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对周身各个部位的具体要求

 戈壁的红柳 2021-06-17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

和美太极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传授太极拳,首要的是让学生准确地掌握此拳的种种规矩,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弄清对周身各个部位的具体要求。目前,我国太极拳流派甚多,不仅风格各异,其要领规矩也不尽相同。有的强调“敛臀”,有的主张“翻(泛)臀”,有的主张“拔背”,有的则坚决反对“拔背”,等等。就是同为陈式太极拳,不同的传人也有不同的要求。有人强调。眼看己手,眼随手运”;有的则主张“眼看敌方”,或云“眼以视敌人为主,兼顾左右”。有的传人只讲“胸要合住”,有的则讲“胸有开有合,胸开背合,背开胸含”,如此等等,其说不一。我谨按先师陈照奎所传授的拳架、拳理,对陈式太极拳周身规矩自下而上地逐一阐述,供同道参考。

图片

  一、脚

1·脚为人体之根基。陈鑫云:“千变万化由我运,下体两足定根基”。脚是人体的根节,又是下肢的梢节,脚对人体起着支撑作用,它是人依靠蹬地的反作用力而产生力量的关键部位。因此,练陈式太极拳时,要时刻注意“五趾抓地,涌泉穴要空(虚)”的要求。五趾抓地与脚跟蹬地,涌泉穴虚,形成前后实中间空,这既可以增强人体力量的弹性,又有利于“脚弓”的锻练。

2.“一动无有不动”是太极拳运动的特征之—。但练拳时踏实之脚却不许随意乱动,五趾必须抓住地面,不准脚掌或脚跟一侧离地裂开(喝风、拔根)。更不准脚掌、脚跟来回搓动(拧钻子)。俗云:“拧钻子拔根,传授不真。”其实,五趾与脚跟抓地的目的,是为了促使脚趾、脚踝等关节更灵活的锻练,死与活也是辩证统一的。

3.踏地之脚需要外开或里扣时,要以脚跟为轴,脚掌擦地而外开或里扣,不许把脚尖翘起。以脚掌为轴转动时,则脚根要擦地外开或里扣(脚尖点地之步型不在此列)。扣脚里扣的度数,根据拳架高低和身体旋转角度决定。

 4.提脚出步时,是松胯塌腰,稳定重心,屈膝,松踝,提脚,再出步。凡逆缠出步时,则大趾领劲,脚尖上翘里合,亮出脚掌,脚跟里侧先着地,徐徐蹬出。凡顺缠出步时,则小趾领劲,脚跟外侧先着地。逆缠退步时,则脚尖脚掌里侧先着地(或擦地),再脚跟着地,顿步踏实。

 5.出脚时,一般要轻灵,如探深渊,如履薄冰,迈步如猫行。出去之脚,可以在上身和重心不移动的前提下轻灵地收回来。退步时,则要沉着,可以顿步发劲,即所谓“进要轻柔,退要沉稳”。

6.两脚所站之步型,多系“八不八、丁不丁”之斜行步法。即凡左脚站成外开型时,右脚脚尖则要里扣(除少数正马步外),形成两脚斜向平行步。同时,两脚前后不许站在一条竖线上,只可以骑着一条线进退。

7.两脚在重心虚实倒换时,重心偏左或偏右,多系四六开,也有三七、二八开者。要注意此拳下肢之虚实包涵两重含义:一是重心虚实,即凡重心所在(所偏)之足为实,另侧为虚;二是发力之虚实,凡提起发力之足为实,另侧为虚。即从重心而论,发力再大之足,也是虚。

8.脚踝,是脚与小腿连接的重要关节。用膝击人时,脚腕必须要放松,脚自然下垂;蹬脚击人或震脚时,则脚腕相对地要收紧,松和紧也是对立统一的。

9.震脚。震脚时要求全脚放平,做到意气力完整一体。不能仅脚跟用力或只用脚掌,不要在沥青、水泥地面上猛震,以防脚伤。陈老师常云:“爱震不震,不震也要意气力一齐达到脚底,实现劲整。”

10.虚步脚尖点地时,拳式越高,脚跟离地越近;拳式越低,脚跟离地越高。

图片

二、膝

l、膝关节在太极拳运动中有独特的作用。要膝部经常保持一定的弯度,屈膝,弓膝。弓膝时膝盖与脚跟垂直(仆步除外)。尤其陈老师所传的老架低势拳架,要求更严,打拳时要求象坐在小板凳上一样,大腿放平(但小腿大腿夹角也不准小于九十度),加上倒换重心时裆要走下弧,膝的支撑力量相当大,为此要求练拳人的膝关节必须有很好的基本功。通过经常练习桩功和低架运动,不断增强膝关节韧带以及腿部肌肉的力量。    

