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不仅仅是“书圣”,还与二个成语有关

 闲云野鹤qpab3u 2021-06-17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shàn)县金庭。

王羲之曾经当过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又官至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因此后人常称他为“王右军”)。其书法善长隶、草、楷、行各体,取各家之长,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华美健秀。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上述关于王羲之的基本信息,可能大部分人都知道,但是您知道他还与二个成语有关吗?今天就给大家说说这一话题。

一、入木三分

话说王羲之7岁时,就已经才华崭露,写得一手漂亮的字。12岁那年,他无意中发现父亲枕头底下有一本专门讲解书法的书,就趁父亲不备,偷偷拿出来阅读,结果被父亲发现后,责问他说:“这是我特地珍藏的书籍,你为什么擅自拿出来看?”

其实,父亲知道王羲之从小就喜爱书法,不是不让他看,只是认为他年少无知,会泄露书中的内容(原来是本书法秘诀啊),就对儿子说:“不要着急,等你长大成人后,我再传给你。”

谁知王羲之已经被这本书吸引,他着急地跪了下来向父亲恳求道:“就让孩儿看看这书吧,长大再看就耽误了我幼年的美好时光了。”父亲听了,觉得儿子说得很有道理,就当场把书给了他。

王羲之如获之宝,从此日夜对此书手不释卷,专心研读,并且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他严格按书中讲的方法去运笔练字。不到一个月,就立竿见影,他的书法水平迅速提高。

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见了王羲之的字感叹地说:“这孩子肯定见过什么用笔秘诀,我感觉他的字非常苍劲老练。今后他的名气,肯定会比我响!”

在王羲之成长的过程中,他还努力向前辈著名书法家张芝、钟繇学习,取他们之长,补自己之短,并不盲目抄袭,而是创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很重视勤学苦练,曾对人说:“以前'草圣’ 张芝临池学书,把池水都染黑了。如果别人也能这样刻苦,就不会落后于他。”

后来果真他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可见,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羲之的字越写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当时人们都以拥有他的墨迹为荣。连皇帝都知晓他的名气了。

有一次,东晋明帝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刻者把木头剔去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刻者惊叹其笔力雄劲:"竟入木三分!"。

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来历,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见解、议论等非常深刻。

二、东床快婿

王羲之年轻时就很有风度,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当朝丞相王导的侄儿。

当时太傅(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老师)郄鉴有个女儿,想找个好女婿。他听说王家子弟都很俊秀,就特地派了自家的管家,拿上自己的书信去见王导,要求在王家子弟中挑选一个女婿。王导见信后一口答应了。

管家把王导的意见告诉了郄鉴,郄鉴高兴地说:“你再去跑一趟吧。你把王家的子弟全部好好看一看,回来把看到的情况告诉我。”

接着,郄鉴就命管家带着厚礼,帮他再到王家去看女婿。王导让自家子弟都集中起来,然后对郄鉴的管家说:“你去任意挑选吧!”

王家子弟听说郄太傅前来挑选女婿,纷纷都穿上漂亮的衣服,各自精心地打扮了一番,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儿,样子十分庄重。这让管家大开眼界,心想王家子弟个个都非常出色啊。

后来,管家突然发现东厢房里还有个年轻男子,没有刻意打扮不说,还袒胸露怀地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管家回去以后,向郄鉴汇报说:“王家诸郎君,个个都不错。他们听说太傅前去挑选女婿,都很拘谨,只有一人,坦露着肚腹,睡在床上,好像没有听到似的。”

谁知,郄鉴听后高兴地说:“这个人就是我要找的女婿。”(此人正是后来以书法闻名于天下的王羲之)。于是,郄鉴就这样挑上了王羲之,高高兴兴地把女儿嫁给了他。也许是郄鉴看重王羲之不贪图富贵、特别与众不同的良好品德吧。

这就是成语“东床快婿”的来历,这个成语用来借指女婿,或者指挑选女婿。人们还把"令袒"或"东床"当成对女婿的尊称。 但"令袒"或"东床"这种称谓一般都用于称对方的女婿、别人的女婿。

这二则出自王羲之的成语故事,让我们知道了这个大书法家的另一面生活状况,也丰富了他的人物形象。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带您一起长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