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霸笔记|2022一轮复习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

 阅读美丽星空 2021-06-20

必修1 

(一)《烛之武退秦师》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共其乏困  通                

(2)秦伯说      通                

(3)失其所与,不知    通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且贰于楚也                               

(2)夜缒而出                                 

(3)朝济而夕设版焉                           

(4)何厌之有                                 

(5)唯君图之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妻子。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泛指主人。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1)鄙

①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____________

(2)封

①又欲肆其西封____________

②既东封郑____________

(3)与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______

②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_____

5.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夜缒而出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3)越国以鄙远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5)邻之厚,君之薄也                            

(6)因人之力而敝之                              

(7)既东封郑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____________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____________

③行李之往来____________

④子犯请击之____________

(2)而

①今急而求子____________

②夜缒而出________________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______________

(3)其

①吾其还也______________

②君知其难也______________

(4)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______________

②敢以烦执事______________

③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__

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

(5)焉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______________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______________

③将焉取之______________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3)夫晋,何厌之有                              

四、重要语句翻译。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文:                                                                    

(2)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但被封爵者都有封地且可世袭。

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寡人,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古代帝王的自谦词还有孤、寡、不谷等。

D.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还有君、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答案与解析

1. (1)“供” 供给。 (2)“悦” 高兴。 (3)“智” 明智。

2. (1)有二心,从属二主。 (2)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3)渡河。 (4)满足。 (5)考虑。

3. (1)出使的人。 (2)那人,指秦穆公。 (3)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4. (1)①把……当作边邑。 ②目光短浅。

(2)①疆界。 ②以……为疆界。

(3)①和。 ②结交,亲附。

5. (1)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使动用法,使……灭亡。

(3)名词作动词,把……当作边邑。

(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侵损、削减。

(5)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伤害。

(7)名词作状语,在东面。

6. (1)①助词,取独不译。 ②助词,取独不译。 ③助词,取独不译。 ④代词,秦军。

(2)①表承接。 ②表修饰。 ③表转折,却。

(3)①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②代词,那。

(4)①介词,因为。 ②介词,拿,用。 ③连词,表顺承。 ④介词,把。

(5)①何,哪里。 ②语气词。 ③兼词,从哪里。

7. (1)判断句,“也”表判断。 (2)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晋无礼”。 (3)宾语前置句,应为“有何厌”。

8. (1)越过别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解析】 “鄙”,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把……当作边邑”。“焉”,表反问,译为“哪里”。“陪”译为“增加”。

(2)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解析】 “敝”译为“损害”。“与”译为“结交,亲附”。“武”译为“符合武德”。“其”,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三个并列分句均为否定判断句。

9. A 【解析】 宋代,除世袭爵位外,很多封爵只是终身爵,身死爵除。

(二)《荆轲刺秦王》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秦王必说见臣   通                    

(2)今日往而不反者    通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通                   

(4)卒起不意    通                   

(5)秦王还柱而走    通                   

(6)图穷而匕首见    通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3)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4)唯大王命之                     

(5)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6)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7)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鼻涕。

(3)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货币。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偏袒双方中的一方。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1)见

①见陵之耻____________

②图穷而匕首见____________

③秦王必喜而善见臣____________

(2)顾

①顾计不知所出耳____________

②顾笑武阳____________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____

5.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樊於期乃前曰                    

(2)使使以闻大王                    

(3)皆白衣冠以送之                  

(4)乃朝服                          

(5)函封之                          

(6)太子迟之                        

(7)群臣怪之                        

(8)则秦未可亲也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为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为之奈何                    

③乃为装遣荆轲                    

④乃令秦武阳为副                    

⑤为变徵之声                    

⑥又前而为歌曰                    

⑦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⑧愿举国为内臣                    

(2)而

①荆轲和而歌                    

②又前而为歌                    

③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④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3)乃

①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②乃今得闻教                    

③家祭无忘告乃翁                    

(4)以

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②丹不忍以己之私                    

③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④使工以药淬之                    

⑤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⑥以次进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常痛于骨髓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3)群臣侍殿上者                    

(4)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四、重要语句翻译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译文: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因燕太子丹送荆轲刺秦于此作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名扬天下。后人常用“易水”指代“荆轲”或“易水歌”。

B.变徵、羽:古代音乐七音中的两种声调。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C.陛下:陛下的“陛”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D.九宾: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施礼,并延引上殿。

答案与解析

1. (1)“悦” 喜欢,高兴。 (2)“返” 返回。 (3)“震” 惧怕。 (4)“猝” 突然。 (5)“环” 环绕。 (6)“现” 出现。

2. (1)对待。 (2)赠送。 (3)并,列。 (4)希望。 (5)宽容、原谅。 (6)身子向上起。 (7)遭受。

3. (1)走投无路。 (2)眼泪。 (3)礼品。 (4)袒露一只臂膀。

4. (1)①被。 ②通“现”,出现。 ③接见。

(2)①不过、只是。 ②回头看。 ③拜访。

5. (1)名词作动词,上前。

(2)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3)名词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

