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氢,像极了15年前特斯拉的样子 | 汽智

 汽车有智慧 2021-06-18

新能源里,氢,总是最具话题性的那一个。

两天前,沙龙品牌CEO文飞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沙龙将成为第一个把氢能战略落地,实现全品类氢能乘用车量产的品牌。有行业人士解读为,这是全球第一个纯氢能汽车品牌,目前,这种解读还得看沙龙汽车的具体产品。

几乎是在同一天,宝马集团在欧洲公共道路开始了BMWi Hydrogen NEXT氢燃料电池原型车的相关测试,其量产版将会在2022年推出。

捷豹路虎也在6月15日表示,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测试基于路虎卫士(Defender)的氢燃料电池原型车,以扩充其零排放车型阵营。

“占全球GDP约52%的27个国家中,16个已经制定了全面的国家氢能战略,还有11个国家正在制定国家氢能战略。”同济大学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余卓平曾透露。“碳中和”的大幕已经拉开,新一轮能源革命扑面而来。作为这场革命的主角之一,氢能源被很多车企视为“零排放”的重要解决方案。

可以看出,纯电动趋势在乘用车产业链已经具备产业化优势的今天,另一条赛道也在悄然间变得热闹起来。氢燃料电池车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是未来方向,但是这个未来何时到来,却始终没有答案。

为何是氢?

“通过太阳能、风能或水电能等可持续的清洁能源电解水,将产生的氢气储存起来,或者作为燃料电池燃料以驱动汽车,这是未来长久的能源使用策略。”业内专家表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而言,氢能源利用和燃料电池是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各个国家都在发展氢能以解决未来能源安全问题。国际氢能委员会发布的调查报告预测,2050年氢能源需求将是目前的10倍,预计到2030年全球氢能产料电池乘用车达到1000万辆至1500万辆。

业内人士认为,燃料电池车跟锂电池车是一个互补而非相互替代的关系,它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 续航里程长,现在大部分氢能发动机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00-600公里,丰田的Mirai成功挑战了1000公里的续航;

  • 耐低温,2019年就已经实现了氢能发动机零下10摄氏度环境下的系统启动,现在已经把极限拉到了零下三十度,能够适配北方寒冷的冬季;

  • 加注快,燃料电池公交车的加注时间可以控制在十分钟以内,锂电池公交则要按小时计;

  • 能量密度高,相比锂电池,使用燃料电池的卡车等重型车辆的自重可以更轻。

当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正如同10年前的化学电池汽车,虽在迷雾中前行,但拥有了厚积而薄发的资本。

难点在哪?

氢能能否在乘用车领域有所建树,就在于氢能的产业链能够击败纯电的产业链,目前来看,纯电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并且正在正向循环,蓄电池的单位成本逐年的指数级下降,这种产业级别的优势,要想撼动,可能依靠的不是氢能乘用车本身,而是在于有没有别的产业能够大幅度降低氢能的成本。

具体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依赖于制氢、储氢、输氢、加氢等氢燃料基础设施的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只能在加氢站充能,对加氢站的需求急迫。离开了完备的加氢网络,氢能源车很难得到发展。

目前车用氢燃料电池技术存在应用成本高、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及建设成本高、制氢能耗高和对环境污染大等现实问题。

进一步降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提升车用氢燃料电池性能、提高车用氢燃料电池寿命,达到商用量产普及的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电动车赛道虽然前景光明,但已入竞争者多,赛道十分拥挤。除了特斯拉以外,蔚来、小鹏、理想等自主造车新势力在该赛道已经建立了先发优势。对消费市场而言,并不缺一个全新的电动车品牌,也不缺一款纯电动产品。如果没有独特的优势,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有业内人士指出。

“相比起电动车,发展氢能源似乎更像是对未来的一次'豪赌’。”业内人士表示,一旦赌输了,这些少数“玩家”将很难挽回已经失去的市场;而要赌赢了,则无疑也会快速走在技术前列。不过,制造成本高、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等劣势,注定氢燃料汽车发展不会一帆风顺。“或许,这也是大众和特斯拉对氢燃料否定的原因。”

氢在中国,政策先行

在中国,氢燃料电池车正迎来史上最“热”的夏天。

目前,从国家部委到地方政府都出台了诸多氢燃料电池产业激励政策。

比如,北京市发布了面向2025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广东省印发了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山东省确定济南市为第一批申报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牵头城市,推进青岛、潍坊、淄博、济宁等城市的组队创建工作。

作为长三角龙头,上海近期已经发布了《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和《上海市车用加氢站布局专项规划》等配套政策正在研究制定中。

6月17日-19日,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召开。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做了重要发言:“氢能源具有来源多样化、驱动高效率、车辆运行零排放等特征,应积极发展适用于远程公交、中重型商用车和物流车的燃料电池汽车。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战略体系,制订国家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完善配套标准法规和支持政策。有序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区域应用示范工程,以高水平示范带动氢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简而言之,就是应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战略体系。

除了政府的规划,车企也在积极布局。比如上汽集团已经累计完成了9款氢燃料电池整车的量产开发,车型涵盖乘用车、公交客车、物流车、专用车底盘和重卡,累计投放市场超500辆。上汽集团还表示,未来还会陆续推出多款商用车产品。

长城汽车计划今年发布首款燃料电池SUV,并计划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推出首个燃料电池车队。

就在不久前举办的第六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上,我们也看到了广汽、长安、一汽红旗等车企展出的氢燃料电池车型。

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汽智说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氢燃料电池技术和纯电动技术几乎是同时起步,但在应用市场,电动汽车更加成熟,而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还处在发展初级阶段。

整个行业转型的背景下,汽车技术革新再也不是“升级三大件”那么简单。电气化、智能网联、芯片……更多科技化元素的涌入,让竞争态势更为错综复杂。

氢能能不能成为15年前的纯电动,中国会不会出现15年前的特斯拉,这个问题需要时间来回答。

采写 | 田田

编辑 | 敬远之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我们的10W+和爆款文章

车轮都要气哭了别人年终奖发玛莎拉蒂发宝马中国最富的三个村子,街上停满宝马保时捷悍马全村买,路虎放牧用!16岁富家女月花5万元,出门各种豪车车队!第一次穿绿衬衣接受记者采访的俞经民说了什么?

汽车有智慧

真实  |  启迪  |  睿智


虽然关注汽车,更关注

新能源汽车的另一种可能

关注Futurauto
拥抱新能源汽车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