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学天赋再高又如何?猛人卢象升还是敌不过明末政治正确和潜规则

 冷兵器研究所 2021-06-18
武学天赋再高又如何?猛人卢象升还是敌不过明末政治正确和潜规则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李从嘉

武学天赋再高又如何?猛人卢象升还是敌不过明末政治正确和潜规则

卢象升的战争天赋极高,他的个人武学天赋能够轻松杀进武进士决赛圈,实战中更是亲自砍人打得农民军闻风丧胆;打团战,他团灭了高迎祥主力,打出过“积尸填沟委堑,滁水为不流”的血腥场景。卢象升的武学天赋高,但在明末政治正确和潜规则的碰撞中只能战死沙场。

武学天赋再高又如何?猛人卢象升还是敌不过明末政治正确和潜规则

明末最大的政治正确有两个,一就是不议和,很不幸卢象升是这个政治正确的信仰者,他也因此和杨嗣昌成了仇敌。因为议和卢象升直接对杨嗣昌说出了“公等坚意言抚,独不闻城下之盟,《春秋》之耻乎?且某叨剑印,长安口舌如风,倘唯唯从义,袁崇焕之祸立至”的狠话。杨嗣昌德回答是,你丫真敢杀了我不成(“公直以尚方剑加吾颈耶?”)。卢象升的答话也充满了“试试就试试”的硬气,直接回了一句“尚方剑须从己颈下过,如不歼敌,未易加人。若舍战言抚,养祸辱身,非某所能知也”,一副“你等着,打完了鞑子我再和你算账”的意思。而小人杨嗣昌可一点也不以大局为重,打赢打不赢清军,他都要先治卢象升于死地。

武学天赋再高又如何?猛人卢象升还是敌不过明末政治正确和潜规则

明末的第二个政治正确就是尊师重道,崇祯皇帝也必须做到这一点。崇祯十一年冬天,清朝在京畿周边连下43城,十一月十二高阳城攻破,天启皇帝的老师孙承宗被俘后被清军勒死,孙家一门子孙十九人力战而死。帝师之死让好面子的崇祯极为愤怒,他迫切需要挽回面子,就逼迫卢象升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作战。而政治正确的压力也让卢象升不能同崇祯讨论战术,只能在缺兵缺粮的情况下进行拼死冲锋(先帝老师都全家牺牲了,你居然敢避战?这个大帽子砸过来谁也受不了)。

武学天赋再高又如何?猛人卢象升还是敌不过明末政治正确和潜规则

明末得官场水太深,卢象升战场上能杀敌,但在官场上他却不是杨嗣昌等人的对手,而崇祯皇帝也是一个毫无君臣信义和担当的无耻混蛋。

武学天赋再高又如何?猛人卢象升还是敌不过明末政治正确和潜规则

高起潜和杨嗣昌主动跳出来给他背锅,所以在崇祯眼里这两位都是一等一的忠臣。高起潜打仗稀松,领着关宁铁骑还在卢沟桥主场打了败仗,崇祯皇帝不怪罪他;高起潜怂的不敢救援卢象升,崇祯皇帝依旧不愿惩罚他。杨嗣昌不配合卢象升作战,把卢象升的兵力拨给他人,不给卢象升军队粮食,崇祯可能是真不知道。但杨嗣昌在卢象升死后大肆污蔑卢象升,不惜活活打死指认卢象升尸体的俞振龙,杀死坚持上报战场真相的杨国栋弄得满城风雨,还把卢象升暴八十多天,崇祯不可能不知道。杨嗣昌对卢象升后市的处理已经突破了官场的底线,崇祯皇帝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杀死了36名相关责任人,但杨嗣昌和高起潜却不在其中。

明末得官场水太深,卢象升战场上能杀敌,但在官场上他却不是杨嗣昌等人的对手,而崇祯皇帝也是一个毫无君臣信义和担当的无耻混蛋。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