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泡茶」竟有3个意想不到的好处!

 夏季三伏天 2021-06-18
 太长不看 
冷泡茶与热泡茶相比,咖啡因含量较低,滋味更甘甜而不苦,茶汤的抗氧化活性也更强

图片


夏日炎炎,很需要解渴又解暑的饮料,有糖的饮料出于健康考虑不能多喝,直接喝矿泉水又觉得没味儿的话,还有一个很好的选择就是无糖的冷茶

我最近每天晚上都会用常温纯净水泡上茶,放在冰箱里,第二天上午拿出来喝,很舒服。

但家人看见后提出了质疑:你这样泡能把茶的「好成分」泡出来吗?放这么久不怕亚硝酸盐吗?

我又去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冷泡茶的成分还确实跟热泡茶有些区别,比如说:

咖啡因少了


研究普遍发现冷水泡茶的话,咖啡因含量会大大下降。即使是冷水泡十几个小时也比热水泡几分钟的咖啡因少很多。 [1-9]

原因是咖啡因更容易被热水溶解出来,尤其水温80℃以上会大量溶出,但比较难溶于冷水。

研究者们将不同茶叶分别进行冷泡、热泡,观察咖啡因溶出情况,结果是这样的:

图片

(看不清的话可以点击、放大)

有的人对咖啡因敏感,喝茶怕睡不着什么的,那冷水泡会好一点。

而像我这样每天都要喝咖啡的人,其实我喝茶饮的时候是当作一个有味的水去喝,并不想从里面获得太多的咖啡因,所以对我来说茶里咖啡因能低一些也是不错的。

抗氧化活性更强


还有不少研究者发现,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等这些茶叶,冷泡的茶汤比热泡的茶汤抗氧化的活性更强,在体外环境下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更强。[10-12]

虽然体外试验并不能完全反映体内真实情况,但食物中的抗氧化成分长期积累的话是可能对健康产生一些积极作用的,而且茶的很多健康益处,其实也是跟它的抗氧化活性有关联的。

不苦涩,更甘甜

研究还发现冷水泡的茶汤,苦味很弱,喝的时候感觉更甘甜

这是由于冷泡的时候,像咖啡碱和单宁这些苦涩滋味的东西溶出来得比较少,但有鲜、甜滋味的氨基酸却浸出较快。

像我就明显感到热水泡的茶,放久了一点就苦得很明显,冷水则不会,所以冷泡茶对于不喜欢茶的苦味的人来说更友好。

图片

茶汤更亮,有清香


冷泡茶的茶汤颜色较浅清澈明,比如绿茶是浅黄绿色,而红茶呈明亮浅黄色,而且放置过程中茶汤也不会越变越深。

此外冷泡茶的香味偏清香,且持续更久。

比如说对恩施玉露茶(一种特别的蒸青工艺绿茶)研究的人就发现,热泡时候它是浓郁的花香、甜香,冷泡时候则是清香和果香。

这跟不同的水温导致茶散发出香味物质的类型不同有关系。

爱喝烫茶不是什么好习惯


冷泡茶还有个好处,就是能避免你去喝烫茶

世界卫生组织将超过65℃以上的水、食物,定义为2A类致癌物质,也就是说对人体可能存在致癌性。

由于我们的食管黏膜是比较脆弱的,你总是爱吃喝烫的东西的话,比如说有人爱趁烫喝茶这种,就会反复烫伤你的食管,久而久之导致食管癌风险上升。

图片

泡这么久,亚硝酸盐会不会超标?


