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17岁立志“学不成名誓不还”,校长李元甫惜才,令破格录取

 苏文说历史 2021-06-18

1910年秋,晚清王朝大厦将倾,中国大地上正在酝酿一场巨变,北京、武汉、广州等大城市如风起云涌,而与此同时,身处闭塞山区的穷苦农民,却依然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日夜劳作,似乎丝毫感知不到外面的天翻地覆。

在农历7月15日这天,正值中国传统“中元节”,身处湖南湘潭县韶山冲的一位17岁少年,即将迎来一次远行。

天刚亮,少年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吃过早饭,全家上下齐聚一堂,为他送别。年纪大一些的弟弟,前一天晚上特意为他赶制了一双竺麻凉鞋,希望他走路能更舒服;身旁的母亲忙不停地往少年包里塞干粮;与此同时,年纪较轻的两个弟弟妹妹,则依然嬉嬉闹闹,丝毫不知大哥将要去何方。

“石三,要好生念书,莫贪玩。”父亲拍了拍他的肩膀,素来严厉冷峻的脸上也罕见露出了一丝不舍。少年点了点头后避开了父亲的目光。

他扭头看向母亲,此时母亲早已泪流满面,“石三伢子,一个人出门在外,要晓得招呼自己,天气凉了,要多加点衣服,莫受了风寒......”话还没说完,母亲已经泣不成声,内心满是不舍,此时少年的眼眶也不禁湿润了。

在场所有人里,他最不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母亲,她的身体不太好,性格又偏软弱,日常总免不了受到父亲的言行欺压。

“母亲请您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您也要多注意身体”,没有说更多话语,少年默默拿起行李,径直走出了门。

这位年仅17岁的少年,名叫毛泽东。1910年秋天,他正式告别父母亲,走出了韶山冲,去到湖南湘乡县求学。

▲如今的湘乡东山学校

出发后,毛泽东马不停蹄地往湘乡方向走,翻了一座又一座山,终于在傍晚时分顺利抵达了目的地——湘乡县的东山高等小学堂,当地人也叫“东山书院”。

这个东山书院所处地理位置绝佳,背靠东台山,周围满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环境清幽,风景宜人,一看就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看着门上的四个大字“东山书院”,毛泽东心里不经赞叹,这真是个大地方、大气派、大书院,自己果然没有来错地方!

正当他默默赞叹的时候,一个身穿青衣、头戴小帽的中年男子突然走了过来,打断了他:“你是干什么的?你是不是帮哪位相公挑行李来的?你家相公来了没有?”这位中年男子一边说,还一边上下打量着面前的这位少年。

毛泽东今天穿了一身粗布衣衫,虽然全身上下没有一个布丁,算是他最好的一套衣服,但在这位门房先生的眼里,毛泽东全身上下都透露着两个字——“寒酸”。

一听门房的话,毛泽东心里非常不快,不过他还是忍住内心不满,恭恭敬敬地对门房说:“我是从湘潭来的考生,劳烦您通报一声,让我进去考试。”

一听这话,门房显得十分错愕,他再次认真看了看毛泽东的打扮和身旁的行李,然后用一种鄙夷的语气说:“这是我们湘乡的高等学堂,怎么会收你们湘潭人做学生呢?再说,考试时间也早过了,你还是赶紧回去吧!”门房刚说完,就扭头离开了。

正在此时,书院里响起了清脆的下课铃声。没一会儿,一群穿着白纱长衫的十五六岁的少年们,大步潇洒地走了出来。很显然,他们都注意到了门外站着的毛泽东。

“土bao子”、“放牛伢子也想进学堂”、“乡巴佬也要读高等学堂”....

这些话听着很刺耳,门房也斜着眼睛看着毛泽东。

毛泽东一听这话也非常郁闷,以前在韶山冲,他好歹也是众人眼中的“领头羊”,家境虽比不上湘乡,但在当地也算是十分不错的,周围人对他总是极尽赞美和鼓励,他自己也一直都非常自信。

如今,初出韶山就遭此辱骂,毛泽东又憋屈又气愤,他本来就有一身天不怕地不怕的“虎气”,如今自然是不肯示弱。

“好不容易来到了东山学堂,绝不能就这么空着回去!”毛泽东笃定地对自己说。

于是毛泽东决定,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只见他二话不说,拿起行李就径直往里走,门房一见,赶忙跑过来想拦住。

两个人这么一推一嚷,很快便吸引了一群人过来围观。

就在大家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学堂里走出来了一位约莫四十岁的先生,中等身材,长方脸,浓黑的八字胡,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显得非常精干。