(4)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

(5)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6)意动用法,以……为迟。

(7)意动用法,以……为奇怪。

(8)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

6. (1)①介词,被,表被动。 ②介词,拿。 ③动词,整理。 ④动词,做,担任。 ⑤动词,发出。 ⑥动词,唱。 ⑦介词,替。 ⑧动词,做。

(2)①连词,表修饰关系。 ②连词,表承接关系。 ③连词,表修饰关系。 ④连词,表并列关系。

(3)①连词,于是。 ②副词,才。 ③代词,你的。

(4)①介词,因为。 ②介词,为了。 ③介词,用来。 ④介词,用。 ⑤连词,表目的,来。 ⑥介词,按照。

7. (1)状语后置句,应为“常于骨髓痛”。 (2)定语后置句,应为“知其事宾客”。 (3)定语后置句,应为“侍殿上群臣”。(4)被动句,“为”表被动。

8. (1)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解析】 “微”译为“没有”,“谒”译为“拜访”,“亲”译为“亲近”。

(2)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

【解析】 “见”表被动,译为“被”。“陵”译为“欺侮”。

9. C 【解析】 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三)《鸿门宴》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皆为龙虎,成五采  通                      

(2)距关,毋内诸侯   通                   通                 

(3)张良出,要项伯   通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通                   

(6)令将军与臣有郤   通                   

(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通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2)卮酒安足辞                               

(3)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4)旦日飨士卒                               

(5)鲰生说我曰                               

3. 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十分,极。

(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现代的人;当代的人。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1)军

①沛公军霸上____________

②为击破沛公军____________

③沛公已去,间至军中____________

(2)谢

①乃令张良留谢____________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_____

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____________

(3)意

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____________

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____________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____________

5.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素善留侯张良                               

(2)籍吏民,封府库                               

(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4)此亡秦之续耳                               

(5)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6)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7)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为

①客何为者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                               

③我为鱼肉                               

④为击破沛公军                               

⑤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                               

⑧何辞为                               

(2)因

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②因击沛公于坐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④蒙故业,因遗策                               

⑤我欲因之梦吴越                               

⑥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欲呼张良与俱去                               

(2)大王来何操                               

(3)沛公安在                                

(4)吾属今为之虏矣                               

四、重要语句翻译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译文:                                                                      

(3)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不同的山,因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文中指泰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B.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须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C.座次: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文中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D.都尉:都尉是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西汉时期,都尉一职的含义不断扩大,并逐步扩大成为一个都尉体系。东汉以后,都尉的地位呈明显下降趋势,而且职务虚化。

答案与解析

1. (1)“彩” 彩色。 (2)“拒” 把守 “纳” 接纳。 (3)“邀” 邀请。 (4)“背” 违背。 (5)“早” 早早地。 (6)“隙” 隔阂,嫌怨。 (7)“座” 座位。

2. (1)责备。 (2)推辞。 (3)估计、揣测。 (4)用酒肉招待宾客,这里是犒劳的意思。 (5)劝说。

3. (1)儿女亲家。 (2)意外的变故。 (3)现在别人(指沛公)。

4. (1)①驻扎,驻军。 ②军队。 ③军营。

(2)①辞别。 ②请罪,道歉。 ③感谢。

(3)①意图。 ②料想。 ③神情。

5. (1)形容词作动词,交好。

(2)名词作动词,登记。

(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

(4)动词作名词,后继者。

(5)名词作状语,抄小路。

(6)名词作动词,取道。

(7)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撞破。

6. (1)①动词,做、干。 ②动词,认为。 ③动词,是。 ④介词,替。 ⑤介词,替。 ⑥介词,替。 ⑦介词,被。 ⑧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里。

(2)①副词,于是。 ②副词,趁机。 ③副词,依靠。 ④动词,沿袭。 ⑤介词,依据。 ⑥介词,通过,经由。

7. (1)省略句,应为“与(之)俱去”。

(2)宾语前置句,“何操”即“操何”。

(3)宾语前置句,应为“在安”。

(4)被动句,“为”表被动。

8. (1)(项伯)私下会见张良,详细地告诉他项羽将发动进攻的事,想叫张良跟他一同离去。

【解析】 注意“具告以事”为状语后置,翻译时补出省略的主语“项伯”。

(2)(我)派军队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的发生。

【解析】 “所以”译为“……的原因”。“出入”是偏义复词,译为“进来”。“非常”译为“意外的变故”。

9. A 【解析】 文中指崤山以东。

必修2 

 (四)《孔雀东南飞并序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终老不复取 通                         

(2)箱帘六七十 通                         

(3)蒲苇纫如丝 通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汝岂得自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

