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始社会包括哪些历史事件 原始社会大事典[第3页]

 梦想童年594 2021-06-19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原始社会后期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发生于金石并用时代。在石器时代,人们从事采集和狩猎,生产时按性别和年龄实行自然分工。金属器时代开始后,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因而使劳动分工出现新的变化。在一些适于农业发展的地区,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饲养牲畜作为副业,而在草原地带和山区,则以放牧牲畜为主,人们逐渐由从事狩猎而转成从事畜牧,于是使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一般说,在大河流域条件下,兴起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部落,而在适于驯养牲畜的地方,则发展起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的游牧部落,如西亚的塞姆人、中亚的雅利安人以及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匈奴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剩余产品大大增多,不同部落之间需要交换产品,因而也促进交换的发展。起初是部落同部落之间通过各自的氏族首长来进行的交换,随之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换,交换又促进私有制的发展。社会大分工也提高了个体劳动在生产中的作用,由于个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部落战争中的俘虏不再被杀死,而使之成为新的劳动力,即成为奴隶,氏族部落首领成为奴隶主;同时,在氏族内部也发生贫富分化,一些贫穷的氏族成员变成受剥削的雇工、佃农。因此。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社会的阶级分化,出现了奴隶和奴隶主、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也引起氏族制本身的变化。由于男子在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妇女被排斥在主要生产部门之外,男子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在家庭中男子也处于统治地位,于是父系氏族便代替了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制形成后,私有制日益发展,阶级分化日趋明显,原始社会逐步趋向解体。

原始社会包括哪些历史事件 原始社会大事典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原始社会后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发生在青铜器和铁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金石并用)以后,发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第一次大分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后来出现青铜器和铁器,进入青铜器和铁器时代,这时生产力更加提高,人们用青铜器和铁器开拓森林与荒野,扩大耕地面积,除种植粮食作物外,又种植桑、麻、油料等作物,为手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因而手工业生产日趋复杂化,纺织、榨油、酿酒、制陶等手工业相继发展起来。手工业生产多样化,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于是原来附属于农业的手工业逐渐分离出来,成为单由某些人承担的专门行业,因而产生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一般的说,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生在铁器时代,但由于各地区生产发展水平不同,在西亚、埃及、中国、印度和爱琴海地区,在青铜器时代便出现了第二次大分工,而在爱琴海以外的欧洲其他地区,第二次大分工是在进入铁器时代以后。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生,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出现金、银货币,贸易范围扩大,部落之间的联系因而加强。第二次大分工也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剩余产品更加增多,使用奴隶劳动更加有利,因而奴隶制得到发展。第二次大分工促使财富增长,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富人们为了增加财富,不断发动掠夺性的战争,战争成为经常的职业,拥有财富的有产者成为氏族贵族,他们贪婪地剥削奴隶和穷人,这便加速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产生。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一般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这便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以后,出现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交换地区不断扩大,因而出现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产生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通过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剥削而捞取财富,从而取得对生产的统治权。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促使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高利贷和土地买卖也已出现,这一切导致财富的集中,少数有产者集中大量财富,而奴隶和贫苦大众的人数日益增多,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两大阶级的分化和对立日趋严重,氏族制已经过时,它将被国家所代替。

原始社会包括哪些历史事件 原始社会大事典

  蒙昩时代

  根据生产技术发展水平而划分的原始社会的第一个文化阶段。最初采用此划分法的是19世纪的美国学者摩尔根,他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时代,即原始社会的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阶级社会的文明时代。恩格斯曾沿用此分期法,但予以发展,从经济条件阐明各社会阶段的发展规律。根据此分期法,蒙昧时代是指原始社会的前期阶段,它又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蒙昧低级阶段指从猿到人的过渡时期,已发现的腊玛古猿便属于此时期。古猿已下到地面直立行走,但部分还生活在树上,尚不能制造工具,只使用天然石块和木棒,有了分节语言,过着原始群生活。对此阶段,学术界有不同解释,有人认为此期属猿人阶段。蒙昧中级阶段指整个旧石器时代,相当于猿人和智人时期,距今300万年至1.5万年前。猿人和智人已能制造工具,主要是打制的旧石器,从事采集和狩猎,从使用天然火,进而磨擦取火。此阶段之末,即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制,氏族公社代替了原始群。蒙昧高级阶段相当于中石器时代,属于晚期智人时期,距今约1.5万年至八九千年前。弓箭的发明是此期的重要标志,由于有了弓箭,狩猎成为普遍的生产部门,人们开始相对定居,建筑木制房屋。总之,蒙昧时代生产技能还很低,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

