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有痛苦的资格吗?

 82年的老周 2021-06-18

Joe Giacomet

今天,是你陪着老周的第768天


一位武汉的朋友,问我:从农村奋斗到城市,起早贪黑,辛辛苦苦,为什么要吃买房、供房的苦?


我想,他未必不知道原因,只是缺一个人清楚地写出来,告诉他。当然,许多人和他一样,以为自己明白,但真不明白。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规律,而且是人类发展史、迁移史总结出来的规律。

从这个村到那个镇,从那个镇到这个县,从这个县再到那个市,天梯一样往上攀登。每登上一级,机会就会多一点。

现在的迁移容易了许多。有韧性、有能力的人,从村到一线城市,一步到位的例子,并不罕见。虽然有些大城市还有限制,但我们能看到,宽松的大城市越来越多。中国的好处就是大,大就意味着好城市多,总有这么一座城适合你,总有这么一座城张开怀抱,欢迎你。

一步到位,一代人做了几代人的事,这是大机会,大收益,应该把握住。当然,一步到位要付出的是,大辛苦,大耐心。这最直观地体现在承受买房的痛苦。一般普通人,不苦个3-5年,甚至7-8年,买不了房。这个痛苦不可避免,在一座你最想待的城市有房子,才证明你真正拥有了这座城市的股份,才能分享它带给你的发展红利。

当然,还有一些人,甚至都没有这“痛苦”的资格,有的是运气不好,家庭各种急迫的苦难,很难存钱,有的是因为收入实在不高,不可能买得起房,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最后甚至退回起点。如果你足够幸运,有这个“痛苦”的资格,那应该“痛苦”一下。人生有这么明确的目标,是件好事。

也有不少人,像留言的这位朋友,想得一样:短短一辈子,我为什么要痛苦地买房、供房?吃喝玩乐、周游四海、诗与远方,不是更美吗?

想想就很美,是吧。如果你和孙猴子一样,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这样想想是可以成立的。

事实呢?你肯定有爹有妈,有妻子有丈夫(现在没有,以后会有),大概率也会有孩子,甚至不止一个。他们就是你要痛苦买房、供房的原因,你的痛苦是他们的快乐,爹妈有更好的医疗、公园、绿地,孩子有更好的学校、娱乐、博物馆。

不可否认,配偶是有更高的社会地位的。社会有一套现实的、高效的评价体系,你的房子贵一点,你的地位就高一点。不必对抗这套评价体系,因为根本对抗不了。你到处跟人说,虽然我没房子,但我品德高尚,你看有没有人信你。别人只会想,这家伙都不愿意给家人一个自己的窝,品德能高尚到哪去?就算有人相信,相信你品德高尚,但你的能力也太烂了,那好也没什么用。

我们中国人的好传统,是习惯以家庭为单位思考问题的。它,不至于让个人主义走到不负责任的地步,只管自己的诗和远方,却不顾他人的生死和近况。这足以解释我们中国中国人为什么不怕吃苦,甚至不怕苦一生,因为只有我吃了苦,我的家人就可以不吃苦,他们就可以在更高的平台上发展,我的苦可以转化为家人的乐。

如果家庭里的每个人都能这么想,这个家庭就是无敌的,这个家庭吃的苦反而会更少,而且会产生无尽的幸福和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