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牝”是何物?为何说“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

 雪飘飘2000 2021-06-19

《老子》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牝。这个字在全书中有三章出现,它所揭示的是“生生”之道,即“母性”或“道性”。

这一贯通全篇的思想,却被人们赋予了世俗化和神秘化色彩,违背了“道母”的本义。

“牝”是何物?为何说“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牝”指雌性、母性,也指生生之道

“牝”在全篇中出现次数不多,但却是“道性”“生生”的基本属性。比如:

含德之厚章:“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

浴神不死章:“浴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大国者下流章: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郊也。牝恒以靓胜牡,为其靓也,故宜为下。”

前两章的“牝”都是本义,指“雌性”,有阴阳交互、生生不息之意。

“牝”是何物?为何说“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

但“大国者下流”章的“牝”就不能当本义“雌性”来理解了,更不是“周公之礼”中的“x位”。正如“母”,既有本义,如“既得其母,以知其子”,也有引申义,如“贵食母”。

邦国之交中,经济实力是基础,军事实力是后盾,以“牡”喻之。而邦国之“牝”,指的是邦交的策略和方针,即“知其雄守其雌”的大邦谦逊处下姿态。因此,此处的“牝”应为引申义:谦卑处下的大邦姿态。

牝与牡,一雌一雄,一阴一阳,一内一外,一静一动;水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弱者道之用。万物的柔弱,正是道的功用之所在。

“牝”是何物?为何说“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

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

理解道家思想的最好办法是“以道解道”“以道解道”

理解老子的思想,必须克服宗教化解读或玄学化解读的思维惯性,不能把生生不息,充满生机而积极主动的“守柔”“不争”理解为与世无争。比如在《老子》中,“不争”只出现两次,指的君主无为,才能实现天下息争的目标。水若不争如何能“居善地、事善能,动善時”,如何实现“万折必东”的目标?水争的趋下的“自然之性”,而不是不争。

【大国者下流】,大国出于天下的谦卑处下,如同江海,是百川归流之所,天下归往之处。

【天下之牝】,作为天下文明交汇处,能接纳,能输出。接纳的是“邦之垢,邦之不祥”,输出的是道与德,文明与秩序。

“牝”是何物?为何说“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

【天下之交也】作为天下之大国,“俾道之在天下也”,“犹小浴之与江海也”,应该是各国外交秩序的奠定者、主导者和维护者,也是各国利益的交汇处、集中地。

【牝恒以靓胜牡】,牝、牡,乃雌、雄,意即雌胜雄,有道胜无道,有德胜无德,柔弱胜刚强。

老子主张,治国用兵皆以恬淡为上,从容不迫,虚而应之,后而先之,下而上之。

在中国的历史上,鲜有主动挑衅周边小国的情况,都是周边小国来中国抢掠,中国是先礼后兵,还不听,才出兵讨伐。其用兵思想背后,就是中国人骨子里沉淀着的大道精神。

“牝”是何物?为何说“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

知雄守雌

【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是指外交和军事斗争中的处下策略,即“江海所以能为百浴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浴王”的实践运用。

大邦“善下”,则能获得更大的势能,为天下人所往。就如江海的海床越低,越能容纳,川谷之水,才能汇聚而来。

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若小国有道,懂得顺势之道,那么小国也可以获得大国的扶持。这里所讲的就是邦交的原则:有道胜无道,有德胜无德。

注意这中间的“于”,是被动式,即“被大邦为小邦所取”之意,当然前期是“小邦以下大邦”,小邦照样能达到自己的愿望诉求。这样的实例俯拾皆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都是这样。下是为了上,而非为下而下,那叫“懦弱”不是“柔能克刚”。

“牝”是何物?为何说“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

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取,原意是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下左耳。邦国之间,其实就是一种利益平衡,要么是你取我,要么我取你。

这句话的意思是:或者是我处下而获得天下的拥戴,或者是你处下获得我的信任与帮助,总之,这种关系需要一种平衡。否则不能长久,比如美国的强势霸凌,造成美欧关系紧张,兄弟(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反目。

有认为这几句话是为恋爱中的男女量身打造的。理解了这句话,女性则可以轻而易举地俘获男性。男性若能知雄守雌,处下谦卑,一样会获得女性的芳心。

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大邦只是想兼蓄其他邦国,但不能过分;小国因为小,生产体系不完备,所以,他们自然需要跟生产体系比较完备的大国进行经济贸易。但也不能过分依赖于大邦。

“牝”是何物?为何说“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

厚德载物

过,有过分、勉强之意。不过,就是不可过分追求“兼蓄人”,不要过度依赖于人。

《周易》师卦象辞:“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大地集聚着水源,是师卦的象征。君子观此卦象,应该发扬厚德载物的精神,包容和畜养民众。平时致力于容民畜众,战争时期就可以有众多的兵源。

在古代,小国朝贡,周边小国,有贡珊瑚奇珍美女的,有贡大象狮子宝马的,他们用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奇珍异宝,换走了中国的布帛钱粮,以及更主要的安全保障。

“牝”是何物?为何说“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

珊瑚奇珍

就当下国际经贸关系而言,作为主导者的大国,它应该能提供良好的经济秩序,发达的商品市场及其贸易标准。小国所能提供的,是土特产和劳务。

【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大国所欲,是为了蓄人;小国所欲,是为了事人。两者互取,互惠互利,各得所欲,两全其美。

大国不善下,不足以蓄小国。故大者宜为下。

老子所要强调的是:军事上不可过度使用,外交上也不应恃强欺弱。物壮则老,强者不可强使其力,不可强用其势,故大国应该采取低姿态。大国与小国都有自己的核心利益,国家间的利益可能重叠,可能并行,也可能冲突。两者均欲得其所欲,都应采取谦恭的姿态,以德言之,大国更应该采取低姿态。

“牝”是何物?为何说“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

德能服人

全章原文及大意

【原文】: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郊也。牝恒以靓胜牡,为其靓也,故宜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大意】:大国如同江海一般地谦卑处下,弱小的国家就会归往他。大国如果能容纳,能输出,就是各国利益的交汇处。

天下之道,柔弱胜过刚强。所以应该谦卑处下。国际关系,若大国谦和善下,采取处下策略,就能获得小的国家的信赖,但不可有强取兼并之心;小的国家若能谦恭处下,也能获得大国的信任和帮助,但不能过分依赖于大国。

所以说,谦卑处下的原则是:要么能获得尊重与信赖,要么能获得信任与帮助,应该的相互的、互惠的。

所以,大国希望的,无非就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小国希望的,是为了顺应大国。大小国之间互惠互利,才能两全其美,因此,大国更应该采取低姿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