传言说过夜的茶是不能喝的,因为里面亚硝酸盐含量高。而冷泡茶可能会泡到8-12小时,这不就跟隔夜茶一个性质了吗,所以有人会觉得那还能喝吗……

实际上,过夜的茶不能喝这个说法本身就不靠谱

图片


实验表明,即使是(热泡)放置了24个小时的茶,里面的亚硝酸盐含量也始终要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饮用水中亚硝酸盐限量,是安全的。[13]

另外有意思的一点是,茶汤里面的亚硝酸盐含量,并不是放越久就越高。

而是泡好后先逐渐下降过了一段时间才开始增加。这是因为茶汤中的茶多酚对亚硝酸盐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比如研究表明安吉白茶茶汤中的亚硝酸盐在浸泡后的前10个小时是下降趋势,10个小时后才开始上升。普洱生茶则是12个小时后。[13]

所以说没必要去太担心茶泡久了是不是亚硝酸盐太多的事。

图片


当然,夏天天气炎热,热水泡的茶放久了变温之后,确实可能滋生细菌,从这个角度说你还是早点喝完比较好,而且热茶泡久了咖啡因含量也会越来越高。

怎么泡既安全又方便?

想喝冷泡茶的话,你可以准备几个带盖玻璃瓶,睡觉之前用常温水把茶泡进去,放在冰箱冷藏室里,在这样的温度下就不容易坏了。

图片

第二天起来再喝,还可以带着出门喝,不少饮品店卖的冷泡茶饮料也是这么制作的。

开盖之后就尽早喝完就行,再说放久了也就不冷了嘛。

当然冷水泡茶也确实是有个缺点——比较费时间,一般得泡个一小时以上才能有味道。

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了专门为了冷泡而改进过的茶包,冷水泡五分钟就可以的,你也可以尝试一下这样的产品。

图片

参考资料:

[1] 牟玉如,區少梅. 冷泡與熱泡佳葉龍茶物化成分之比較 [A]. 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C]. 蒲江,2006. 236-243. 

[2] Yang D J,Hwang L S,Lin J T. Effects of different steeping methods and storage on caffeine,catechins and gallic acid in bag tea infusions [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7,1156(1):312-320.

[3] 刘淑娟,钟兴刚,李维,等 . 绿茶三种冲泡方法及其特色的研究 [J]. 茶叶通讯,2010,37(2):42-45,49.

[4] 刘淑娟,钟兴刚,李彦,等 . 保靖黄金茶冲泡方法研究Ⅰ绿茶冲泡方法研究 [J]. 茶叶通讯,2012,39(1):24-26,28.

[5] 刘淑娟,钟兴刚,李彦,等 . 保靖黄金茶冲泡方法研究Ⅱ红茶冲泡方法研究 [J]. 茶叶通讯,2013,40(1):43-44,46.

[6] 朱海燕,王秀萍,陈宪智 “岳山红”冷泡饮用法探研 . [J]. 茶叶通讯,2015,42(4):40-44.

[7] 刘盼盼,高士伟,郑鹏程,等 . 冲泡条件对恩施玉露绿茶茶汤品质的影响 [J]. 食品工业科技 , 2016,37(20):138-144.

[8] 苑举民,吴俊谚,张慧雪等. 冷泡及热水浸泡对茶汤抗氧化活性及咖啡因的影响 [C]。//第三届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论文集. 2014:278-286.

[9]岳文杰,袁弟顺,岳凤霞,杨志坚,曾云琦.白毫银针内含物质浸出规律研究[J].茶叶科学技术,2011(4):28-32

[10]Vendltti E et al:Hot vs cold water steeping of different teas:Do they affect antioxidant activity? Food Chem 2010,119:1597—1604

[11]VANESSA C R,etal. Evaluation of hot and cold extraction of bioactive compounds in teas [J]. Inteiriatiori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iogy, 2015(50): 2038-2045

[12]ELISABETTAD, et al.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different white teas: Comparison of hot and cold tea infusions [J].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2014(33): 59-66

[13] 李奕葶,杨鸿乐,孙宁,班立桐,黄亮,童应凯.不同浸泡时间对茶叶水中茶多酚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J].现代食品,2020(02):174-177.

你有没有冷泡过茶?

编辑:小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