措施建设起来的。[1]

  三、“大学城”的“校际共享”困境

可以看出,中国大学城虽然与国外的大学城在一定程度上有类似性,也是地域较大、由几所大学集合组成规模较大,以高等教育作为主要功能和产业,但国内的大学城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短期内迅速崛起的,没有国外大学城按照市场的法则和教育的规律自然形成的漫长时间基础,弊端也随之显现。

国家兴建大学城的初衷在于借鉴国外大学城的经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然而由于软件硬件的限制,并未做到真正的高校共建,开放性是大学城的基础,而共享性则是在其上的衍生物,大学城内部具有进行教师互聘、学分互认、课程互选、图书互阅、信息共享、文娱活动共享和教学实践活动互相开放等开放共享需求。大学城的优势在一些层面上还是有体现的:在课程共同建设上,南京师范大学就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同推出超星博雅课供高校学子们共同学习,图书资料信息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得以实现,不同学校之间自发组织的学生交流活动也越来越普遍;但在学分交换、教师互聘等深入地带还少有学校踏出实践的第一步。而这些举措正是使大学城加强共同体意识,构建基于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共享教学资源信息和成果的必然路径选择。 

  四、“大学城”的“举债易还债难”困境

统筹整体来看,政府规划建设起来的大学城,除了面对资源不共享、开放性不够等软件问题,更直接的是大部分都存在片面追求规模与面积,资金缺口巨大的问题。江宁大学城预期投资只有5亿元,但综合下来,后期的资金消费达到了40多亿元;仙林大学城投入了50亿元,还不包括后续追加的投资额。[2]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大学城中都普遍存在巨额贷款的问题,有的高校贷款甚至占到全部资金来源的90%以上,导致高校负重前行的原因可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支持让高校有理由贷款

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教育的号召,扩大招生,翻新校舍。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如果政府的财政拨款不足,那么高校自然而然的就会选择贷款的方式,这也就慢慢造成了高额的贷款累积。

(二)校区扩建让高校有动力贷款

如果想要建设新校区,组合形成大学城,就不得不选址在城市的郊区。例如在仙林大学城,南师大作为最先入驻仙林地区的大学,校园的重新建设和土地的规划就是一大难题,这就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三)银行信任让高校有底气重贷轻还

高等教育是社会性福利事业,在申请贷款时会更容易,因为其本身具有的教育特点会增加其可贷款的金额。一般来说,大学城建成后,对于建设资金的返还,主要通过以下途径:配套服务经营、后勤社会化服务、教师和学生公寓的出售与出租、校本部土地的置换、学生学费收入和住宿费收入。[3]在后期还款过程中,资金压力逐渐显露出来,这个时候也许就会出现学生的生活成本增加的问题,也就违背了一开始大学成为学生便利为建设的初心。

  五、“产学研一体”的转型升级能促进“突围”

现代高等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各类高校更是系统的组成要素,大学城的并不是几所高校简单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城市组织,应兼具大学和城市的双重功能。从内部因素来说,大学城自身在负担培养人才的传统使命时,也要明确产学研一体的最终发展目标,以强大的人才储备与知识力量为基础,乘着知识经济的东风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开发,加强企业合作筹集教育经费。从外部因素来说,政府除却支持大学城起初的建设发展,也要将大学城建设发展纳入城市发展蓝图中,通过统筹规划使大学城由知识围城转变为城市发展动力源,运用崭新的空间组织模式,设置不同共享程度的共享体系,本着“互利、自愿、利于学科交流”的原则,提高教学、咨询、居住、绿化等各类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率,优势互补,极大地减少重复建设。

[1]董勇.国内大学城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02):89-94.

[2]曹晓龙.大学城扩建背后:举债银行贷款 地方政府寄望拉动经济[G].新金融观察

[3]中国式大学城的鲜亮与灰暗[G].法治周末

[4]骆泽敬,陆林.基于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21):8-10.

[5] 扩建10年欠债20亿,中国首个大学城泡汤[G].南方周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