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荐书的目的,不纯!

 82年的老周 2021-06-18

【图】Vladimir Kush

今天,是你陪着老周的第601天


我发现,我每周三推荐书的目的,不纯。

这让我感觉很羞愧,甚至有点无地自容。

假期里和一位大佬聊过之后,让我有种虚度了无数个星期三的罪恶感。

他告诉我,让孩子读一本你认为好的书,有一个原则:自己读完了有收获,简单跟孩子说一说,然后买一本放在他的书桌上。千万不要进一步的叮嘱、检查,他不读或者没读完,都不要去责怪。

于是,我想,如果想成为一个好的荐书人,一定要知道荐书的边界:别人愿不愿意看你推荐的书,是别人的事。阅读、学习、精进,这都是自发的,是内生的。

任何一个自尊心稍强一点的人,都会反感强加的外力,再正确的事,只要稍加强迫,本能的反应就是拒绝。

就像许多爱唠叨的父母,他们唠叨的内容和想表达的道理可能都没错,错的是方式,孩子觉得你在强迫他,逆反心一起,就偏不按你说的来。你唠叨的越用力,事情反而越糟糕。

我们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一开始读的书,图片很多,文字很少,甚至没有,这些书除了给不识字的孩子予以启蒙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有主动征服一本书的快感。

把一本书扔给他,弄脏了,弄皱了,撕了,由他去,这就是孩子读书的方式,如果他喜欢,再买一本给他就是了。好书,是这世上性价比最高的东西,一瓶酒,一罐茶,一包烟的价格都远高于一本好书。

在我看来,最好的读书氛围是:家里堆满好书,家长自己爱读书。

在我看来,有两类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阻力最小。

一类是真正的大知识分子家庭、巨富家庭。大知识分子,大多都渊博,就算孩子不爱读书,听父母生活中的聊天都够了;巨富家庭,可以请最好的老师来教孩子读书。父辈能力够高,孩子天生站的就高。

另一类是反面极端,父母极弱,让孩子吃饱饭,有书读,已无余力。他们知道自己的水平有点“蠢”,没有见识,所以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自由自在的生长。这样无奈般的误打误撞,恰恰撞出了大智慧,承认自己的“蠢”,其实这是苏格拉底才有的大聪明。

而两个极端的中间层,那些不上不下,有点小钱,有点小闲,有点小知识的父母,气人有,笑人无,虚荣心爆棚,耍小聪明,爱赶时髦,孩子的成长才叫痛苦。外面吹什么风,他们都会跟,只会对孩子说:你好好读书!但孩子问什么是好书,怎么读好书,他们像被戳中软肋,答不上来,但又不能失去家长的“尊严”,只好趁机发个脾气骂骂孩子。这类家庭,孩子受到的强迫是最多的,书未必读得好,虚荣、矫情、软弱倒学的快,完全模仿了父母。

逞强很难,需要丰富的知识,变富也不容易,除了付出更多资源和劳动,还需要机会。

但,示弱并不难。

让孩子决定自己的命运,并不难。向那些知道自己“蠢”的父母学习,把好书卖给孩子,但是忍住不强迫孩子读,就行了,就当自己是文盲。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家族,对于家族里的孩子,有的可能成年了,有的可能刚出生。我想,下次家族聚会时,我会对焦虑的平辈兄弟姐妹说:你们什么也不缺,给孩子创造了那么好的条件,不就是为了让他们更加自由地成长吗?让他自己决定自己,去掉焦虑,去掉强制,他反而更能领会你们的好。

而且,我会把叫我大大、叔叔的晚辈当成“酒肉朋友”,在一起就是开心的吃喝玩乐,如果他们问我,我当然会有建议,但只止步于建议,对他们有没有用,他们听不听,是他们的权利。

现在的孩子很辛苦。有没有成就,有多大成就,其实并不重要,光努力并不够,还有命。可以自食其力,过得幸福、简单、快乐,就很棒了。

做“蠢”一点的父母,在我看来,效率反而是最高的。而且适用于方方面面,比如读书,比如爱情……

就像今天一样,我只想告诉你,这本书我看完了,我觉得值得看。

那,你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就不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