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高考,我的那些见闻

 一河水 2021-06-18


  2020年7月10日,下午5点零3分左右,前两名考生笑着从考场冲出来,在学校大门口,用尽全身力气,做了一个“三步跨栏”的姿势,宣告他们的高考结束。

  高考结束,不仅意味着一段高中学习生活的结束。
  我在四点半赶到学校门口,很多家长都不约而同地手捧鲜花,早早地站在路边向校门口同一地点张望。

  每一个考生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在聊天中,很多家长都表示:无论孩子考的结果怎样,只要尽力了就好。有位母亲不仅买了鲜花,还花了小八千块钱为儿子买了苹果手机。“以前上学不让带手机,他一直想要,今天我特地给买来了。”这位妈妈说,孩子这12年来太辛苦了。“不容易”是很多父母共同的心声:孩子不容易,父母不容易,老师不容易——大家都不容易。
  高中三年,始终会让人一生难忘。那些奋斗过的青春欢笑与泪水,感动与幸福,有过青春期的叛逆,成长的烦恼,更有青春期不可替代的美好。“年轻人就是要有激情和活力。”我这样想,与老气横秋,过于成熟稳重相比,年轻本身就散发着朝阳的光芒。

  随着考生们陆续涌出考场,马路上像煮沸的开水“炸锅了”。
  往日里严肃的父亲卸下压力和疲倦,主动掏出手机,对孩子说:“你站在学校门口,我给你拍张照片。”并且做出“剪刀手”的手势;母亲一脸地喜悦,看到儿子过来,连忙把鲜花送上:“辛苦了,儿子!”可是,儿子却并不领情。“妈,你干嘛买鲜花呀!”我问考生,你妈专门为你选的鲜花,你干嘛那种(嫌弃)表情?答曰:我觉得有点浪费。得~现在男孩子比女孩有生活气息,知道会过日子。很多男孩的厨艺在父母的调教下,做菜都非常好吃,拿得上席面。女孩反倒像宫中的“格格”,迈着四方步,走路一晃两摆手,不紧不慢。爱喝奶茶,吃饭都点外卖。

  对面的人群里,同学们发出一阵欢呼和尖叫!原来他们崇拜的地理老师来看望他们。其他人都是家长、老师送考生鲜花,这位郭老师却收到了满满一怀抱考生送的鲜花。“你们都是郭老师的'迷妹’吧!”我打趣地问她们。“是的!我们商量,考试一结束,出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老师送鲜花。”心想:你瞧这老师人缘!女同学们显然对送鲜花还不足以表达对老师的“痴情”。于是,合影留念安排上。师生关系融洽。班长告诉我,她可以不夸张地说,他们班是整个年级最快乐的班级。“班主任郭老师人特别好,从来不给学生压力,而且每节课都有段子。”呵呵,当个高中老师也不错。
  青春就是这样,肆无忌惮地欢乐,也有暗自神伤的苦闷。
  在人群里,有位考生父亲满面愁容地告诉我,在高考前一天,孩子的奶奶去世了。为了能让孩子安心考试,一直没敢告诉。“我打算等孩子考试出来,就告诉她这个事情。”望着那个身穿黑色T恤的父亲,可能再多说一句话,就要失声痛哭,我有了一丝心疼。父爱无言大概就是如此。一面默默承受亲人的离世,悄悄料理家里的琐事;一面还要照顾女儿的考试情绪,让孩子感受到平等的关怀和支持。我无法安慰,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就站在不远处,默默地陪着他,又怕人多走散,等他的孩子走出考场……他的女儿是最后一批出考场的。个子不高,挺秀气的。也许还处于刚考完试的兴奋状态,她显然没有看到父母忧愁的表情。我知道,她“欲言又止”的父亲只是还没有找到表达的机会。我走上前去,喊住了她。“同学,考的怎么样?考完试,有没有什么话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女孩特别腼腆,低着头,小声说了几句。我说,最好是抬起头,看着父母说。也许,这个镜头在我的工作里什么也用不到,我只是想以这样的方式,用孩子的感谢来安慰这两位父母的心情。母亲领着女孩先走了,她爸爸走在后面跟我说谢谢。我特别理解家长的心情,同时感受到满满的那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在人生成长中,一个好的老师又胜过一个好家长。一个好老师必定是有“父母心”的。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讲,能否把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当作自己的孩子去教育和呵护。况且要面对的不是一个,而是一群;不是一年,而是一生。当你有了“父母心”,作为老师就无法将自己置身事外,感到“学不学是学生的事”。怎么教、教什么、教的效果如何,教育真的是门良心活。功夫在课外。不仅仅是在学校里要如何教育学生,更是在课后如何提高、修炼自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喜欢用这两句古诗来赞颂教师的伟大。好老师让人终生难忘,亦师亦友,也亦父亦母。所以,家长不要“嫉妒”孩子怎么和老师关系胜于自己,这是老师辛苦付出换回来的。孩子都不傻。

  我站在学校门口的街上,看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拥抱和欢笑都与我擦肩而过。想象,假如我18岁刚走出考场该多好,我也要拥抱下严肃的校长和老师。青春无限可能。

  2020的高考拉下帷幕,但青春奋斗的脚步却永不停歇。自信、阳光、乐观,又或者是嘻嘻笑笑、打打闹闹,青春就这样飞走了。

  在这里,也感谢默默守护高考的交警、特警、城管、卫生、电力、食药等部门的后勤保障人员,你们也辛苦了!

  其实,每个参与高考的人,都是答卷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