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菜根谭:美名不独任,污名不全推

 中人364 2021-06-19

       菜根谭原文:完美名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如果一个人把完美的名声与节操全部占有,不肯分一点给别人,那就过于吝啬了,也容易使与自己共事的人心灰意冷,从而产生离去的念头。

鲁国与齐国交战,鲁国军队溃退,盂之反走在军队后面殿后,掩护撤退的部队。

当进入城门的时候,他抽打自己的坐骑,并且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因为我的马跑不快啊。”

盂之反这样说,是不想居功自傲,不想一个人把功劳包揽了。

一方面显示了自己的风度,另一方面不独占功劳,也就不至于招惹来别人的嫉恨。

聪明人面对功劳从来不居功自傲,他们把功劳送给领导、同事,从而为自己的美好前程添砖加瓦。

三国末期,西晋名将王溶于公元280年巧用火烧铁索之计,灭掉了东吴。

三国分裂的局面至此方告结束,国家又重新归于统一,王溶的历史功勋是不可埋没的。

不料王溶克敌制胜之日,竟是受谗遭诬之时。

安东将军王浑以不服从指挥为由,要求将他交司法部门论罪,

又诬告王溶攻入建康之后,大量抢劫吴官的珍宝。
这不能不令功勋卓著的王溶感到畏惧。当年,消灭蜀国、收降后主刘禅的大功臣邓文,

就是在获胜之日被谗言构陷而死,他害怕重蹈邓文的覆辙,便一再上书,陈述战场的实际状况,辩白自己的无辜。

晋武帝司马炎力排众议,没有治他的罪。王溶想到自己立了大功,

反而被豪强大臣所压制,一再被弹劾,便愤愤不平。

每次进见皇帝,一再陈述自己伐吴之战中的种种辛苦以及被人冤枉的悲愤,有时感情激动,

也不向皇帝辞别便愤愤离开朝廷。他的一个亲戚范通对他说:“足下的功劳可谓大了,可惜足下居功自傲,未能做到尽善尽美!”
王溶问:“这话什么意思?”范通说:“当足下凯旋之日,应当退居家中,再也不要提伐吴之事,如果有人问起来,你就说:'是皇上的圣明,诸位将帅的努力,我有什么功劳可夸的!’这样,王浑能不惭愧吗?”

王溶按照他的话去做了,谗言果然不止自息。
做聪明人最忌讳自表其功,自矜其能。如果能巧妙地把功劳送给领导、同事,不但不会引起功高盖主的嫌疑,而且能进一步地得到领导的重用和同事的认可。
龚遂是汉宣帝时代一名能干的官吏。当时渤海一带灾害连年,百姓不堪忍受饥饿,纷纷聚众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束手无策,汉宣帝于是派年已70的龚遂去任渤海太守。
龚遂轻车简从到任,安抚百姓,与民休息,鼓励农民垦田种桑,规定农家每口种一株榆树、100棵菱白、50棵葱、一畦韭菜、养两口母猪、5只鸡。对于那些心存戒备的带剑人,他劝喻道:“干吗不把剑卖了去买头牛?”经过几年治理,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定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名声大振。
于是,汉宣帝召他还朝。他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随他一同去长安,说:“我对你会有好处的!”其他属吏却不同意,说:“这个人,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又好夸大,还是别带他去为好!”龚遂说:“他想去就让他去吧!”
到了长安后,这位王先生终日还是沉溺在醉乡之中,也不见龚遂。可有一天,当他听说皇帝要召见龚遂时,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叫到我的住处来,我有话要对他说!”

龚遂也不计较他一副醉汉狂徒的嘴脸,真来了。王先生问:“天子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当如何回答?”

龚遂说:“我就说任用贤材,使人各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
王先生连连摇头道:“不好!不好!这么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请大人这么回答:'这不是微臣的功劳,而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
龚遂接受了他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任以显要而又轻闲的官职。
立了功却不能正确对待,是很危险的事情。把功劳让给领导、同事是明智的捧场,也是稳妥的自保。

只有不贪慕名声,才能不被名声所累。一个人能不能流传百世,

受到万人敬仰,不是别人说说就可以的,最重要的是需要你去做,

你做了让人敬佩的事情,自然好名声会不胫而走。

过于完美的赞誉和荣耀,并不意味着好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有着巨大荣誉的人,往往伴随着非议。所以,盛名不妨与他人共享。

反过来,对于那些不好的名声和责任,也不应全推给他人,应该主动分担一些。以此来砥砺自己的品德和节操。

人都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管什么事,只要是对自身形象不好的事,总是会本能的把它推出去给别人,

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错,结果,让矛盾更深。

愿意认错,主动承担责任,自毁形象,证明你有度量,有能量。

主动承担责任也是一种伟大的修行。肯低头的人,才不会撞门,肯认错的人,才不会吃亏,想通这个道理的人却很少。

内心的强大,永远胜过外表的浮华。

你不需要别人过多的称赞,因为你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好。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对这个世界,对社会,对人生,有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看法,和自己的判断标准,不会被他人所左右。

内心的强大,不依靠外物就可以拥有安全感,自信,自尊。

我们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依靠外物来使自己坚强,家庭及朋友的安慰和陪伴,他人的鼓励和肯定等等。

但当真正打击扑面而来的时候,这些东西可能都不足以支撑我们脆弱的心。

内心强大的人是不需要别人来告诉他有多么强大,有多好的。

他知道自己是谁,想做什么,该做什么,正在做什么。他会给予自己肯定,会让自己信赖自己,会对自己遵守承诺。

《道德经》所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若是让一个人去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他一定会去抢着做。

但如果去让他去做有损于自己的事,他一定会没有任何理由的坚决拒绝。这是人性的本能。

有时候主动承担责任,其实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前行。

不管是什么样的耻辱和骂名,都不要推卸给别人,要勇于承担祸患,才能隐藏自己的只会,培养自己的德行。

有灾难的时候,人的反应都是自己赶紧逃走,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这是平常人的思维,注定一生平凡。

聪明的人,知道在灾难的时候,勇于承担面对,

这不仅是一种责任,更多是隐藏了自己的智慧,

大智若愚,看着不知道逃跑,其实是让敌人松懈的好办法,

同时也能得到同伴的真心,自己在团队中也是非常受尊重,会得到重用,厚德便能载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