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走就能走!韶关这些景美小众的人文古迹,让你小长假不用人挤人

 韶关旅游 2021-06-19

清明小长假

春节后第一个节假日即将到来啦

有出游的计划却不想人挤人?

那么不妨考虑考虑以下这几个

景美人少的古遗迹

廊田楼下村文魁阁

俗称水楼文魁阁、五福巷巷门,在乐昌市廊田镇楼下村西南面邓大行建于明代,旨在纪念邓姓先贤。

坐东南朝西北,正对聚宝盆(已新修水明楼,楼西北面仍存古茂榕树),歇山式宝葫芦刹,正脊吻兽,飞檐鳌尾垂吻。

拱券式悬山顶阁,2层,通高6米,面阔2·5米,进深3.15米。石灰岩铺地,筑门枕石和门槛,设安全栓。砖砌3米高拱门,楣彩绘“富贵美堂”图,顶饰绿琉璃沟滴,垂脊狮头。

顶额镶“文魁阁”(光绪四年仲秋上沈谷旦  裔孙榕芳建立)匾,内悬“国魁”(光绪六年季吉日邓榕芳立)匾。古雅端方,文气冉冉。阁门背书“五福巷”。内部青砖砌二面坡硬山顶民宅,几乎坍塌,仅存石灰石门枕石。乐昌市不可移动文物。

五汪村二门楼

位于广东省韶关乐昌市长来镇和村村委会的五汪村。村西侧屹立高甲第门楼,乐昌不可移动文物。

该门楼坐北朝南,方形,青砖砌二面坡硬山顶,覆黛瓦。石灰石砌三级台阶,高约6米,阔5米,进深4米,前后开高4米,宽1·5米拱门,额书绘边“高甲第”字,二侧配红砂岩框方窗,内卵石铺地,雄气十足。

距“高甲第”北约30米,青砖筑另一座门楼,3米高,1·3米宽拱门,额镶“忠义门”,整体完好。“忠义门”北约30米,筑与之酷似的门楼,额无字,属村北出口。三门由石灰石铺道路串通一气,为村中轴线,两侧仍散落门枕石、石础、石墩等文物。

距高甲第门楼西南约20米,矗立末清门门楼,乐昌不可移动文物。此门楼坐西朝东,正门两侧镶石灰石板。方形,高5米,阔4米,进深4米,青砖砌二面坡硬山顶,覆黛瓦。

额镶青砖阳雕“末清门”匾,两侧开“凸”形窗。顶残损。门两侧青砖砌民宅,内仍存多间青砖筑二面坡硬山顶建筑,牛轭形雕龙横梁,极精美。

张三公祠门楼

位于乐昌市长来镇东南贝兴村。

据《乐昌贝兴张氏族谱》载:“文志公生三子,曰偲、曰偕、曰仁,英雄本色,智勇过人,台城(今之南京)被困,提兵破敌,大胜而归,台城得救,立下丰功伟绩。偲任光禄大夫,偕任户科给谏,仁勅封护国将军。勅封其兄弟功绩,宋绍兴二十二年三月建筑三公祖祠。作卯山酉向,……前有特朝如舞狮朝拜,来龙千里于结,”

《乐昌县志》有类似记载:“偲与弟仁、偕均骁智勇。侯景之乱,……从霸先与景战。偲等破景党立功,偲授江州刺史,张仁授护国将军,张偕授户科给事中郎职。”张氏后代建于清嘉庆年重修。

庑殿顶牌坊式二层门楼,高9.4米,宽7米,进深3米。方门,红砂岩门枕石,饰八卦图案门簪,悬嘉庆丙子仲冬旦诞合族立的“张氏三公祠”匾,配联:“功昭梁代,德著江州。”“宝祠三修茸落成我愧无雄文,生逢六纂谱脱稿众心存壮志。”楹联:“开荆辟榛卜居贝兴千秋伟业尊文志,荡寇擒逆丰功梁朝一代英雄属三公。”

雕花础红砂岩棱形檐柱与石灰岩鼓形础木金柱共撑木质“︹”形额侧配牛轭梁,中央楷书黑色“亘古忠烈”匾,肃穆钦佩,冲天峻峭。两翼板绘龙凤图案。额底横梁中央绘双鱼护宝,两侧龙头图案;斜撑彩绘仙草。檐绘“英雄得鹿”“智赚麒麟”“山水青音”“醉仙图”等。

正面中央泥塑龙头,两侧凤图案,背面两侧塑寿字,鳌鱼,葫芦刹脊,衔仙草式鳌吻。五层蜂窝形檐,琉璃沟滴。

大溪村门楼

峙立于乐昌坪石天堂大溪村西南约200米处,由当地邓姓村民用全石灰石砌4米高,拱高2·5米,厚3米的门,是为了要骑马的官兵下马恭行过村。

韶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黄玉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或二次修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