“堂长。”学生们一看见他都毕恭毕敬地行礼,门房也赶忙收手,向先生鞠躬致敬。

毛泽东一听学生们喊他“堂长”,瞬间便明白这个人就是李元甫,他是这所学校的校长,此前曾听私塾老师提起过,他是个“好人”,是个真正的具有爱国情怀的进步思想分子,十分爱才、惜才,所以一看到他,毛泽东仿佛看到了“救星”。

“先生好,我叫毛泽东,是湖南湘潭来的,今天来是想参加这里入学考试。”毛泽东语气十分坚定。

李元甫此前当然不认识毛泽东,他看了一眼毛泽东和他身旁的行李,犹豫了一下,随后对毛泽东说:“你确实是来晚了,考期已经过了。”

本来听到这里,毛泽东已经心灰意冷了,然后李元甫又补充道:“不过,你要是有真才实学,也可以考虑录取。”

毛泽东一听此话,便松了一口气,喜笑颜开。

“你帮这位相公安排一个安静的地方,准备文房四宝,再给他一盏洋油台灯。”李元甫对旁边的门房说。

紧接着,李元甫又找来纸笔,思忖片刻,在纸上写下了两个字:“言志”,然后令毛泽东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如果文章写得好便破格录取,如果文章写得不好便无能为力。毛泽东欣然应允。

▲少年毛泽东住过的寝室,按规定一室两床,每床一人,他因把被褥送给了一位贫困工友,而与表兄共睡一床。

坐在门房里,看着纸上的“言志”二字,毛泽东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一首诗,这首诗是之前特意说给父亲听的,希望其同意自己继续读书。

这首诗的名字叫《七绝·改诗赠父亲》,他当时是这么说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前两句,他对父亲立誓,只要他同意自己继续读书,便一定会读出个样子,否则永远不回家;这首诗后两句,他既是对父亲说,更是对自己说,大丈夫志在四方,好男儿应当四海为家。”

一想到这些,毛泽东心里再次涌起一股暖流,当时对父亲的承诺,如今即是对李元甫先生的承诺,他既然让自己立志,便也是给了自己证明的机会。

思忖片刻,毛泽东便落笔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己之所以来到这里,就是想学一身硬本领,然后报效国家,大丈夫应胸怀民族大义...

一边想着国贫民弱的残酷现实,一边思考着自己的未来,毛泽东将自己的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结合了起来,很快便写成了一篇荡气回肠的文章,几乎是一气呵成。

▲少年毛泽东读书的座位。东山学堂是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教室通透敞亮,窗户上的玻璃在当时都是进口而来。

李元甫看着毛泽东的文章,一开始便对那工整清秀的蝇头小楷非常有好感,带着浓烈的兴趣,他一口气读完了毛泽东这篇《立志》。

李元甫很震惊,他看着面前这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却眉清目秀的少年,心里既好奇又欣喜。他完全没有料到毛泽东会有如此学识,更没有料到毛泽东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远大的志向,这在之前的学生里头是从没有遇到过的。

李元甫当即召集了所有的老师、负责人们,一起讨论毛泽东这篇文章以及他破格入学的事情。

“各位先生,我告诉你们一件大喜事,我们东山学堂,今天发现一位见过的栋梁之材!”

对着所有人,李元甫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了毛泽东的这篇文章,之后不吝溢美之词,大力称赞这篇文章的立意之深远、逻辑之严谨。

现场不少老师听后,也纷纷称赞毛泽东的才华属实出众,大家议论纷纷着。

“可是,你看这毛泽东,号咏芝,字润之,是湘潭韶山人,不是我们湘乡人啊!”一位先生手拿着毛泽东的《学生履历表》,突然高声说道。

原来是这样的,按照以往规矩,这个东山学堂是绝对不招收非湘乡籍学生的,这里一直都是当地地主豪绅培养自己子弟的地方,学费和膳宿费也都会有公家补贴,所以招生方面从来没有外籍入学的先例。

听着这番话,之前称赞毛泽东的几个老师也突然犯难了起来,一边是稀有人才,一边是豪绅权贵,该打破先例还是遵守旧规?一时之间,难以抉择。

李元甫此时坐不住了,他早就对这些旧时规矩心生不满,因为这严重违背了他从事教育的本意,他之所以来这里当堂长,就是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如今人才好不容易出现了,却要将其拒之门外。

