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YoungKing弹中医:中医必学基础方剂之小柴胡汤

 伊悠帆123 2021-06-18

关于中医方剂在古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早有记载:

《素问.异法方宜论》:毒药从西方来。

《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

这里的毒药不是指现代医学的西药(虽然明白人都知道西药是从西方来的毒药),内经中的毒药指中医方剂,方剂是传统中医有效治疗疾病的主要形式和手段之一。

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汉书·艺文志》中载有“经方十一家”、“医经七家”的记录。

《汉书·艺文志》对方剂有一段精辟的论述:“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

伴随中华文明发展5000年的岐黄中医,也是中医方剂学临床的经验累积和临证实践发展历史。

历代医家对方剂理论及其临床应用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现存与方剂有关的古籍医书有2000多种,其中记载有名和无名方剂约20万首,方剂是历代医家防病治病的宝贵经验结晶,也是充满真知灼见的中医理论阐述和发展。

从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医书收集方剂数量即可看出中医方剂的不断向前发展轨迹。

春秋时期《黄帝内经》、方剂13首

东汉时期《伤寒杂病论》、方剂314首

东晋时期《肘后备急方》、方剂1004首

隋唐时期《千金要方》、方剂5300首

唐代《外台秘要》、方剂约6800首

宋元时期《太平圣惠方》、方剂16834首

宋元时期《圣济总录》、方剂约两万余首

明代《普济方》、方剂约六万余首

现代《中医方剂大辞典》、方剂约十万余首

在当今纷繁芜杂、浩如烟海的古今医书学习中,在学习古中医理论和守正创新、践行方剂临床疗效实践中:

1. 我们要坚信五千年来中医治病的有效性(如果中医没有疗效,中医早就消亡殆尽),深刻领悟中医方剂方证方义、使用时机、灵活运用、加减化裁、不断提升古方今用的有效性,解决现代医学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困局困境,为当代国人健康提供中国特色的中医解决方案;

2. 我们也要从充分认识到学习好中医理论的复杂性、艰巨性(如果中医容易学好,不至于整体中医现状如此颓废)、所以中医经典的学习和方剂的有效运用是正统中医人学习、领悟、践行中医理论的必由之路。

在浩如烟海的方剂中,依据个人学习总结和临证经验,选出常用十大方剂,加以拓展,供中医同道、爱好者参阅,融会贯通,以帮助解决常见问题和症状。

中医必学基础方剂之小柴胡汤

经方名剂小柴胡汤是治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的主方,以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口苦咽干、心烦喜呕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医圣仲景先师亦将之用于治疗少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黄疸腹痛呕吐及女子经期伤寒热入血室等病证。

后世医家在继承医圣仲景心法的同时,根据本方所主之病机病位特点,大大扩展了其运用范围,无论内伤或外感热病,凡与少阳病位相关、且以气郁或热化为特征者,皆可以本方化裁治之。如柴归汤、柴葛汤、柴陷汤、柴苓汤、柴朴汤、柴平煎等,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小柴胡汤内容。

小柴胡汤常作为以下七类疾病(柴胡体质、柴胡汤证)的基础处方被临床临证广泛应用:

1.消化系统:常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肝炎、胆石症、胰腺炎、消化性溃疡、脂肪肝、肝硬化、消化系统肿瘤等,以胸胁心下痞满或疼痛、食欲减退、口苦脉弦为审证要点。

2.呼吸系统:如各类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以咳喘、发热、胸胁胀闷、脉弦为运用依据。

3.循环系统:病毒性心肌炎、血压异常、冠心病、肺心病、风心病、心律紊乱、败血症、菌毒血证等,以心悸心烦、发热、口苦、脉弦为审证要点。 

4.神经系统:神经证、美尼尔氏综合征、癫痫、顽固性失眠、坐骨神经痛、感觉障碍等均可运用,以神情默默、不欲饮食、口苦脉弦为运用依据。

5.具有显著的调节免疫功能效应,在防治肝胆肿瘤方面有确切疗效。

6.调节免疫方面有确切疗效,在风疹等皮肤病中常用荆防小柴胡汤。

7.运用于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皮肤科、妇产科及五官科等多系统病证

由小柴胡汤拓展延伸的柴胡类名方还有:大柴胡汤、柴桂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龙牡汤、四逆散、血府逐瘀汤、逍遥散、柴胡舒肝散等等。如果能够灵活运动柴胡类方剂的加减化裁,足矣处理常见的肠胃问题、肝胆问题、三焦问题、气机问题、妇科问题等等,几乎历史众多中医名家都善用柴胡类方剂。

个人的经验,小柴胡汤无论是使用频度、适用范围应列为中医必学基础方剂之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