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心生愚念,智慧就会消失,静心养心才是最高级的活法

 谢耳朵馆长 2021-06-18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说过:生命是生老病死,世界是成住坏空
意思是说,从佛学上来讲,人的生老病死并没有固定的时间劫数,因为它会生生世世的循环下去;但是物理世界,却有自己固定不变的法则和规律。
在佛教看来,所谓成劫,就是形成这个世界,要经历二十劫。形成之后,这个世界就会停住即住劫,也有二十劫。
坏劫,即物理世界历经二十劫后,就会毁坏。坏了之后就没有这个世界,所以叫做空劫,空劫也要经历二十劫。所以,总体而言,这个世界要经历八十劫,所以叫做成住坏空。空劫以后将没有世界,当空劫变成劫,就又会慢慢形成新的世界。
在此生生世世的过程中,人这种渺小低微的生物,究竟该如何活着,才对得起这四万八千劫呢?对此佛陀一言以蔽之:四万八千法门,不过一心。
也有诗云:君看八万四千劫,只在炉熏起灭时。
就是说一个人若心起愚念,智慧就会消失;而若心起智念,智慧就会出现。简而言之即: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般若是什么?为什么般若能够应对得了四万八千劫?
般若就是智慧,意为“终极智慧”、“辨识智慧”。这里专指:脚踏实地,认真求实,如实地去认知事物和万物本源的人生态度。
1. 文字智慧,叫文字般若;
2. 观照智慧,叫观照般若;
3. 实相智慧,叫实相般若。
佛学道理看似空渺难懂,其实言简意赅,极有深意。
一个必然活在四万八千劫里的普通人,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脚踏实地的做事,并如实地去追求本心。而这种般若智慧,就是一个人最好的活法。
有了这种活法,人才会时时刻刻关注到客观现实,并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平心静气的生活。

这种平心静气、脚踏实地的活法为什么重要呢?
因为,唯有如此,一个人才能静极生慧。苏轼说:“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佛家云:“静能生慧,慧能生智。” 戒、定、慧,是佛陀留给众生的教诲,既是养心的诀窍,更是顿悟的秘密通道。
为什么我们需要养心顿悟?
不如此,人就会沉溺于贪嗔痴爱怨憎中,执迷不悟,或深陷周围的刺激与诱惑而无法自拔,最终逐渐迷失本心。追逐外物而不惜作奸犯科,违法犯罪,犯淫戒犯杀戒犯饿鬼道,成魔成鬼。

鉴于世间纷扰从不会断绝,因此人的内心往往都是动荡不安的。而杜绝外界干扰的最好办法,高级顿悟的活法,就是静心养心。
关于静、慧、智这三者之间的关联,老子在《道德经》中曾经这样说道:“空生静,静生定,定生慧,慧至从容。从容生活,有何不可至,不可求。”
无论是佛家要义还是古圣先贤,历来都讲究养心静性。因为它们能够使人自然升起拒绝引诱的念头,让人不再过分专注于外物,转而关注自己的本心。唯如此,一个人的心才会达到静定,而这,其实就是“戒”最真实的含义。
心清静、意清静,智慧即会涌现。
当一个人心生智慧,颅内清净之后,他将不会再把注意力放在外人的观点和看法上,将不再把自己的生活打扮得花团锦簇,只是为了让他人来围观并赞叹,从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古今中外,无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人人皆有自尊心。
但是,如果人在成长过程中某些方面有所缺失,就容易造成心理创伤和空缺,导致自尊心被扭曲,继而沉迷于无限放大自己曾经缺失如今被弥补起来的部分,进而产生虚荣心。
客观来说,虚荣心就是自尊心过分变形的表现,是一种追求外表虚无的性格缺陷。

更为深入地讲,虚荣心也是人们为了取得荣誉,或故意引发外界注意而特意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情感以及心理状态。
这种情感和心理状态表现在行为上,多数集中在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自我表现欲太强,盲目攀比,嫉妒心强等方面。一个人的虚荣心一旦被激发出来,他通常会有三种行为和心态。
1.不择手段,总是拧着劲儿要使自己比别人强。而强过别人之后,就开始享受这种因为差距而带来的优越感和快感。
2.一旦受自身或外界条件所限,没法使自己强过别人时,当事人就会因为自身与他人无法缩短的差距感,而倍感痛苦与难堪,并用这种感情折磨自己也折磨他人。
3. 虚荣心强的人往往活得很累,他/她总是生活在极度自信以及极度自卑之间,完全没有可供缓冲的中间地带。我们常讲的死要面子活受罪,就高度概括了这种人的心理和行为。
在这种状态下生活的人,其本心已经完全消失殆尽,根本找不到了。
他们时刻以外界标准和他人眼光来衡量自己的得与失,得到或大过于他人,自己就洋洋得意,志得意满;而一旦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巨大且无法弥补,情绪和精神就会瞬间跌落谷底爬不起来。
更有甚者,会因为嫉妒、怨愤、羡慕等畸形心态,对他人作出违法犯罪的事情来,其性状正如人所言:“很难说虚荣心是人的一种恶行,但是,人所有的恶行,往往都围绕虚荣心而产生,都不过是满足自我虚荣心的种种手段。”
所以,如果我们能从佛法讲心静生慧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欲求,从般若智慧中习得内心真正的需求,那么自然就不会事事求诸于外,被别人的眼光和评价所牵制。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Tanay, G., Lotan, G., & Bernstein, A. (2012). Salutary proximal processes and distal mood and anxiety vulnerability outcomes of mindfulness training: A pilot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Behavior therapy, 43(3), 492-5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