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大国若烹小鲜

 乾小鲲 2021-06-17

先和催更《道德经》读书笔记系列的同学们道句不好意思!

没错后台还真的有人催更的

最近几章的内容与治国有关

所以在解读起来就比较难以跟个人修心方面去靠

文章不好写

再就是,作者在前面基本已经把道理讲得差不多了

所以后面的内容其实是有来回再重复

所以读书笔记更新频率也慢了下来

今天我们看第六十章

此时进度条已经推到3/4啦~

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又是一个名句,连我家那位理工男也喜欢挂在嘴边

本局直接翻译为:治理大国,就像烹煮一锅小鱼

各家解释起来虽各有不同,但基本一致同意:

老子把治国比作烹煮一锅小鱼

很多人理解为治国如同“做一碟小菜”一样轻易

“手法高超、心态轻松,就能治理好了”

实际上不是的

只要看过前文章节中体现出来的老子的治国治民思想

你就不可能把这句话理解错

我们炖一锅鱼,需要时间,慢慢炖

第一要慢火文火,不能用大火,不然很快焦了

第二不能随便大力翻搅,不然小鱼就容易碎了

所以,治国就像炖这一锅小鱼

应该持一种稳定的、可持续的政策

这一锅小鱼就好像社会中复杂的各阶层与群体

不要随便去翻动它、扰动它

也就是不要随便去变更政策、去干预

因为他们经不起反复的折腾

老百姓经不起反复的打扰

如果要变、要干预,那也必须在火候适合的时候

小心的撒上调料,再把一锅鱼搅匀了

不能厚此薄彼

为什么有的治国者(决策者)喜欢去频繁打扰老百姓呢

实际上大多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发

想一出是一出

【可以参考今年夏天骂声较大的几个人大代表提案】

所以:

错误的做法是“有为”——过于粗暴

正确的做法是“无为”——放下为了自身利益而去搅扰老百姓的心态

上面是本章的中心思想,是最重要的一句

明白了这一句的含义

下文理解起来就比较简单了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以道(无为而治)来治理天下

就连“鬼”的作用都都不神验了

倒也不是“鬼”不神验了

而是这种“神验”不再来插手人间的事务

为什么不来了呢

因为圣人已经把人间事务都治理好了

人们并不需要再祈求鬼神了

这是《道德经》读到这里,老子第一次提起鬼

他并没有说鬼神不存在

也没有说鬼神不灵验

而是在说一个“好”的社会,并不需要鬼神的灵验来参与

中国民俗中

对鬼神(祖宗、先人)的祭祀与祈福是很重要的一种信仰存在

尤其古人认为

人身死之后,精神不灭,而是回归自然

依然能与后人保持精神上的连接

比如通过香火、通过祭祀

也因为这个传承千年的信仰与仪式

才形成(或者说巩固了)中国的民族认同、家国情怀

这可以说是一种群体潜意识

所以无论上层以「有为」还是「无为」的方法治理国家

这种群体潜意识一直都在,并不会消失

只不过,当用“无为”、烹小鲜的方法来治国的时候

这种群体潜意识就不在参与、干涉社会事务了

因为大家都在合道地运行着

自然不用去祈求鬼神显灵

换句话说

老百姓祈求鬼神

本质不是社会迷信,而是社会治理混乱的一个结果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百姓因为缺乏安全感而信奉和祈求鬼神的群体潜意识

与圣人施行的“无为而治”的显意识

这两者互不相伤

每个人的心灵内部达成和解

老百姓与治理者之间达成和解

那么整个社会的德性也就得到提升了

参考资料可选以下:

① 古:河上公注本、王弼注本

② 现:《傅佩荣讲道德经》、《黄明哲正解道德经》

欢迎留下你的感悟和见解

觉得不错一定要点“在看”支持我鸭🙏

一起修行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