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脸盲症”是真的存在吗?出现这五种情况,表明你有面部失认症

 谢耳朵馆长 2021-06-18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脸盲症,也叫做面孔失认症、面孔遗忘症。最新研究发现,在科技资讯不发达年代,曾经被认为极罕见的“脸盲症”,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都较为普遍。脸盲症的表现一般有两种:
1. 看不清别人的脸
2. 对人的脸型失去辨认能力
在人类大脑中,一个叫做“梭状回面孔区”的部位,非常重要。作为大脑颞叶的一部分,它与大脑中的很多个部位共同参与到了人对容貌影像信息的处理中。
而大脑后部的枕叶面部区,也在面貌识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它被发现负责分辨看到的物体是人脸还是其他东西。与此同时,大脑颞叶里的颞叶上沟,还被认为能够对被观察者的表情变化和视觉角度变化作出相应的识别反应。
20世纪40年代,德国神经病学家约阿希姆·博达默在检查两名二战中头部遭受重伤的病人时发现,尽管这两名病人可以看到人脸,但是他们却认不出来谁是谁。
博达默据此认为,看到和认出人脸,是大脑两种完全不同的功能;并且提出了大脑中的“短回路”,能够有选择性地存在于大脑的面部识别系统中。
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医生陆续在中风病人以及其他患神经性疾病的病人中,尤其是大脑枕叶和颞叶之间组织受损的病人中,观察到了博达默所提到的现象与结论。
尽管如此,“面部失认症”这一病症尚未得名,直到1976年,对先天性面容失认症的记录,才首次出现在医学文献之中。
现代医学研究后认为,脸盲症(面部失认症)如上所述,分为两种情况:看不清别人的脸;对别人的脸型和面部特征,也失去了辨认能力。
而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发现自己有如下特征和表现时,可以认为自己有脸盲症:
1.即便是熟人,也会经常感到对方是陌生人,第一次见面。
2.对于常见的人,通常只能靠细节记住对方。比如身边朋友原本一头卷发,但是卷发被拉直后,就不认识对方(拉直后我就忘记你);再比如记得对方走路时像个鸭子,但是当对方坐下,失去这一辨认特征时,就会把对方当成陌生人(坐着的时候不认识)。
3.几乎完全分辨不清楚明星的脸,总是容易把这个明星与那个明星搞混淆,即使那些明星天天都在媒体和电视上出现。
4.发现自己经常出现把人名与人对不上号的情况。
5.整体而言,对人脸的记忆力经常低于身边的朋友,并很惊讶他们能够记住别人的长相。
在现实生活中,脸盲症很容易造成社交事故。譬如朋友向你走来跟你打招呼,你却以怪异不认识对方的眼神打量对方,以至于对方会以为你很轻视他,进而造成误解。
刘强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直言不讳地表示“我这个人脸盲,根本分不清楚谁漂亮不漂亮。我跟泽天在一起,不是因为她漂亮。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她漂不漂亮。”
类似于刘强东这种“不知妻美”,可算是脸盲症的典型代表了。

事实上,除了前文所述的大脑认知出现病症之外,出现脸盲症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可能患有视觉性失认症(appreciate agnosia)
视觉失忆症比脸盲症更为严重,因为它的症状不同于只是单纯的脸盲,认不出人脸,而在于他们除了无法识别和区分人脸之外,还根本无法识别其他物体的轮廓与形状特征,有的甚至连最基本和常见的长方形、三角形、圆形、锥形都没有办法辨认清楚。
相对于脸盲症患者来说,则要轻松些,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还只是对人的面部特征无法识别。比如说,不管人的脸是正面向上的,还是倒立的,对于脸盲症患者而言都没有区别,因为事实上,他们记人的方式跟普通人不一样。
如前所述,他们记人从来不记脸,而是根据人的发型、身材之类、穿衣服的颜色等特征来进行区分。虽然这样做非常麻烦,也经常得罪人闹出笑话,但是比起视觉失忆症患者来说,脸盲症患者的苦恼可是小得多了。
在人类浩荡的进化史过程中,人类对于图像的记忆远胜过语言。
《记忆的常识》一文的作者,治疗了许多脑神经疾病患者的神经科医生柿木隆介这样总结道:
在人类语言尚不发达的时期,“面部特征”是人类最大的识别信息源;而在其后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生存本能,则使得面部认知能力得到了迅猛发展,进而变得异常发达。
 所以,了解了脸盲症患者,尤其是视觉失忆症患者的苦衷之后,相信大家也会对一些人的奇怪社交行为有所理解和了解。
但是,从心理学层面来讲,有些人没有患有脸盲症,却表现出不认识你,或者假装不认识人的现象,其实质无非两点:
第一, 轻视、蔑视他人
第二, 故意找借口避而不见,假装不认识的回避行为
很多人在知道了脸盲症这一病症和说法后,经常故意说自己患有脸盲症,记不住人的长相,有时候遇见他,他没大家打招呼的话,还请大家见谅。
其实,这招数用久了,自然会被有心人识别出来:他并不脸盲,只是一个“伪君子”而已。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arner, M. (2018, December 12). Still Have Your Childhood Teddy? The Psychological Power of The Toys We Keep. The Guardia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