2.为了保护和锻练膝关节,打拳之前必须认真顺逆旋揉膝盖,进行踢腿、压腿、靠腿、里合、外摆腿等预备活动。这种下肢和腰部的预备活动时间,一般要超过打拳的时间。    

3.腿顺缠出步时,膝先外开,定步时里合;逆缠出步定步时膝盖也要里合,做到“两膝常常里合,两脚常常里扣”之要求,以保持腿开裆合,开中寓合之意。同时,两膝里合,必然有利于大腿里侧向后外开,有利于圆裆,这又有“合中寓开”之意。

4.提膝,一般系用膝击人。提膝一般要里合(外摆腿除外),脚自然下垂(提膝时不可绷脚背或翘脚尖,以免分散膝部之上击力量,只有脚下踏,上踢或蹬出时,方可把力点移到脚部)。膝击人,还包括撞、顶(挑)、扣、跪等法。

5.弓蹬步屈膝时,后腿膝部既不能绷直,也不能软塌,要使委中穴外有微微外掤之感。要注意扣膝圆裆,弓蹬步还要注意后腿大腿及膝部均有里卷之势(如掩手肱捶最后发劲时’只有后腿里卷,右拳力量才能加大)。除了使用膝跪之法,后腿膝关节不能直线下跪,要有里捲撑之感,以保持下肢的弹性。   

6.独立步,膝关节要尽力上提,可提至胸口(心口)部。经常抱膝独立(松胯、提肛、收腹、吸气),有利于锻练腿的踢蹬和弹性放长。 

图片

三、腿

1.双腿站立时,腿的里侧有向后外膨胀的感觉,前面有向里合的感觉,形成一种缠裹之感 也是一种对称开合劲。   

2.逆缠出步(退步)时,大趾领劲,劲从大趾往下、往里,再顺脚的外缘向上翻过来 ,绕过踝骨,再往里顺小腿上缠穿过膝部,再往大腿里侧缠,从而形成大腿肌肉向后外翻膝部向里合,到大腿根处再里合,入会阴穴。

3.腿的顺缠法,则与上述相反。即变为小趾领劲,自下而上,先向外旋转缠绕,到大腿根处,由后下再向前上翻,最后出会阴穴。

4.顺缠逆缠又分为出劲与入劲。一般情况是出劲自上而下走足三阳’入劲自下而上走足三阴。

5.双腿有一顺一逆,也有双顺双逆。有人认为腿只能一顺一逆,不能有双顺双逆,否则易前俯后仰。和美太极陈照奎老师云,不能绝对化。有时有双逆或双顺的动作。例如倒卷肱一式:过渡动作中双腿一瞬间有一开一合,即双顺双逆。

6.凡独立步,要注意做到顶劲领好、收腹、吸气、松胯、提肛、五趾抓地,这样有利于稳定重心。       

图片

四、裆、胯、臀、尾骨

l.两大腿根里侧,会阴穴处即为裆,打拳裆要圆,要虚。会阴穴两侧为两块髋骨,俗称胯。胯要松。髋骨之后侧肌肉为臀,臀要自然下沉。裆胯部位的松活端正,是内劲运转的关键部位,常言“腰裆膝,太极拳的发动机”。

2.裆、胯的运化,多在立体螺旋的前提下,走一个横型“∞”字。从左右大腿根处上下缠绕、里外翻动,出入劲皆交会于会阴穴处,形之于外,则表现在沉左臀翻右臀,或沉右臀翻左臀(“翻”有的作“泛”)。两臀上下立体螺旋翻沉,不许左右摇摆,更不许蹶臀。

松胯,在练拳中极为重要,因为胯是人体上下运动的总枢钮。下肢虚实、上肢轻重、以及上下对拉拔长、上下相随,都要通过松胯、旋腰的螺旋运化来完成。

3.裆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圆。圆档的方法是使两胯松开,大腿里侧肌肉有向后外撑的感觉,方可使裆圆虚。步伐不论大小都要圆裆,防止尖裆。所谓“两膝常常里合,两脚常常里扣”,其目的之一即为了圆裆。裆有开有合(合裆又称扣档,开合变化又称调裆),但不论开或合,裆都要虚圆。

