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吾国斯文1101期 赵之谦8对集句联的出处(兼谈“摘句联”)

 研北 2021-06-19

按:5天前(525日)“吾国斯文”推送了《20副何绍基集句联的出处》(详见20副何绍基集句联的出处),前面按语性质的《关于集句、集联》是在编发公众号时即兴写的,可能表述不够严谨。有好友私下指出,何绍基的这些集句联都属“摘句联”。这是对的,何绍基的这20副对联恰好都是从古人格律诗的偶句中引录的,称“摘句联”,当然从总体上也是属于“集联”的范畴。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索性找出赵之谦的8副对联,大都是“集句联”(唯有“昼静床头便竹简,风清墙角度松琴”是摘句联),也就是上下联不是同一出处的偶对,而是从不同诗(词)里引录的(可以是不同作者,也可以是同一作者)。

有少数赵之谦上款注明了集句,大部分没有注明,一并找出其出处,并稍加分析,以方便各位欣赏。(赵之谦对联与原诗偶有个别字差异,不一一注明。) 

Image

1.     南窗罕悴物,虚室有馀閒。(集陶潜)

出处:

陶潜《五月旦作和戴主簿》(节录)

虚舟纵逸棹,回复遂无穷。

发岁始俛仰,星纪奄将中。

南窗罕悴物,北林荣且丰。

陶潜《归园田居五首其一》(节录):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虚室有馀闲”被后世不少诗人集句,如元代卢挚《集句饯张知事子中》,其自序云:“子中吾友,秩满总幕受代,属尔访余山中,礼意良厚,至今耿耿,不能弭忘。闻还卫有日,逋客卢挚偶读陶诗,至'一朝辞吏归,从我颍水滨。’有会于心,遂集比成章,远寄祖席,兼叙高义,永以为好也。”“逋客”,卢挚自称,指避世之人、漂泊之人。

Image

2.     我在钱塘六百日,师住此山三十年。(集苏轼)

出处:

苏轼《闻林夫当自徙灵隐寺寓居,戏作灵隐前一首》(节录):

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

今君欲作灵隐居,葛衣草屦随僧蔬。

能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书。(节录)

苏轼《送渊师归径山》:

我昔尝为径山客,至今诗笔馀山色。

师住此山三十年,妙语应须得山骨。

溪城六月水云蒸,飞蚊猛捷如花鹰。

羡师方丈冰雪冷,兰膏不动长明灯。

山中故人知我至,争来问讯今何似。

为言百事不如人,两眼犹能书细字。

Image

3.     清谈美景双奇绝,逢年遇合百无忧。(集苏轼。上款注明。)

出处:

苏轼《次韵陈海州乘槎亭》:

人事无涯生有涯,逝将归钓汉江槎。

乘桴我欲从安石,遁世谁能识子嗟。

日上红波浮翠巘,潮来白浪卷青沙。

清谈美景双奇绝,不觉归鞍带月华。

苏轼《次韵秦观秀才见赠,秦与孙莘老、李公择甚熟,将入京应举》(节录):

夜光明月非所投,逢年遇合百无忧。

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斗得凉州。

Image

4.     昼静床头便竹简,风清墙角度松琴。(上款注明“集宋人句”,乃出自叶茵诗偶句)

出处:

次韵二首其一宋·叶茵

几载江湖兄弟心,老夫吟了听君吟。

休论聚散时难易,要识推敲意浅深。

昼静床头便竹简,风清墙角度松琴。

山灵应是驰山檄,知向孤山何处寻。

Image

5.     应知史笔思循吏,共说题诗压腐儒。(集耿湋、杨巨源)

出处:

耿湋《送大谷高少府》:

县属并州北近胡,悠悠此别宦仍孤。

应知史笔思循吏,莫料辕门笑鲁儒。

古塞草青宜牧马,春城月暗好啼乌。

彫残贵有亲仁术,梅福何须去隐吴。

杨巨源《述旧纪勋太原寄李光颜侍中二首其二》:

倚天长剑截云孤,报国纵横见丈夫。

五载登坛真宰相,六重分阃正司徒。

曾闻转战平坚寇,共说题诗压腐儒。

料敌知机在方寸,不劳心力讲阴符。

Image

6.     庾信平生最萧瑟,冯唐已老听吹嘘。(集杜。上款已注明“集杜少陵诗”)

出处: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杜甫《寄岑嘉州》:

不见故人十年馀,不道故人无素书。

愿逢颜色关塞远,岂意出守江城居。

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日疏。

谢朓每篇堪讽诵,冯唐已老听吹嘘。

泊船秋夜经春草,伏枕青枫限玉除。

眼前所寄选何物,赠子云安双鲤鱼。

Image

7.     高人自与山有素,老可能为竹写真。(集苏轼)

出处:

苏轼《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节录):

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

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苏轼《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其一》:

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

山僧自觉菩提长,心境都将付卧轮。

Image

8.     数点雨声云约住,一枝花影月移来。(集李煜、元好问)

出处:

上联出自李煜《蝶恋花》(节录)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香暗度,谁在鞦韆,笑里轻轻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下联出自元好问《浣溪沙》

梦绕桃源寂寞回。

春残滋味似秋情。

多情翻恨酒为媒。

数点雨声风约住。

一帘花影月移来。

小阑幽径独徘徊。

Image

Image

(上图为日前所写,尚未查出处,故落“赵之谦联”,下图为今日所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