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讲清鬼神的真相,道出古代出现“鬼神”的真正用意

 北方烟雨 2023-07-15 发布于山东

《礼记祭义》中记载孔子对鬼神的论述。

“孔门十哲”之一的宰予问孔子,人们经常说的鬼啊,神啊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明白,您能不能给我说说。

于是孔子对宰予讲述鬼神的真相。

孔子说众生必死,所有人都会死,死了必归土,这就是鬼。一句话人死就是鬼。

什么是神呢?

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

这句话的意义十分重大,也道出现代人为什么精神疾病比较多的原因。

图片

近现代人将肉体和精神进行分离,西方的观点中有一个肉体的我,精神的我。这种观点影响十分深远广泛,包括我在写这句话之前也是这样认为的。

我看到这句话突然想到道德经中的一句: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孔子这句话还是阴阳冲气为和的观点,只有人死了,肉身变鬼,精神变神,只有此时肉身和精神才会分离,在此之前肉身和精神是一体的,如提前分离,那就成行尸走肉耳,故古人特别强调合一,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等等。

孔子说: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

浊者下沉为地,清者上升为天,地为阴,天为阳,天地本一体。

只有死时,阴阳不和,各自消散才会出现分离。

(我以前在头条写的时候,聊到这个观点,并且将《四圣心源》这张图附上,直接当成封建迷信打压,这也是为什么转到公众号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片

现代人强行将自己分成精神之我,肉体之我,这等于将自己往死路上赶,如何能脱得苦楚,解决得了问题,实不明阴阳之理也。

孤阳不生独阴不长。

所以神和鬼实则阳和阴分离后的名称。

后来圣人发现这个概念,老百姓特别相信,用孔子的话说:百众以畏,万民以服,顺理成章地规定出鬼神这样的名称,作为老百姓教化之法则。

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黔首是百姓的意思,秦始皇给的命名,这两个字出现在这里,是不是代表着这本书在秦时被改过,这一点我不敢确定)

圣人将鬼神两个名字弄出来之后,鬼神就分离了,于是出现另一种说法:贤者死为神,普通人死为鬼。

图片

主要目的就是“合鬼与神,教之至也。”显然是导老百姓思贤,积极向上,这正符合儒家之本意。

也就是圣人弄出鬼神的概念,实则为了教化百姓,而不是为了迷信活动。

圣人弄出一整套仪式,真真切切地祭祀,因为老百姓信,故圣人必敬之,这也体现以民为本之心。

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因为老百姓信故敬之,这一点很多人到现在都明白不了,总有人老说众人皆愚,我独醒,实入妄而无仁心,慈心也。

为什么又要远之呢?

因为远生敬,近生亲。君子敬鬼神,但不亲鬼神,若亲鬼神则浩然正气不存,迷信也。

但是鬼神这个概念出来之后,免不了被有心人加以利用,有些人借鬼神之名残害百姓,敛财,封建迷信等等,如《西门豹》这篇课文中的献祭河伯的闹剧等等,皆背离出现鬼神之名的初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