4.倒换重心时裆要走下弧,即走“锅底型”,这对在重心移动时保持身体平衡极为重要。但裆的低度不能低于膝盖(仆步除外),否则会形成荡裆。荡裆为病。

5.尾骨也要放松,自然下沉。尾骨往往随腰劲去向而微微摆动,恰似船之舵。一般吸气时,尾骨有微微向里上翻之感,有利于真气自会阴向上达命门,再自然上升而通督;呼气时,尾骨有微微向下松沉之感,有利于真气下沉丹田而通任。

6.打拳时要注意百会穴与会阴穴相吸相系的感觉。两者之间既要上下相合,保持上身中正;又要体会上下对拉拔长的感觉(即上有虚领顶劲,下则裆部向下松沉),从而使周身转动既轻灵又沉稳。       

图片

五、腰及小腹(丹田)

1.腰部运动非常重要,它既是太极拳动功的枢纽部位,又是太极拳内功的核心部位。《拳论》云:“紧要处全在胸腰运化”。从技击发劲来分析,腰部为全身力量放卷的枢纽。先师常云:“发劲要主宰于腰,结合丹田带动”,“腰不动,手不发;内不动,外不发。”

2.要把“腰不动,手不发’’的要领,体现在拳式大小动作之中。不论大小动作,都要从腰部起动。这是太极拳运动与日常生活动作的区别。例如平时用手去距离很近的桌上端一个茶杯,完全可以腰不动,伸手即到。但在太极拳运动中则不然,即便很小的动作,也要从腰部先动,由腰而背、而肩、而臂、而手,回来同样要由腰部牵动,并且要求往复都走螺旋劲,非顺即逆。

这是太极拳运动的特征之一,即“一动无有不动”,“周身一家”之谓也。

3.腰之上下应有对拉拔长之感,四成上升,六成下沉。上拔(升)者即顶劲上领,下沉者即塌腰落胯。陈鑫云:“腰是上下体之关键,腰以上气往上行,腰以下气往下行,似上下两夺之势,其实一气贯通,并行不悖。”又云:“腰劲贵下去,贵坚实。”“腰为上下体枢纽转关处,不可软,也不可硬,折其中方得。”“腰劲下不去,不能气归丹田,气不收到丹田,则中极、会阴失于轻浮,因而胸中横气填塞饱满,即背后陶道、身柱、灵台左右,横气皆填塞充矣。”

4.腰部之前下为丹田(即小腹)。气沉丹田,丹田内转是陈式太极拳内功之精髓。此处运动之意义及要领,可参考《丹田内转论一陈式秘传和美太极拳内功》一文。

5·腰部之后为命门,命门处要有鼓荡之感。尤其应注意呼气发力实腹时,命门处也有向后膨胀之感,体现“前去之中必有后撑”、“逢前必后”、“气宜鼓荡”诸要求。

 6.由肚脐而下至丹田,再下至会阴,再后上至命门,再从命门穴到肚脐,形成一个“小小周天”。呼气时,略突腹(小腹),任脉之真气沉归丹田,经脉之气部分发放,部分循任沉人丹田;吸气时,略收腹,气从会阴后提升至命门,形成气贴命门、气贴脊背,呼时再力发脊背,同时小小周天真气不断循环。这是内外呼吸相结合、相协调的一种方式。 ’

7.为了使腰、裆、胯既松沉又灵活协调,有条体验是:要感到小腹是放在大腿根上,而不是支挺在大腿股骨头上,这样有利于松胯、圆裆、活腰。

8.再一条体验是:松腰松胯,主要是松命门穴以下腰椎,节节贯串,真气下沉,同时又要注意顶劲上领,从而做到“轻沉兼备”。

图片

六、胸、脊、背

1.上身端正是陈长兴老架太极拳的主要特征。因此,胸、脊、背都要保持自然松沉且中正,防止挺胸、凹胸、弓背等弊病。胸、背均有开合,胸开背合、背开胸含,开合都是在螺旋运动中开合。所谓开胸,是在胸部放松的前提下略伸展开左胸或右胸(不是左右平分之势),便于胸部运化和发放胸部击靠作用,此时胸腔肌松开有横向放长之势。所谓含(合)胸,是胸部微微内含,两肩微微前卷,同时背部有向后膨胀展开之感,这时,胸腔肌有上下松开放长之势,这都是为了便于胸腰运化。

