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如何看待慢性肺系疾病?

 我爱你文摘 2021-06-18

慢性肺系疾病现代医学病名,范围较广。以反复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间质性肺炎均为难治之病,此类慢性肺系疾病临床有可见之痰、不可见之痰。西医以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镇咳药予以对症治疗,但治疗效果欠佳。

此类疾病属于中医学“咳嗽”“肺痛”“咳血”等范畴,称之为“顽痰”或者“老痰”。肺虚为本, 痰、热、瘀为标, 虚实夹杂, 肺虚为本, 痰、热、癖为标, 虚实夹杂, 病位在肺, 且与肝、脾、胃、肾有关。痰即是一种病理因素也是一种病理产物, 其中以痰热之邪滞留于体内的病证,致病较广泛,痰热证是基本前提,痰热互结于胸中是基本病机,且贯穿疾病始终。

中医素有“口腔咽喉诸病皆为火”论,肺、胃、咽喉则为邪毒好浸久留之地。咽喉居上,首当其冲感受温邪,痰热蕴结久而化热,煎灼津液,炼津为痰,痰热互结于心胸。《温病条辨》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因中焦素有痰饮,积渐化热而成。小陷胸汤在慢性肺系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患者朱大爷,男,76岁,2018年10月15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嗽两年,加重月余。

四诊检查:白粘痰,不易咯出,胸闷,头痛,易疲劳,饮食尚可,二便正常,脉弦缓,舌苔白厚,质绛。2018年9月28日胸部CT提示:双肺慢性支气管炎、弥漫性肺气肿、右上肺前叶段及左下肺后段节结病灶,考虑为慢性炎性增殖灶。心包积液。咳嗽两年,白痰,胸闷,头痛等,结合脉、舌分析,

证属:痰热阻肺。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处方:法半夏,全瓜蒌,黄连,枳实,浙贝,桔梗,百部,前胡,紫菀,款冬花,败酱草,柴胡,黄芩,蔓荆子,当归,川芎,地鳖虫,苏木,钩藤,7剂。11月11日复诊;咳嗽减轻,白痰减少,头不痛,鼻干,余症同前。原方略事加减,服药至2月11日为第七诊:共服上方55剂,已不咳嗽,头部仍有沉重感,或有下肢沉重感,舌苔白厚,质绛。复查胸部CT:左下肺结节影;心包积液消失;其余未见异常。病情明显好转,而祛邪务尽,仍以上方加减,至3月27日为第十诊,又服上方12剂,症状不明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