  野蛮时代

  根据生产技术发展水平而划分的原始社会的第二个文化阶段。野蛮时代又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野蛮低级阶段指新石器时代,属于晚期智人时期,始于距今约八九千年至公元前5000年前后。此阶段人们普遍使用磨光石器,学会制陶术。出现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人类学会靠人力增加天然产物的方法从事生产。妇女在原始农业生产中居主导地位,因而妇女的社会地位较高,母系氏族制度达到全盛时代。野蛮中级阶段属青铜器时代,约在公元前3000年代至2000年代,此时发明了冶炼技术和金属加工,主要是青铜器的加工。青铜器的出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犁耕农业代替了原始农业,畜群的放牧代替了家畜饲养的原始畜牧业,随之发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男子在生产中已居于主导地位,父系氏族代替了母系氏族,出现了一夫一妻制家庭。社会生产有了剩余,私有制在发展,出现了阶级的萌芽。野蛮高级阶段属于铁器时代,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代末,存在于整个1000年代。此时出现铁矿的冶炼和铁器生产。铁器给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发展,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和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的出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阶级分化日趋严重。此时已有了文字。氏族部落管理机构由原始民主制变为军事民主制,氏族在瓦解,正在向阶级社会过渡。

  文明时代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即阶级社会阶段。19世纪美国学者摩尔根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时代,即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恩格斯沿用了这个划分法并加以发展,明确指出:“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文明时代的阶级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文明时代的共同特征是:①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和奴役。由于劳动分工和产品的个人占有,破坏了原始社会集体劳动和产品公有制,操之于个人之手的商品生产逐渐成为统治的生产形式。产品变成了商品,人也变成了商品,即奴隶和劳动力,社会就划分成阶级,阶级剥削存在于整个文明时代。奴隶制是文明时代的第一个剥削形式;农奴制是第二个奴役形式;雇佣劳动制是第三个奴役形式。这三者是文明时代三大时期所特有的三大奴役形式。随着阶级剥削和奴役而出现的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②文明时代的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是镇压被压迫阶级的工具。古代国家是奴隶主镇压奴隶的国家;封建国家是封建贵族镇压农奴和依附农民的机关;资本主义国家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工具。③文明时代人类不仅靠自己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而且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这时期在生产技能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上超过了以往一切时代,使人类摆脱了蒙昧和野蛮状态而进入文明时代。但这文明时代却是以劳动群众倍受奴役的代价换取来的。因此,在文明时代的各个社会阶段都充满着矛盾,也正因如此,文明时代只不过是人类社会总进程中的暂短的一小部分,它必将趋向灭亡,而为更高级的社会所代替。

  图腾崇拜

  早期氏族社会的原始宗教形式之一,产生于氏族制形成时期。图腾(Totem)一词原系美洲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氏族是由一个女始祖传下来的血亲集团,氏族成员之间都有血缘关系。当时人们不能解释人类繁衍的道理,不理解女始祖为何会生下全体氏族成员,于是便想象他们的女始祖先是与某种动物或植物相交感而生育,因而便认为那种动、植物是他们的图腾,他们都是那种动物或植物的后代,这图腾就成为该氏族的祖先、保护者和象征。图腾崇拜一般与经济生活有直接关系,农业部落多以某种植物为图腾,而渔猎和畜牧部落多半以某种动物为图腾。图腾既是祖先、保护者,因此全氏族成员都要保护它,对之禁杀、禁食。各氏族和部落都以自己的图腾来命名。一般的说,到父系氏族之后,图腾崇拜就逐渐减弱,进入阶级社会,现代意义的宗教产生,图腾崇拜便只保留一些残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