2.椎关节放松非常重要。椎关节既要放松、拉长,又要虚虚合住,左右运转灵活而有力。胸腰的开合,上下的屈伸,以及发力都由椎关节和腰肌来主宰。陈式太极拳不讲“拔背”,所有陈式拳论中,均无拔背一词,背怎样拔?拔者,有抽、拽、拉、扯之意,背如何能向上、向后抽拉?拔背容易使人误解为略弓背。故有些练拔背者多形成弓背。其实“上有虚领顶劲”,下有“气沉丹田”、“五趾抓地”,即体现了对拉拔长之意,不必再赘“拔背”之词。陈照丕先生特别反对“拔背”之说。他说:“千万不可拔背,拔背完全不对。虽然说脊背是自然弧形,但不能有意上拔,用拔背就会头重脚轻,犯头重脚轻根底浅的毛病,如果练太极拳用拔背,那就会横气填胸。”(见陈照丕:《陈式太极拳理论十三篇》)顾留馨在《陈式太极拳》一书中用了“拔背”一词,那是编者强加的,顾原来练杨式拳,杨式拳讲拔背。据说原始杨式太极拳也不讲拔背”而是陈微明加上去的。杨澄甫的弟子李雅轩说:“含胸拔背这句话,老论上没有,这是形意拳、八卦掌上的规矩。因为陈微明早先跟孙禄堂练过一段时间形意拳,后来才跟杨澄甫先生练太极拳。陈著的太极拳书上,有太极拳十要,他添了这句含胸拔背。以后练太极拳的人,以为这句话与太极拳也无妨碍,作书的也把这句话沿用了。从此就成了练太极拳的规矩了。其实,不是那回事,所以我今告诉你们,对这句话不要过分强调,如强调了,就脱离了自然。太极拳以端正为主要基础。”(1964年11月20日信摘抄。《太极拳理传真》21页)由此可见杨式有的传人也不赞成这句话。

3.关于含胸,即胸部微微含,两肩、两肘微微前卷而且略掤起,实质上要求胸部放松,便于气血通行,便于胸腰运化,便于下盘稳固,防止挺胸,防止横气填胸。即陈鑫所讲:“胸要含住劲,又要虚”、“胸要松开,胸一松,全体舒畅”。总之,含胸要防止凹胸,开胸又要防止挺胸。

4.胸要空,腹要实。只有胸空腹实才能发出松活弹抖之劲(腹实即丹田真气充足,丹田内转)。

5.脊椎要有松直之感,“脊背是左右身之关键”,“背用中气贯注”,“若问此中真消息,须寻脊背骨节中”。脊椎,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都要求松直,以保持上身中正(陈长兴老架太极拳的主要特征之一)。脊椎松直,有利于通督(三关),督脉一通,对五脏六腑都有利。腰脊直'也不易疲劳。陈长兴传的拳架特别强调上身中正,故人称陈为“牌位先生”。如果平时腰脊不直,就容易过早地出现损伤性的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毛病。

6.结合丹田带动,逐步练出胸腰折叠之功夫,在技击中才便于胸腰运化。

图片

七、肩

1·两肩要平正松沉,切忌拱肩、扛肩、晃肩、耸肩,行功中不准一肩高一肩低,肩不许妄动,它随胸腰变化而动,随胸部的开合而动,更不准左右上下摇晃。一般人腰劲未练出来之前,为追求腰劲而往往容易晃肩。一般要求含胸时,两肩微微前卷,以助含胸之势,又要防止过分前卷形成“探肩”;开胸时肩要随胸略开,但系螺旋中开。

 2.肩之腋下要虚,不要夹死,有外撑之感。腋下有能容一拳之隔为宜,便于推手时有回旋地,故云“转关在肩”(运化之机也)。

3.有“松肩”、“沉肩”之争,其实各执一个侧重面。总的讲,肩是在松开(向外掤开)的前提下向下沉’“前提”者,首要之点也。正如陈鑫所述:“肩膊头骨缝要开。始则不开,不可使之强开。功夫未到自开时,心说已开,究竟未开。必攻苦日久,自然能开,方算得开。此处一开’则全胳膊之往来屈伸,如风吹杨柳,天机动荡,活泼泼地毫无滞机,皆系于此,此肱之枢纽,灵动所关,不可不知”。          

