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世纪最常用的火炮是哪种?

 不沉俾斯麦 2021-06-17

火炮标准化的确立和推行

16世纪的火炮传承了来自中世纪的命名和分类方式。因为标准化的缺失,这种传统的命名方式存在极大的弊端——即复杂又不准确,同时也让人困惑。仅都铎王朝就有至少12种寇菲林长炮,此外,还有5种半加农,5种猎隼炮,以及以各种动物命名的不计其数的其他各类火炮,如隼炮,蛇怪炮,蛇炮,龙炮,等等。繁杂而混乱的命名系统只是标准化缺失所带来的不便之一。因为火炮口径缺乏统一标准,16世纪早期的炮匠们还不得不面对因火炮设计标准不同而造成的火炮管壁厚度不同,炮弹重量不统一以及装药量多寡不一等一系列问题。至16世纪中期,欧洲的君主们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开始致力于推动火炮设计生产的标准化。

约1534年后,效力于西班牙皇家军队的比利时炮匠R·德·哈鲁特采取了一系列推进火炮标准化的措施:他为生产火炮的口径,炮管长度,管壁厚度和火炮重量都设置了准则。16世纪30到40年代,英王亨利八世颁布了火炮宪章,为英格兰生产的火炮制定了5种标准型式。1544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理五世为他的炮兵部队确立了7种标准型式。法国是尝试确立火炮标准的先行者。早在约1525年,弗朗西斯一世即确立了名为”法国口径”的火炮标准体系,这一体系的确立是为了规范和简化火炮的使用进而推进火炮的生产。1552年,亨利二世通过颁布条令的方式将这一体系形式化,此即著名的“法国火炮六种口径标准”。这一时期法军的常用火炮既有发射小于1磅炮弹的小隼炮也包括33磅加农炮,火炮重量为410磅——5200磅。

尽管早在16世纪中期各国都已相继颁布了制造火炮的标准,但标准的推行并不算成功,大多数工匠们在制造火炮时没有严格按照标准生产。更重要的是,各个国家所制定的火炮标准并不统一。16世纪晚期的西班牙火炮在口径上通常比其他国家的同类火炮要大,以寇菲林长炮为例:最小的西班牙culebrina对应后世的20磅炮,1551年生产的法国大couleurine为15磅炮,而典型的英国寇菲林则发射18磅重的炮弹。

火炮的分类与作用

尽管这一时期的命名极不规范同时火炮的大小尺寸也不统一,但是16-17世纪前装滑膛炮的基础分类仍可算是比较简单。来自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数学家,历史学家,曾在伦巴第和皮埃蒙特的军队中担任皇家工程师的路易斯·科拉多将火炮定义为“一种无限重要的机器”。并且按照“因制造和操纵火炮的技术远超其他国家的工匠而受到尊敬的德国大师们”所制定的的规则将火炮分为三类:

· 第一类为远距离轰击敌人的寇菲林长炮和猎隼炮

· 第二类为用来摧毁要塞,壁垒以及敌军炮位的攻城加农炮

· 第三类火炮则通过发射石弹来攻击敌方船只和防御己方炮位,包括佩德雷罗炮,臼炮和射石炮。

第一类寇菲林长炮拥有较厚的炮管壁,此类火炮不仅“金属含量较多”,射程也最长。寇菲林曾是颇受16世纪的炮手们喜爱的一种火炮,这主要得益于寇菲林较高的安全性。究其原因,是因为铸炮时采用炮口向上的铸造方式,因此位于最底部的炮尾承受了火炮全部的重量。火炮的重量越大,向下施加的压力就越大,组成炮尾的金属结构也就被压实的越坚固。寇菲林的炮身最长(一般为口径的30-34倍,极长者可达40倍径或更长),金属含量最多,因此其重量大,在铸造的过程中形成的炮尾部也较其他类型的火炮更为坚固。此外,寇菲林的长身管也有助于火药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沿炮身更均匀的传递,进一步减小火炮炸膛的风险。正因为如此,炮手们可以给寇菲林装填较多的火药,其射程也比其他的火炮要远。

(16世纪20年代法国产铜铸寇菲林)

第二大类加农炮主要用于轰击要塞或城池。相较于寇菲林,加农炮重量要轻一些,炮管壁更薄,炮身较短。更大的口径意味着它们可以发射重量更大的炮弹(通常为10-60磅),但其装药量比寇菲林要少,因此射程较短,炮弹的初速度也低一些。加农炮炮身长度范围一般为15-28倍径,16世纪的加农炮普遍长度为18倍径。德国人所生产的轻型加农炮炮长即为18倍径,大多数的西班牙攻城炮也遵循这一标准。炮身较短的火炮通常不能完全燃尽火药,因此火药的利用率也大打折扣,科拉多认为“这是最令人感到悲伤的错误”。西班牙半加农的长度为24倍径,而四分之一加农则长达28倍径。12磅四分之一加农炮呈现出“寇菲林化”,因此在野战战场上,它们被当作半寇菲林来使用。但四分之一加农一般比半寇菲林要短些,发射的炮弹则要重一些。

