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教之乱:江南复叛

 昵称55301288 2021-06-19


关键词:隋文帝灭陈、杨广任扬州总管

前因:隋文帝灭陈

589年,隋文帝派遣自己的儿子杨广领军灭陈,陈亡之后,为了加强在江南地区的统治,隋文帝采取高压统治,下令推行五教,激起江南地区叛乱。

▲隋文帝灭陈

后果:杨广任扬州总管

590年,江南地区多处叛乱,隋文帝先派遣杨素领大军征讨,随后将杨广调回江南,杨广曾为平陈统帅,又娶后梁公主为妃,与江南关系密切,派他推行怀柔政策,最终叛乱平定。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

过程始末

一、苏威编订《五教》

590年,隋文帝灭陈后,为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统治,令大臣苏威编订《五教》,强迫江南地区新归附百姓诵读,因而激起民变,史称“五教之乱”。

江南乱局要从苏威说起。苏威出身名门,是北周权臣宇文护的女婿,他的父亲曾经为西魏编订税制,起草律令。苏威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养成了过人的才能。

▲隋文帝杨坚

二、苏威编撰《开皇律》

在宰相高熲的屡次推荐下,隋文帝杨坚将苏威收为己用。隋朝建立之初,因为久经战乱与分裂,法令制度十分杂乱,隋文帝知道苏威在这方面才能过人,让他负责编纂法令。

苏威在吸取此前各代法律条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补充完善,形成了共计十二篇、五百条的《开皇律》,呈与隋文帝。隋文帝大喜,对苏威的信任也与日剧增。

▲《开皇律》是隋代第一部成文法典

平陈后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治理陈国故地,隋文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苏威。他希望苏威能够设计出一套方案,帮助自己快速将这一片新获得的疆域,完全融入到自己的大隋版图中。

苏威接到任务后,便开始设计方案,但有个重要的问题被隋文帝和苏威同时忽略了,陈朝虽然灭国,但江南地区的豪门望族仍然有很强大的势力,他们隐匿户口,掌握着大量依附于自己的武装力量。

苏威首先建议将江南地区州县级的官吏全部换成北方人,因为北人熟悉隋朝律法,在推行政策的时候更加方便。这就导致南方豪族失去了他们已经掌握多年的把持地方政治的权力,并且他们此后若想做官,均需参加科举考取功名,相当于彻底剥夺了豪族的特权。

▲苏威

三、江南百姓对隋充满敌意

对于江南豪族来说,更要命的还在后面。苏威依照隋朝政府在北方所开展的工作,开始推行大索貌阅,清查户口与隐匿不报逃避赋税的田地。

这相当于直接将豪族们的钱袋子一把夺走。这些政策在北方的顺利推行是因为北方经过长期的混战,所以阻力不大。

但隋灭陈并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持续战乱,隋军一入建康,陈后主就立刻投降了。苏威此时想以雷霆手段彻底打压江南地区的残余势力,低估了他们的反抗决心。

在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政策后,苏威还觉得不够,他认为不改变南方人的思想,就无法更好的统治他们。

在隋文帝的授意下,他选出《尚书》中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教内容,加上自己的解读,编成《五教》一文,下令不论男女老幼都必须学习五教内容。

▲五教之乱

四、叛乱得以平息

强制的思想同化让江南百姓对隋充满敌意,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就只剩下了武装反抗。不久之后,江南婆州汪文进、越州高智慧和苏州沈玄桧等地方豪族首先举起反旗,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抗运动爆发了。

他们都自称天子,署置百官,而实力较小者的起义者则依附于他们,自称大都督等,尤其痛恨隋朝派来的地方官吏和强制灌输的《五教》。

江南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是文帝始料未及的。消息传来,他冷静地判断形势,派遣刚回京升任内史令的杨素率大军出征。

杨素是隋朝最具谋略也最为冷酷的军事家,到了江南之后,杨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扑灭起义。地方豪族的武装力量,自然敌不过杨素训练有素的大军,他很快平定了几支大的反抗军,扭转了江南局势。

隋文帝也深刻认识到南北社会的巨大差异,才是这次反抗爆发的根本原因,他开始采取一定的怀柔政策,将次子杨广调任南方,减少高压政策,因《五教》引起的叛乱得以平息。

▲杨素

结论

五教之乱是江南地方豪强反对隋朝高压统治政策所爆发的叛乱,隋文帝在平定叛乱之后改变了对江南地区的政策,稳定了隋朝的统治,促进了南北方的统一和融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