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读】《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费眼图书 2018-06-13


《道德经》的第六十一章阐述的问题是“若欲进道,必须无为”。《道德经》共读分享两个版本,一是根据春秋战国、西汉早期出土的文本重新校订的《道德经古本合订》(复旦大学李辉教授勘定);二是《道德经》今本(曹魏经学家、哲学家王弼编著)。


古本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

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也。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

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今本



大国者下流。

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

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

大者宜为下。


【谢国仲】《老子禅解》


本章阐述的是老子在前面章节中多次提到的问题:若欲进道,必须无为。“下”,就是无为。所谓“知其白守其黑”,“知其雄守其雌”,以“柔弱胜刚强”,守无不守有——守无形的不守有形的,这才可入道。从佛法来讲,也就是守住自性,不起妄心。这也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这个思想核心,体现在做人的方面,就是谦虚不要冒进,守下不守上,其实从根本来说就是不要动你的妄想。一动妄想,自我肯定就膨胀,然后就想冒头,就要立一个“我”,想追求第一。那么老子反复讲,修行要反过来,逆常人之道而行。因为常人就是想当第一,这是普通凡夫的境界。修行时逆走,不敢做第一,“不敢为天下先”,事实上就是不动妄心,而回到无为自性的状态。这是老子思想的准则,也是修行的准则、逆走的准则——无为,不要有为。那么本章在行文时,举出世间的事情作为例子,来比喻这个道理。


大国者下流。


在老子那个时代,大大小小各个诸侯国纷争不断,于是他以这个社会背景来举例:大国就像水一样,从源头自上而下奔流而去,“天下之交”,在下流的低地交汇,形成大海,所以大国就相当于水流向下汇聚而成的大海。这是比喻若能处下、虚无,人的能量就越大;如果落在有为上,一有立刻受限,人的能量就小。越空无,越进入空性的状态,进入空性见,能量就大,这就是“守无不守有”,要进入虚无的状态,即前面第十六章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虚无”和“有”这二者,“有”是上,“虚无”就是下,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当心里有想法、有各种各样的欲望的时候,就是上;当心中空无一物的时候,就是下,天下在此汇聚,处在这样的状态才能进入大道,否则无法进道。


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天下之牝”,就是“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心进入无为、没有争斗、很安静的、空无的状态,叫作“牝”。“牝常以静胜牡”,“牡”,就是形容一种妄心的涌动,以牝之静可以制牡之动,“以静为下”,在静中进入处下的空无状态,进而入道。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大邦”形容空无、无为,“小邦”形容妄动、有为。当进入无为的状态,一切有为的妄动就在空无中融化掉了,这是能够证入无为的境界。若还未证入无为,则“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在有为的状态要会立刻放下、时时放下,去体会无为。那么关键在于“下”,这是一个方向,往这个方向走,本来对立的两方就互相融为一体,到达圆满无漏、自他不二的境界,所以大邦“以下”就“取小邦”,小邦“以下”就“取大邦”,互相融合了;而且就像水从高处往低处流一样,道本来就是这个轨迹,就应该是往“下”这个方向。然而凡夫众生都颠倒了,不顺着“下”反而往“上”这个方向走,自他的对立就越来越强,分别有漏,不可能圆融为一体,于是互相斗得越来越厉害,因为都像争“上”。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所以要么处在下——无为而治的状态中,要么在有为的状态中不断放下,要往这个方向才能“取”——入道。接着描述有、无两种状态的差异:“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在无为的状态时,可以容纳、融化一切,所有的东西都被融掉了,一空一切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有为的状态,就一定有一切真相,一有一切有,“夫两者各得其所欲”,有、无两者,各自有各自的状态。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但是若想要成为“大”、想要进道,必须用“下”,往下放、无为的方向走。


总而言之,本章是告诉我们入道的方式,是以返还、逆走的方式,不要和平时普通人一样,去追求所谓的美啊、好啊,争第一啊,这个方向肯定是远离道的。入道必须先要不执着万有,心中放下欲望,使心回到一种安静中,从而体会到无为的味道。所以我们看虚空,是一种静态,一有东西出来就开始晃,想要这个想要那个,心境就变小,小到只有我们想要的东西那么大。但只要我们不着相,一空掉,心自然又静,回归虚无的状态,心境就入大,无限广阔。这些有和无、小和大,乃至白和黑、雄和雌、大国和小国,都是在描述阴阳,即一种对立的关系。那么如何处理这种对立关系?都可以用上面所描述的方法——尚无不尚有,处无以化有。也就是佛陀说的,守住自性,不动妄心。不要执着事相,叫作“见诸相非相”,就能见到如来。不管什么样的相,只要执着就落小,因为相都是有极;而超越相,就进入无极,无极才能入道。我们所说的“分别心”,也是因为落入了有,就是“能所”的“所”,这都是妄心,远离了自性的状态。


老子在《道德经》每一章,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一个相同的原理,本章就是从国家的角度来阐述,若是依文直译,就是描述如何处理国家间的关系。大国处下,就是大国要持谦虚、包容的态度,如此可以稳固周围的小国,否则以武力硬来,容易引起众小国群起而攻之;小国处下,就是小国要持谦卑、敬上的态度,要向大国进贡表示服从,否则一旦妄动容易被大国兼并消灭。这是老子举出的一个案例,我们把它抽象出来,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其背后的真意是描述道,告诉我们要循着道的轨迹,以无为法——守无不守有,守心(自性)不守意(意识/妄心),方可入道。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人类能否和平相处,系因于大国的态度。“大国者下流”,“大者宜为下”,本章开头和结语一再强调大国应谦下包容,不可自恃强大而凌越弱小。“谦下”以外,老子还说到雌静,雌静是针对躁动而提出的。躁动则为贪欲所驱使而易产生侵略的行为。


老子感于当时各国诸侯以力相尚,妄动干戈,因而呼吁国与国之间,当谦虚井容。特别是大国,要谦让无争,才能赢得小国的信服。


【傅佩荣】《解读老子》


本章背景应该是众多诸侯国互相争伐的时代。老子认为大国要谦下,才可包容小国。小国既然小,没有不谦下的条件。


“或下以取”,是指大国以“谦下”为适当的手段,取得小国的信赖。“或下而取”,是指小国本来就会谦下,由此取得大国的信任。


“两者各得所欲”一语,表示老子接受诸侯分立的现状,同时又盼望止戈息武,和平共存。证诸历史,这种想法显得不切实际。


【今人悟】


春秋末期,诸侯国到处林立,大国争霸,小国自保,战争接连不断地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灾难。任继愈说:“这里老子讲的大国领导小国,小国奉承大国,是希望小国大国维持春秋时期的情况,不要改变。他希望社会永远停留在分散割据状态。这是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背道而弛的。”(《老子新译》)任继愈先生这样分析,自然有其道理。因为老子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小国寡民。国与国之间相安无事,和平相处。然而,深入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感到老子还有另外一种考虑。古今中外,人类社会能否得到安宁与和平,往往由大国、强国的国策所决定。大国、强国的欲望不过是要兼并和畜养小国、弱国;而小国、弱国的愿望,则是为了与大国修好和共处。在这两者的关系中,最主要的一方便是大国、强国。本章在开头和结语一再强调大国应该谦下包容,不可自恃强大而凌越弱小。只有这样,才可以赢得小国的信服。从此看来,老子的用心又是符合百姓们的愿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