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蕲春乡村故事,这篇是王国友讲的

 家乡文化天地 2021-06-18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来发展~

关于收礼记账的故事

我有一同事,刘河镇某村人,他的弟弟1994年考取华中师范大学,那也算得上等的成绩,一类的大学。升学宴那天,全家喜气洋洋,高朋满座。

同事的母亲不在世,有三个舅舅,都是米筛面上的人,与主家不是一个村,但是也不远。舅舅舅妈老表们都来了。主人办酒少不了一个记账的人,当然自己家的人不记账,请了本队的一个能写会算的中年人帮忙。客人络绎不绝地来了,记账的也很忙。客人到得差不多了,记账的清点了一下,并登记了各种票面的张数,钱账两清交给了主人。

到了晚上,主人查阅账目,对亲朋好友的贺礼非常满意,一般该来的都来了,与平时自己送出的礼金对比,都是有增无减。当主人将目光定在孩子三舅的金额30元上时,沉默了好久。孩子的亲舅,不说与大舅二舅的150元比,100元应该要送。少就少点吧,他家困难,不计较算了。

过不了两天,外甥升学亲舅送礼30元的话不知从什么途径传到了大舅的耳朵里。大舅找到了老三,骂了他一顿,你还有脸一家人去喝酒,送个30元钱,你没有钱你找我啊!要是你年纪轻我甩你两耳光。

三舅也是不喝热粥的人,当天就跑到了外甥家,找到了姐夫说,外甥考了这样一个好学,我家有困难,但是我得挺起腰杆做人。当天我送礼送了120元,一张100的,两张10块的。老大说我只送30元,如果我只送30元那我也对不住我的姐啊。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主人迅速找来了记账的人。记账的人看了看账本,又看了看主人怒气冲冲的脸,再看了看那个三舅一副要哭的样子。怎么说呢?这个三舅平时来得很多,也很熟,主人是本队的,平时做什么事都相信他。他不得不低声说出了一句,千错万错是我的错啊。原来那天他记账完毕后发现钱比账多出了90元,心里一喜,功夫钱有了,记账也值得,偷偷地将90元钱放在自己的荷包里,中间抽空将钱送回家了,当时还在主人面前说,钱账两清,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后来的结果大家知道了,那个人再也不去帮别人记账,别人家办喜酒就是自己记也不找他。

作者简介

王国友,生于1963年10月,向桥唐山人。原在国有企业上班,2005年单位改制,现在一建筑公司上班。闲暇之余,经常撰写一些诗文,曾经参与楚天杯春联大赛获得二等奖,作品也常见诸于《楚天都市报》。获奖对联:    举丰收酒,唱减负歌,访老少边穷,心系小康情系党;   打特产牌,联宽带网,跨东西南北,田通商海路通天。

《家乡文化天地》微信平台征稿启事

本微信平台欢迎全球各地的湖北人、蕲春人、以及各地热爱乡土文化的人士投稿,散文、小说、格律诗词、古风诗、民歌民谣、自由体诗、精彩摄影、绘画、书法、经典自拍短视频、精彩自唱歌曲、戏剧等等文化作品,都受欢迎。各类作品文责自负,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力求原创,若在其他报刊或微信平台上已发表过,务必请注明,以免误判。

        为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各投稿者务必请附上个人简介一则,近身照片一张,以及与作品有关的照片若干张。

      各类文章的打赏金,一周内累记超过20元的,除去微信系统的扣费外,原创文章作者和平台的运营者按7:3分成,须一周后到账。

       在这离多聚少的打工年代里,愿五湖四海的老乡们能在网络中团聚、相知,言说自己的难忘故事,发表自己的生活感悟,分享久违了的乡情文化,联络同乡故旧之间的感情,传播时代正能量。愿这个平台能为各位老乡的生活带来一些温暖,一抹亮色……

投稿QQ邮箱:631832697@qq.com

最接地气的公众号

敬请您的关注

长按上面的二维码可以关注本公众号

关注是最贴心的支持,转发是最温馨的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