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关于父亲的梦——写在父亲节

 静听涛声依旧 2021-06-20

各位朋友,我是涛声依旧。

我现在终于有了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可以平静地写下这些曾提起来就让人疼痛的文字了。

这世间,总是拥有的不知道珍惜,没有的,想珍惜却已失去机会,比如,拥有一个父亲。

在没有父亲的日子里,我曾经无数次梦见父亲。那些终于见到了父亲的梦境,不知道是弥补了真实世界里没有父亲的缺憾,还是令人更加伤感?我知道,后者才是我内心真实的感受。

最令人伤感的,是那些梦醒的时候,无论在梦里如何反复地告诉自己——这不是梦,这不是梦……,然而,梦,终究会醒。

我曾在梦里无数次说过类似的话:

这一次是真的了,这次不会在梦醒后消失了,父亲是真的从遥远的远方回来了,以前那些梦境终于成真了。”

这样的梦境一直持续到我四十多岁,我已经十来年没有做这样的梦了。我不知道是因为我终于强大到不需要一个父亲了,还是我已过了梦见父亲的阶段。

其实,即使是梦境,我也希望能够有与父亲见面的虚幻,尽管,这加重了我对父亲思念的伤感。

如今五十多岁的我,回过头去,再去审视以前没有父亲的自己,真的有些心疼:心疼当年那个没有父亲的令人怅然而又怆然的忧伤的我。

那些梦到父亲的梦境随着岁月已经模糊了,我后悔没有在醒来后把梦的内容写下来,其实,那时候梦醒后的我,恐怕都没有力量和勇气去认真回顾梦里的一切。

只是,我还记得在梦里问过父亲类似的话:

你到底去哪了?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见你回来?不过,不管怎样,你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但是,父亲终究回不来了,我此生是无法见到一个老年的父亲了,也没法做到像诗人云亮说的“给父亲当一回父亲”

我们小区里有一位老人,和我父亲同一年出生,也是1937年,八十四岁的老人身体很好。每次在路上遇到他老人家,我都会和他聊一会儿,问一些家常,问问他的身体。此时,我在内心总会想,如果父亲活着,能像这位老人一样吗?

那一年,我们成立了“小记者”社团,有几个小记者——我的学生们采访了我。我还是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呢,我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努力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我还告诉他们,学习上、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

后来,其中一个小记者的采访稿发表在校报上,题目让大家都感到了意外——《他不是校长,他是爸爸》。

再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小记者在初中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我的心里突然就狠狠地疼了一下,因为,我想起了自己那些关于父亲的梦。不知道这个孩子有没有这样的梦,如果有,又是怎样的梦境,又是有着怎样醒来后的伤痛。

于是,在剩下的日子里,我慢慢就成了这个小记者的郭爸(这是孩子自发这么叫的),虽然是锅巴的谐音,我还是很喜欢这个称呼,并且努力去配得上这个称呼。因为,我不希望这个孩子再做我那样的梦,不再有我那样的痛。

我企图在老师和父亲的角色中找到平衡,努力想给我的学生们(尤其是那些已经失去了父爱的学生)一些父亲般的温暖,我找他们谈心交流,问他们有哪些困惑,有什么烦恼,有什么样的志向等等。

我尝试着放下老师的严肃,用一个父亲的语气在课余时间和他们交流,我知道这样的交流可以让孩子们敞开心扉,可以让他们多和我说说心里话。

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他们,我不断从书本中寻找营养,我不想只是肤浅地给他们安慰,只是表面上给他们关心。我知道,要当好一个老师,和要当好一个父亲一样,都需要我继续读书学习。

其实,从内心深处,我知道自己为何这样做,因为那些梦,因为那些痛,因为我真的想让更多残缺家庭的孩子不要再做我那样的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