图片

 八、臂

1.两臂相吸相系。

2.两臂总要保持掤劲,总要保持半圆形。一支臂保持半圆形,两臂也要形成一个半圆形(如“单鞭”、“白鹤亮翅”)或两个阴阳半圆形(如“云手”、“前招后招”等),以做到“触处成圆,非圆即弧”之要求。   

3.肩、大臂、肘、腕、手,劲要节节贯串,发劲时要节节放松,如同把自己的手(拳)扔(抛)出去一样。

4.臂之劲走三节,出劲由肩——肘——手,人劲由手——肘——肩。三节劲体现了“击首,尾相应;击尾,首相应;击中,首尾相应”之技击原理。

图片

九、肘

1.松(沉)肩垂肘,松(沉)肩坠肘,为各式太极拳之共性要求,一般情况下肘都要下垂,肘总要低于肩,架肘是练拳中之大病。

2.特殊情况下,有“挑肘”之法,如“井缆直入”之动二,“穿心肘”之肘向前上击,如“六封四闭”之动五等等,这是在敌身之左右两侧击之。

3.有“肘不离肋”、“肋不贴肘”之说,也有争议,其实两者乃相济互用之法。即肘既不要贴肋(便于运化),又不离肋(护肋)。平时两肘总是处于下坠而外掤之势。

 4.打拳时要注意外三合、内三合。外三合包括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内三合者,意、气、力相合也。

图片

十、腕

1.腕宜沉宜活。即“扬指坐腕”、“舒指塌腕”之谓,这样有利于“沉肩坠肘”。不坐腕,肩、肘、手易犯飘浮;不坐腕,则如写字犯潦草轻浮之病。

2.凡手由顺缠变逆缠,或逆缠变顺缠,必须塌腕再转化。顺变逆,先走大鱼际(塌上劲再走);逆变顺,先走小鱼际(塌上劲再走)。

3.折腕,分里折、外折、里下折、里上折等等多种变化。外折腕多系用小臂或掌根击人;里折腕多系用腕背击人,或系运用刁拿劲。

4.旋腕,多系在解脱对方拿住手腕或反拿时走螺旋劲,或变换手法走折叠劲时’也叫活腕’“转关在肩,折叠在腕”之谓也。为了做到活腕,平时多练折腕,旋腕,抖腕’可通过拧太极尺,增强腕部的柔韧性。

5.从人体造型看,坐腕(塌腕),扬指(舒指)是一种健美的形态,坐腕不是立掌’而是指斜向扬起,腕下塌。“舒指。即指关节放长,指肚松,从技击上讲’坐腕也体现出用掌根发人(如“懒扎衣”之动六,即右手放人之势)。

图片

十一、手    

1·陈照奎老师重视手型,以及手型的变化、手的作用。“每一举动,其运化在胸,表现在手;主宰于腰,形之于手”。他认为手指松散则表现神散、力散。

2.手型包括:掌、拳、勾。

(l)掌:要求瓦拢掌。即大拇指、大鱼际都有向里与小指相合之意。手指松,不许张开如“五股钢叉”,又不许死死并拢,也不要形成京剧演员的“兰花手”。掌形变化:根据技击含义的变化,掌形有各种变化。如按掌、推掌、撩掌、劈掌、摔掌、拍掌、穿掌、切掌、挒掌、绞掌、采掌、卷掌等所谓太极十三掌。掌还有顺缠与逆缠的变化,顺缠时,小指领劲大指合,突出小鱼际,逆缠时则相反。另外,捋式则掌心瓦拢,前手顺缠则中指、食指、无名指可以扬指后翻。按式则可以扬指突出掌根。拿式则五指向掌心虚虚合住等等。但上述变化都要注意气贯到中指肚,或运劲松到中指肚,即陈鑫讲:“中指劲到,余指劲也到。”

(2)拳型:四指卷拢,大指扣到中指中节,拳虚握,拳心要虚,但外型又不能散,有“运时散手,着人成拳”之说。要使拳头浑圆一体,拳发劲时,腕不可软,但也不可过硬,要有掤劲,松活弹抖。

(3)勾手:里下折腕,五指捏拢。但腕不可折过,要腕背形成半圆形,不可如某式太极拳勾手腕折九十度。腕部要松要圆,定势时,勾手虎口圆,掌心要空,以示内气鼓荡之意。大指要与食、中、无名指尖合拢,小指贴附于无名指之侧,不许散,不许某一指尖翘起。