16世纪早期的倍加农和皇家加农(cannon royal)所发射的炮弹重80-150磅,如此巨大的火炮主要用途是为堡垒提供永久性的火力防御,因为移动这样的庞然大物必定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炮车也难以承受它们的重量,而且每次发射都会消耗如山般的弹药。得名于伦巴第的伦巴德炮(lombard)和蛇怪炮(basilisk)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蛇怪炮一般为铜制,其重量极为惊人,管壁厚度可达内径的4倍,炮身可长至30倍径。虽然欧洲人并不钟情于这样的庞然大物,但相邻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却对巨型火炮有一种特殊的偏爱。1565年拉拉·穆斯塔法帕夏统帅奥斯曼军队远征马耳他岛,这支三万人的部队携带有两门分别发射150磅和200磅炮弹的巨型蛇怪炮。

许多早期的加农炮在炮膛末端都有一个狭长的药室,这一特性显然是来源于更早出现的射石炮(bombard)。狭窄的药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火炮炸膛的风险,但却增大了装填弹药的困难度。随着时间的演进,带有药室的加农炮逐渐减少。尽管最初的加农炮在稳定性和安全性两方面都不如寇菲林,但铸造一门加农炮所消耗的铜料比铸造一门寇菲林要少三分之一,另外使用加农炮还可以节省至少三分之一的火药。巨大的经济优势刺激着技术的革新,随着16世纪铸造技术的持续提高,铜铸火炮的炮身变得更短,寇菲林类火炮逐渐不再受到青睐,更为经济实用的加农炮最终在与寇菲林的竞争中占据了上风。

(16世纪西班牙产铜铸加农炮,炮身上刻有精美的浮雕)

第三类火炮被欧洲人称为佩德雷罗(Pedrero)或佩雷埃(Perrier)。这种发射石弹的火炮在炮尾也有一个狭长的药室,其直径一般为火炮内径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石弹的密度约是铁弹的三分之一,因此,驱动一枚石弹所需要的膛压相对较低,所消耗的火药也更少——装药量约为发射相同重量铁弹的火炮的一半左右。因为佩德雷罗炮无需承受较高的膛压,所以炮管壁比较薄,火炮的重量比加农炮更轻。佩德雷罗在外形上较前两种火炮更为粗短,长度一般为6-8倍径。佩德雷罗的口径相对较大,炮弹的初速度慢,多数佩德雷罗为前膛装填但也有部分后膛装填的种类。一般来说,欧洲所产的该类火炮大者可发射24.5磅~50磅重的石弹。至17世纪中期,各类大小不一的佩德雷罗炮被同样有着粗短身型的卡龙炮和榴弹炮所取代。

对于一向青睐巨炮的土耳其人来说,他们同样喜欢铸造和使用巨型佩德雷罗火炮。这其中的佼佼者当属赛卡(Sayka)射石火炮,此类大炮最初用来守卫河口处的交通要道,其名称来源于搭载火炮的Sayka(意为海鸥)运输船。一般来说,赛卡炮长约176厘米到352 厘米(最大者可长至462厘米),发射重2.5-68公斤的石弹。据17世纪的奥斯曼旅行家塞勒比记载一些巨型赛卡炮的炮管粗大到可以装下一个成年人,“用来发射人力难以搬运的巨大石弹”,以此来看,赛卡炮颇有中世纪巨型射石炮的风采。另一种流行于奥斯曼军中的射石火炮名为拜耶麦茨(Balyemez)。Balyemez这一名称来源不详,其尺寸约相当于小到中型的赛卡炮,发射重6-27公斤的石弹。据记载,最大的拜耶麦茨可以发射重达31-74公斤的炮弹。拜耶麦茨炮在奥斯曼军中的广泛制造和使用一直持续至17世纪晚期,在此之后,奥斯曼人已很少制造和装备拜耶麦茨。

臼炮脱胎于中世纪流行的大口径射石炮,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几种火炮之一。臼炮体型粗短,敦实,其炮身长度一般为口径的1.5-3倍。臼炮具有口径大,射速低,可以在炮口几乎垂直于地面的情况下轰击目标的特性,因此臼炮能够以高弹道抛射那些体积最大的炮弹跃过工事直接杀伤躲在高墙后面的敌人。臼炮的射击角度一般为45-75度,通过炮身两侧的炮耳调节射击角度。由于无法直接瞄准目标,炮手只能通过四分仪来估算射击角度,因此相对于平直弹道的火炮来说,臼炮的射击精度更低。16世纪的臼炮主要被用于攻城战中,但由于缺乏射击精度,一般认为这一时期的臼炮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威慑性武器存在于战场上。正如科拉多所描述的:臼炮铺天盖地而又漫无目标的轰击“将极大的恐惧注入被围困者的灵魂里......因为不确定炮弹会不会落到他们的房顶上,因此他们陷入了无时无刻的恐慌中”。除了用于围城战,一些小型的臼炮的身影有时也会出现在野战战场上。尽管臼炮一般不会用于舰对舰的互相轰击中,但最早于1682年,一些特制的军舰会携带大型臼炮对敌人的岸防工事实施炮击。

