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50万灯庚:学术沙龙氛围营造的三重境界——读《我和潘先生的故事》有感

 高教课堂研讨 2021-06-17

学术氛围是研究生学术成长的土壤,良好的学术氛围无疑对研究生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邓文琳(2009)认为大学学术氛围即是在大学中以追求比较专门的、系统的学问为目标的相关人与物的群体在学校活动中形成的影响人的心理行为的人造气候。这种人造气候以人的心理感受为标准。[1]而苏兰(2018)认为,学术氛围是可以在学术成员的相互影响下形成并感染,逐渐形成由无到有、再从有到自建自营的过程。[2]可见,学术氛围是可以培育的,且好的学术氛围有利于研究生的学术成长,那何为“好”呢?“好”的标准又是什么?本文通过读《我与潘先生的故事》而受启发,从前提、根本和落脚点概括“好”的沙龙应具有平等和谐、紧张严肃、学术意味浓厚的氛围。

  一、始于平等和谐的氛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沙龙中平等和谐的氛围是学术沙龙顺利开展的前提。《我和潘先生的故事》中凡提及学术沙龙,对沙龙描述最多的便是自由、欢愉、轻松的氛围。潘世墨教授认为潘先生的周末学术沙龙的魅力和最大的亮点在于师生平等交流:“形成一个'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学习环境,创造一个'相互学习,共同受益’教学效果。更加可贵的是,大家庭的温馨,学术的智慧,平等交流,心灵沟通。尤其是师长尊重学生,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刁瑜学者在《我和潘先生的故事》中提及其第一次参加潘先生家的学术沙龙时写道:“在先生的沙龙上,每一个人的声音都会得到重视,每一个参加沙龙的人都可以就学术问题侃侃而谈、畅所欲言。”

然而,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须建立在师生地位平等的基础上,但实然状态下,这种平等关系很难实现,不仅受到“师尊生卑”的传统的师生关系的影响,而且在知识获取量、学术资源和学术地位上,导师也天然地处于相对优势地位。[3]因此,民主平等的沙龙氛围需要师生各方有意识地通过主观努力共同培育。潘先生就十分推崇韩愈的观点“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同时,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也需要基于学生对于学术高度的责任感,坚持阅读,积极思考。

  二、久于紧张严肃的氛围:诘难辩驳激荡智慧

互批、争论的沙龙氛围是在平等交流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触及学术沙龙的根本。罗尧成和朱永东(2006)概括学术沙龙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思想性。[4]在学术沙龙中,论点和意见之间相互交锋、碰撞,从而让真理越辩越明。由此潘先生周末学术沙龙中争论互批、严肃紧张的沙龙氛围也不足以为奇。李昕学者描绘潘先生的周末学术沙龙“话题非常丰富,往往是先生起个头儿,大家就开始各抒己见,有时也会发展成唇枪舌战或者一人舌战群儒的景象。”方泽强教授称“沙龙上那种相互批判激励的风气至今影响着我,就是论文写完后我会请同学批判、提意见,据此修改再投稿。迄今我和继明博士依然保持这种互批的习惯。”

需要指出的是:其一,潘先生的沙龙虽然话题宽泛,实则形散神不散。肖海涛教授介绍潘先生的周末学术沙龙是“漫谈式的”,话题涉及学术和社会的热点问题、博士论文选题、国内国际新闻等,但沙龙“看似漫无边际,实则有中心主题,一如高空风筝,看似飘飘荡荡,悠游自在,实则一线牵控,收放自如。潘懋元便是握住这根线的主人。”[5]其二,这里的争论和互批是一种不伤和气的交流,《论对话》一书中介绍了一种谈话形式:“它不在乎谁输谁赢,它也不关心谈话是否一定要达到一个结果;它追求的是平等、自由、公正地进行交流和沟通”[6],潘先生的周末学术沙龙中紧张严肃的氛围正有赖于这种谈话形式,是为了探索“真知与灼见”而进行的“最自由、最彻底、最无拘无束的交流和沟通”。

  三、终于学术浓郁的氛围:仰之弥高欲罢不能

读《我和潘先生的故事》,可以看到潘先生的周末学术沙龙中,平等欢愉和紧张严肃的氛围相互交织、相映成趣,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张继明学者写道:“在潘先生的带领下,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导师沙龙可谓是蔚然成风,蔚为大观,成为们学子的学术绿洲和精神家园。”然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各具特色的学术沙龙的广泛开展仅是只见其表,沙龙背后已经靡然成风的,是宝贵的学术传统、浓郁的学术氛围。张洪亚学者回忆求学时参加学术沙龙时写道:“随着参加沙龙的人越来越多,沙发、板凳都不够,楼梯台阶正好合适当座位,渐渐的楼梯上几乎都坐满了学生……如果赶上潘先生出差空出一周,大家心里就空落落的,都不知道怎么打发周末时光。”邵建东学者也写道:“我每次到厦门都尽量提早到或延迟回,争取能多参加先生家的学术沙龙学习。

与此同时,潘先生极具学术意味的沙龙也让许多学者受益匪浅。许多博士论文、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在潘先生的周末学术沙龙中受到启发、得以创作。方泽强教授回忆道:“好在沙龙给我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研讨机会,我不断修正研究聚焦……回头看来,博士论文的顺利研究和写作,沙龙功不可没。没有沙龙上众多老师、学长学姐、学弟学妹的帮助,论文是写不出来的。”此外,潘先生的周末学术沙龙还以“一壶清茶”、“一群学人”聊出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读《我和潘先生的故事》,可以看出潘先生的周末学术沙龙中所营造的氛围以平等和谐为前提、紧张严肃为根本、以浓郁的学术氛围为落脚点,业已成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二课堂”,这一“课堂”没有明文的规约,却极具凝聚力和魅力,肖海涛教授就将参加潘先生的周末学术沙龙的体验概括为“一种享受”、“一种放松”、“一种激情”[7]

参考文献:

[1]邓文琳. 大学学术氛围的衡量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中南大学,2009.

[2]苏兰. 基于研究生视角的大学学术氛围研究[D].云南大学,2018.

[3]鲁义善,夏立群.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J].大学教育,2019(10):27-29.

[4]罗尧成,朱永东.学术沙龙:一种研究生教育课程实施形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4):50-53.

[5][7]肖海涛.家庭学术沙龙:潘懋元研究生培养理论与实践的创新[J].山东高等教育,2015,3(12):79-84+2.

[6]戴维·伯姆.论对话[M].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