“中国学生可以到国外去留学,湘潭人反倒不准到湘乡来读书,这真是海内奇谈!”李元甫怒了,在场老师们也非常为难,不置可否。

随后,李元甫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可学校几位守旧的董事,就是不肯松口。

最后无奈之下,李元甫说,如果像毛泽东这样的旷世英才都不能入读东山学堂,那么他将立马辞去堂长职务。

一听这话,几位反对的学校董事心生动摇了,李元甫是远近闻名的好先生,东山学堂经他改革,已经初步显露出好的成效,显然李元甫是有些动真格的了。

一番僵持之后,几位守旧的学校董事被迫点了头,被迫同意接收毛泽东这个外籍学子。

第二天下午,毛泽东被正式通知可以入学。

于是,在缴纳了140个铜板作为几个月的学费和生活费后,毛泽东正式开始了在东山学堂的求学时光。

▲整个东山书院被莲花池围绕,依山傍水,青年毛泽东每日都绕湖边的环形跑道跑步。

不过万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一开始,毛泽东其实过得并不舒坦。

因为他是全班唯一一个外籍学生,于是常被同学们称“土包子”、“乡巴佬”,受到各种歧视甚至恶意排挤,这对一向“众星拱月”的毛泽东来说,是挺郁闷的事情。

多年后,他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说:“我以前没见过这么多孩子聚在一起,他们大多是地主的孩子,穿的是之前的衣服;很少有农民能供得起他们的孩子上这样的学校,我穿得比其他人寒酸,我只有一套还算过得去的衣裤。学生不穿长袍,只有教员才穿,'假洋鬼子’则穿西服。很多富家的同学看不起我,因为我平常总穿着破旧的衣服。”

“我不受欢迎也因为我不是湘乡人,是不是湘乡人很重要,而来自湘乡哪个地方也很要紧。湘乡分上、中、下三部分,上湘乡与下湘乡械斗不断,纯粹是地域观念作怪。双方互不相让。我在这场争端中采取中立,因为我是外乡人,结果三个地区的学生都歧视我,我心情很郁闷。”

后来,这种郁闷的情况还是由李元甫亲自出面,才得以稍稍化解。

原来自从看到毛泽东的那篇文章后,李元甫便对他十分关心。他明白,如果不是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如果不是接受了进步思想的熏陶,毛泽东是不可能写出如此立意深远的文章的,所以毛泽东绝不像外界看到的那样,他相信只要用心培养,毛泽东将来必是栋梁之才。

于是,当听闻毛泽东在学校受歧视的时候,李元甫非常气愤,他下决心要借此机会,整治一下东山学堂的不良学风。

“东山学堂是我三湘子弟求学问、长知识之园地。凡我堂堂之学子,没有富贵贫贱之别,唯有才智人品高下之分...生毛泽东,虽来自湘潭,出身农家,然吾观其诗文,戛戛独造,言为心声,非修养有素不克臻此,实为我校一奇才!诚望列为同学,敬人以自敬,好人为师,切勿夜郎自大......”

在全校师生面前,毛泽东公开表扬了毛泽东才华出众,并严厉呵斥针对他的一些不良行为。

经此一番,不少“坏学生”因忌惮于堂长的威严,也逐渐收敛了起来。

很快,在李元甫的“庇佑”下,毛泽东在学堂的处境得到很大改善,虽然仍然偶尔受到言语攻击,但是总算是可以安心读书了。

在东山学堂里,毛泽东除了学习国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还尤其喜欢读报纸,比如《新民丛报》等,了解外面发生的时事新闻,此外还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经常向李元甫请教。

一来二往,毛泽东可以说是进步十分神速。

几个月后,1911年春,李元甫特意将毛泽东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说:“润之,你现在的国文、历史和地理,已经到了中学程度,其他科目也比同学们优良,不宜再读小学堂了,何不到长沙去读中学呢?”

作为老师,李元甫自然看得深远,而毛泽东其实也早有此感受。东山学堂虽然比之前上的私塾大得多,学的东西也多,但终究只是一个小学,而他已经18岁了,思想各方面开始成熟起来,很显然,这里不是他的久留之地。

“想来想去,只是在省城长沙我人生地疏,举目无亲,怕不肯收;再说长沙米珠薪桂,怕家里没有钱,供养不起。”毛泽东道出了心中的忧虑。

李元甫听罢点点头,原来如此,稍想了一下之后说:“长沙有个湘乡驻省中学,是我们湘乡会馆办的,收费很低,成绩特别优良的,还可以吃公费,我和谭先生(毛泽东另一个老师)都有朋友在那里,推荐你去读书,不会有困难的!”

毛泽东很开心,能去长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如果能得到先生的相助,他便可以梦想成真了,于是赶忙向老师道谢。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第二年春天,竭尽口舌之后,毛泽东父亲终于同意他去长沙求学。

然后,在李元甫的亲自安排下,毛泽东带着一封推荐信,顺利考取了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

读了一段时间后,1913年春,毛泽东又考入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后被并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在这所湖南最高学府里,毛泽东结识了恩师杨昌济,认识了其女儿杨开慧并与其结为连理,1918年,毛泽东通过杨昌济又结识了北大的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人,由此彻底打开了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大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