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为何落后于世界?2000年前的此人是“罪魁祸首”,名字很熟悉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1-06-19

'商’还是'农’,一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有意思的话题,从文明历史的角度上来讲,一个民族或是一个族群的文明开端往往是从开始定居,或是半定居开始,只有一个稳定的生存环境才能造就一段奇妙的文明。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得益于关东平原,也就是如今华北平原一带独特的气候环境,我们的老祖宗在文明初创期,一直过着便是以农业为主的生存之道,但是因为当时分裂的政治环境,商客这种为自己国家和自己谋求利益的人也活跃在世界上。

但是从商也是有条件的,如关东平原的的赵国,宋国,卫国等,由于本就是当时周王朝的通知中心,商业基础良好,商客也更容易赚取钱财,因此,属于偏远地区的楚国,秦国,虽然兵士强横,却格外的贫穷。

只是因为秦楚之地苦寒,不但要防备着第戎的进攻,有没有什么值钱的商品,连粮食也需要进口,但是秦国和楚国不同的是,随之而来的两个人彻底改变了秦国在诸侯国之中的地位,一个人叫郑国,一个人叫商鞅。

关中平原虽然一马平川适合耕种,但是只能沿着黄河渭水两岸耕种,真正意义上的良田很少,而郑国本是韩国工匠,来到秦国后为秦国修筑了与都江堰齐名的郑国渠,为关中平原提供了上千亩良田,这也为后来商鞅变法提供了基础。

商鞅,本是卫国人,在那个年代往往越靠近关东平原的人,越富有学问,如孔子出生的鲁国,荀子出生的赵国,这是由当时关东平原富裕的生活环境决定的,毕竟吃饱了才有心思读书研习,这也导致关东平原如商鞅这般有才华的人很多,在赵国怀才不遇之下,商鞅去了秦国。

一来到秦国,商鞅便被当时的秦国国君,秦孝公看重,因为在那个年代愿意来秦国这种苦寒之地的读书人并不多,商鞅算得上是一个异类,自然被秦孝公看重,为了报答秦孝公的提携之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行了以让秦国变强为目的的变法。

其中有一条为秦国,甚至是整个华夏历史埋下了一个基调,那就:“奖励耕战、重农抑商”,商鞅敏锐的发现,商客四处经商,却不需要缴纳如农人那样的税赋,这不但让商客谋取了巨额的财富,也让农人都由心底向往成为一名商客。

然而秦国苦寒,在与关东平原的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秦国的财富总是会被其他国家的商人攫取,进而带去其他国家,久而久之,甚至是秦国本土的商客也开始出卖秦国自己的利益为自己谋求财富,为此,商鞅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用来遏制商客在秦国境内的活动。

此外,商鞅还规定;播种、耘苗季节,以劳役赎抵赀刑者,各回家务农二十天。以借此来强制让罪犯,劳役去种地,以求农业的快速发展,这次农业改革让秦国快速拥有了万亩良田和足够的粮食,为日后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公元前221年,由于胡亥与赵高等人的肆意妄为,秦国灭国,但商鞅变法留下来的重农抑商政策却并没有随着秦国的灭亡而消失,反而是在历朝历代中传承了下来,不过一直到清朝之前,各个王朝对'重农抑商’的政策还算有所控制。

如唐朝时,唐玄宗开元年间,广州便设有市舶使,专门负责国内商贩与国外商人的贸易往来,而宋朝时,宋高祖赵匡胤甚至于蜀地慕容家等商贾相交甚密,由慕容家为其提供资金,赵匡胤则为慕容家的商业发展提供庇护。

混乱不堪的元朝,虽然没有在商业发展上有什么作为,但是也没有禁止各地商贾进行贸易,而明朝时的郑和下西洋更是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海运发展的重要象征,直到清朝,秦国与清朝这两个读音相似却相隔差两千年的国家,秦国的'重农抑商’让清朝发挥到了极致。

广州十三行,作为当时清朝对外最主要的出口机构,却堵死了清朝商业之路,其实在最初,清朝不只有广州十三行来作为唯一的通商口岸,但是1757年,广州十三行以'重农抑商’为借口,请求清廷关闭除了广州十三行之外的所有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一举成为了清朝唯一的通商口岸。

然而广州十三行却只为了自己的利益办事,不但向西方商贩索要贿赂,还暗地里开放鸦片流入大清市场,根本不在乎他本来作为通商口岸的职责,导致清王朝本土商贾进一步萎缩,清王朝也彻底和世界发展脱轨,从此不再与世界沟通,正是如此,才让后来的侵略者能轻而易举地攻入清王朝。

纵观中国历史,'重农抑商’自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在清王朝这位腐败无能的实施者手下,'重农抑商’反倒成为了其压榨底层百姓的工具,让最初提出'重农抑商’这个观点的商鞅看起来似乎是清王朝落后世界的根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