16世纪臼炮

除此之外,另一类火炮是专门用来杀伤人员的小口径反人员火炮。此类火炮的种类比较繁杂,既包括按装在旋转支架上的回旋炮,也包括各种后膛装填的小型火炮。16世纪传入我国并被抗倭名将戚继光所推崇的佛郎机即属于此类火炮。伴随着16世纪黎明的降临,基于经济和技术两方面的考量,大型锻铁火炮不再受到青睐。当工匠们掌握了制造尾部密封的火炮的技术后,大型后膛炮被气密性更好的前膛炮所取代已是大势所趋。大型后膛炮笨重的子铳并不利于装填,尤其在颠簸的海面上这一情况更为突出,既不便于操作,也降低了火炮的射速。因此至16世纪30年代,能够发射数磅重弹丸的大型后膛炮已经非常稀有了。虽然早在16世纪初期发射铸铁弹丸的大型锻铁前膛炮已经出现,但它们却未能取代后膛装填的火炮。锻铁炮炮身由数层铁条拼接而成,之后再套上用来加固的铁箍,繁复的制造工艺也是该类火炮迅速被铜铸火炮取代的原因之一。虽然16世纪上半叶仍有相当数量的老式锻铁射石炮在各国军队中服役,但其被更为高效的新式火炮所取代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至16世纪中期,锻铁射石炮多见于小型武装商船上或用于防卫要塞。

与大型锻铁后装炮不同,小型锻铁后装炮展现了较为旺盛的生命力。15世纪晚期,产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沃索(verso)回旋炮以其经济性和实用性,成为早期较为成功的一款小口径火炮,最初的锻铁沃索回旋炮就是传统的铁条拼接,铁环加固的结构。经过16世纪的工匠们的不断改进,沃索炮的性能得到持续的改善,并出现了以青铜为原材料的新类型。沃索回旋炮的口径范围从小于2英寸到大于8英寸都有分布,炮身长度约为4到6英尺。小型火炮重量不足100磅,大者重量超过400磅。每门沃索回旋炮一般配备2到3个啤酒杯形装的可以装卸的子铳。这些子铳可以轮流装填发射,在短时间内可以维持大约每分钟俩发的最高射速。子铳由铁片或铁块锻打而成,尾端密封,以保障其气密性,前端则略呈锥形,方便与母铳相连接。

(啤酒杯状的16世纪后装炮子铳,长20厘米)

回旋炮所发射炮弹的初速度并不快,同时铁条和铁箍的接缝处较为薄弱,构造上的缺陷使得它们难以承受太多的火药,因此射程不会太远。早期条箍结构沃索炮的有效射程在200码(约183米)左右,莫特雷特的射程要更近一些。之后出现的改进型沃索炮拥有更长且平直的炮管和更紧凑的结构,这使得其有效射程大幅提高:当以实心弹射击时可以对大约500码距离上的人员造成杀伤。回旋炮一般在大型武装商船上当作侧舷炮使用,而对于小型商船来说,它们是基本的武器装备。小型回旋炮所发射的单个铁弹或石弹因为重量太小而难以对船只的结构构成有效伤害,因此它们多发射霰弹。装填霰弹的回旋炮在近距离上以大约一分钟两发的频率对敌舰上的水手们进行轰击,无疑会给对手造成可怕的杀伤。除此之外,铅弹或铁芯铅弹也是杀伤人员的利器。

欧式后装回旋炮(佛郎机)在正德年间传入我国,明政府第一次大规模仿造佛郎机则始于嘉靖二年(1523年)。据明朝人记载佛郎机“长四五尺,其腹稍大,开一面以小铳装铁弹子......每一大铳用小铳四五个,以便轮放......远可两百步,在百步内能损物,远亦无力”。这一记载也符合现代欧美学者对于锻铁回旋炮200码有效射程的记录。相较于中国传统火器,佛郎机具有射程远,射速快,散热快,准确度高的优点。因此佛郎机甫一入中国既受到当时兵家的重视和推崇,抗倭名将戚继光就是佛郎机的忠实粉丝。戚少保在他所著兵书中给于这种西洋火器极高的评价:“此器最利,且便迅无比”,“此乃天下通有利器”。在调往北方镇守蓟镇之后,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戚少保在其辖区内大力推广空心敌台的建设,每台装备佛郎机8架。至万历三年,蓟,昌二镇已修建敌台一千余座,组建战车营16个,实际装备佛郎机炮近万架。除此之外,辽东诸城亦广泛装备佛郎机,仅广宁一城就有各式佛郎机766门,占城中火炮总数的近70%。在基于引进的西洋佛郎机炮基础之上,明朝的有识之士们亦对传统的佛郎机进行了改造使其更适用于中国的战场坏境,如百出先锋炮,无敌神飞炮,万胜佛郎机等即是明朝军事家们对于发展新型后装火炮的探索和尝试。

16世纪葡萄牙产锻铁后装回旋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