勾手含有手掌解脱,以及擒拿、刁腕、腕背击人等技击含义。

3.行功中,两手要常常相吸相系,有时两个掌心相合,或者指尖与指尖,虎口与虎口相合。

4·凡右(左)手向平行线以下走采劲时,右(左)脚必须是虚。手向前、上、侧上时,下边之足可以为实。

 5.凡双手(双腕)由交叉变向分开时,都要先坐腕,向外加掤劲(撑),然后再展开。即所谓“逢开必掤(撑)'。 

图片

 十二、头

1·头部要端正。百会穴要上领,即虚领顶劲,下颏微里收,眼平视。切忌:低头、昂头、歪头、晃头,头正有利于保持身正平衡、重心稳定。

2.虚领顶劲,是太极拳的纲,提纲挈领才能领带全身,其意义很重要。顶劲上领,身躯轻灵。是整个运动的关键。从气功角度考虑顶劲上领,有利于通督脉,有利于精髓上升人脑,而有“还精补脑”的健脑作用。“脑为髓之海”,精髓上提则“髓海有余,则增劲多力。,但顶劲不可无也不可过,过则僵硬。

3·百会穴的顶劲与丹田、会阴穴的沉劲,上下形成一条相吸相开的轴心线。上有提劲,下有沉劲,物必自直而端正。顶劲领起来,自然会有灵机,如鸡冲、蛇行、马跑,都是顶起头来。

 4.项部要直,但不可硬挺。同时“项要灵,灵活则左右转动自易”(陈鑫)。

        十三、眼

1·眼睛是五脏的精华,精气、神的窗口,因而眼要有神,不可呆滞。

2·打拳时,眼注视方向,其论不一。有人主张眼以注视自己某手为主,或中指肚,或云“注视前边的手,上边的手”等等。陈照奎老师则主张,“视敌方为主,同时以眼的余光左顾右盼”。一般讲,交手时,多注己手,但向右侧捋敌右臂时,则要注视前面之敌,而不视己手(如“金刚捣碓”动三)。“掩手肱捶”、“倒卷肱”皆为眼注前方之敌,不准眼往后看己手。

3.眼为心之先锋,也是阴跷脉与阳跷脉交会之所,故练功家都注重眼的调摄。

4.眼要平视,即如陈鑫所云,“目平视前,光兼四射”,不能低头下视。在“指裆捶”、“击地捶”中,目光下扫也不能低头,不能丢掉顶劲。

        十四、耳、鼻、口

1.耳要听身后,兼顾左右,以防敌人突然偷袭。  

2.打拳一般鼻吸鼻呼,发劲时可以口呼,但以自然为准。运动过程中要注重内呼吸(腹式逆呼吸)与肺呼吸配合好。一般呼气突腹,吸气收腹,吸气时气上走命门,气贴脊背。呼气为出劲,吸气为人劲。一般掌握提吸沉呼,但不要绝对化,有时肢体合劲时也要呼。另外,一个动作过程中,也可能有吸有呼,呼吸频率与动作不一定一致,有时一个慢动作运行之中,可能呼吸几次,有时一呼之中连发几个动作(如“连珠炮”)。呼吸问题可参考拙作《周天开合论》。

3.打拳时口轻闭,舌尖抵上颚,但也不要过于着意。

4.打拳发力时,可以张口吐气发声,但不宜做作,发则必出自丹田。

5.打拳时面部神态也很重要,往往打拳时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气质,因此,打拳时神态要自若。要从容不迫,不要拧眉瞪眼,也不能松松散散,或矫揉造作,故忌绷嘴、张口、吐舌、咬牙等病。

        十五、周身各个部位之间的整体观

 打拳时要树立周身一家,内外一体的整体观,防止“单摆浮搁’’之病。这就要注意在一系列的螺旋形式之中的各部劲力对立统一,对称和谐是太极拳种种规矩的基本原则(基础)。为此,周身各个部位在运动中,要注意从总体上把握端正和谐、对称统一的美的造型。当然,太极拳之美,不仅在于造形,而且在心、在神、在韵、在功,做到美的造型与美的意境相统一。打拳的人要心意纯正,拳势工整,阴阳合德,天机活泼,一片神行。从而使自己在运动中得到健身健脑、积精提神、气充劲足,以致能发挥出太极拳神奇的技击力量和养性延命的功能。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