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说“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古人经验之谈,说透社会现实

 无风起念 2021-06-18

在农村总会有出现各种各样的俗语,关键有时候你竟然会觉得,这些老人的话还挺有道理的。最近在农村呆久了,与村里的老婆婆经常谈起小时候的事情,总是会在老人的记忆里听到很多的俗语,老话。即使有些话你现在听起来挺不可思议的,与现今的时代格格不入,但大部分的俗语都是集结了老一辈人的智慧与生活经验,是值得我们了解并且传承下去的。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与人交往,与人熟络,与人联系,大都是自己身边经常见面,经常联系的朋友和家里人。现在回农村过年,我们都觉得越来越没意思,一直以为是自己长大了的原因,但其实不全是。我们总以为是我们看很多东西淡了,或者是觉得自己对很多事情提不起兴趣,但其实不若是这样。

我们可以知道,以前小的时候,爷爷奶奶都还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可以回想一下,那个时候的我们,是不是过年串门的亲戚都要比现在多了很多。以前的时候,因为爷爷奶奶的缘故,我们多了很多表亲亲戚,那个时候我们的联系还很密切。不过,人走茶凉,很多亲戚都是这样子走散的。也不能单单怪哪一方,亲戚走散这种事情,都是双方互相导致的结果。

俗话说,“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可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可能你们还不太理解这三句话的意思。那么让我来一一解释一下。

哥走侄不亲,顾名思义,哥即是指“我”的亲哥哥,侄子也很清楚的就是指“我哥哥的儿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若是哥哥去世了,那么“我”或者“我的儿女”可能就会与哥哥的子女关系变得不那么亲密了。其实很有道理,若是嫂嫂改嫁了,那么见面的机会也就会变得很少了,联系自然也就变得少了。除非是从小就关系很好,才能在哥哥去世后,才能一直保持联系。

那姐去门槛断呢,我们经常说,表亲表亲,但其实表亲是一种关系最薄弱的亲戚关系。如果姐姐去世了,那么“我”就只是作为姐姐孩子们的姨姨,大部分来说,姐姐跟我都是嫁为人妇,有自己的家庭,如果家离得远,一般联系就更少了。

“我”和“孩子们”中间的纽带就是姐姐,有姐姐在,联系可能会稍微频繁,姐姐不在了,再也不联系也是有可能的。

兄死叔就嫂,则说的是,在旧时,如果一个女人的丈夫去世后,那么作为丈夫的弟弟,也就是这个女子的小叔子要照顾她的生活,这是因为一,旧时女人地位极低,失去了男人的女人,很难维持生计,其次自古以来就有“长兄为父,长嫂为母”的古训。更有一种在现在看上去很荒唐的说法,作为弟弟,有可能还要娶嫂嫂为妻,这在我们现在看来,真的是无稽之谈,可在以前的社会,是真实存在的。

在现实生活中,亲戚之间关系的疏密,除了血缘关系外,更多是之间的利害关系,利益关系,是否经常走动的关系。相互之间有利害关系,经常走动,关系就近一些,反之,关系就远一些。

其实在中国农村,还有许许多多听起来非常通俗,但是却蕴藏了很多深刻人生道理的书籍,只是随着农村很多老一辈的相继历史,许许多多的农村俗语也渐渐被人淡忘,有些甚至也慢慢消失了。

中华文化五千年,若想窥见老祖宗留下的那些俗语,最好的方法是从哪里入手呢?当然是从书本上了,那是最古人智慧最精炼的总结,可谓字字精华。

那么到底该看什么书呢?古人总结的这本《增广贤文》再合适不过了,这本书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增广贤文》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俗语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