(2)可怜体无比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怜悯。

(3)生人作死别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出生;陌生的人。

(4)奄奄黄昏后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气息微弱。

(5)叶叶相交通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现仅指运输事业。

(6)蹑履相逢迎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7)共事二三年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在一起工作。

(8)妾不堪驱使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强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9)便利此月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使用或行动起来不感觉困难;容易达到目的。

(10)本自无教训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11)处分适兄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对违法乱纪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

(12)自可断来信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寄来或送来的信件。

(13)勿复重纷纭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言论或事情等)多而杂乱。

(14)千万不复全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务必(表示恳切叮咛)。

3. 解释下列多义词。

(1)取

①终老不复取__________________

②还必相迎取__________________

(2)施

①徒留无所施__________________

②留待作遗施__________________

(3)会

①会不相从许__________________

②于今无会因__________________

(4)相

①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__________________

②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__________________

(5)适

①始适还家门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分适兄意__________________

③适得府君书__________________

4.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孔雀东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泉共为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昼夜勤作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道还兄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手巾掩口啼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朝成绣夹裙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卿当日胜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自名秦罗敷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谢家事夫婿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何敢助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千万不复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又非君所详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逆以煎我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足以荣汝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便利此月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5.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为仲卿母所遣__________________

(2)亦自缢于庭树__________________ 

(3)相见常日稀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6.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初七: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祈求织女星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B.下九:农历每月的二十九日。古人以农历每月的初九为上九,十九为中九,二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二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C.黄昏、人定: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D.六合:古代以年月日时十二地支,选择吉日良时,考虑月和日的“冲(不利)”或“合(有利)”。“合”指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称十二地支六合。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安: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这个时期的东汉朝廷的政治大权主要由曹操所掌握,文学领袖很多都是曹家人物,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建安是汉末历史中最精彩的一个时期,曹、刘、孙三足鼎立时的著名战役都发生于这一时期,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渭南之战等。

B.黄泉:在汉字文化圈中是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打井至深时地下水呈黄色,又因人死后埋于地下,故古人以地极深处黄泉地带为人死后居住的地下世界,也就是阴曹地府。黄泉路,指人死时通往黄泉地府的路。黄泉又称九泉、九泉之下,九泉指九个泉井深,或谓天有九重天、地有九重地,表示极深,地下极深处即谓黄泉。

C.青庐:青布搭成的帐篷,是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此风俗。北方一带,拜堂有在“青庐”中举行的。一般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设一帐幕,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

D.床:在古代,床是供人睡卧的家具,一般用于卧室。《说文》:“床,安身之坐者。”安身,指使身体安稳的意思。由此引申出起承托稳定作用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底座。所以有琴床、机床、车床、笔床。

答案与解析

1. (1)“娶” 娶妻。 (2)“奁” 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3)“韧” 坚韧。

2. (1)自作主张。 (2)可爱。 (3)活着的人。 (4)暗沉沉的。 (5)交错相通。 (6)迎接。 (7)一起过日子。 (8)使唤。 (9)吉利。 (10)教养。 (11)处理。 (12)使者,文中指媒人。 (13)麻烦。 (14)无论如何。

3. (1)①娶妻。 ②迎接。 (2)①用。 ②赠送,赠予。 (3)①当,决。 ②相会,聚会。 (4)①互相。 ②相貌。 (5)①出嫁。 ②适合、按照。 ③刚才。

4. (1)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2)名词作状语,在黄泉下。

(3)名词作状语,从白天到黑夜。 (4)名词作状语,半中间。

(5)名词作状语,用手巾。 (6)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7)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8)名词作动词,取名。

(9)名词作动词,侍奉。 (10)名词作动词,说话。 (11)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12)形容词作动词,详知。 (13)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 (14)使动用法,使……受荣耀。 (15)意动用法,以……为最吉利。

5. (1)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2)状语后置句,应为“亦于庭树自缢”。 (3)省略句,应为“吾与汝相见常日稀”。

6. (1)B 【解析】 下九:农历每月的十九日。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2)D 【解析】 在古代,床是供人坐卧的器具,与今天只用作睡卧不同。

(五)《兰亭集序》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悟言一室之内 通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列坐其次                                   

(2)足以极视听之娱                                   

(3)信可乐也                                   

(4)向之所欣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是日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判断词。

(2)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文雅。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1)引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____________

②将军夜引弓____________

(2)一

①一觞一咏____________

②俯仰一世____________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

(3)临

①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____________

②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____________

③居高临下____________

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_______

5.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群贤毕至                                   

(2)少长咸集                                   

(3)映带左                                   

(4)一觞一咏                                   

(5)引以为流觞曲水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所以

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②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2)之

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②曾不知老之将至                                   

③及其所之既倦                                   

④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⑤以之兴怀                                   

⑥暮春之初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3)当其欣于所遇                                   

(4)不能喻之于怀                                   

四、重要语句翻译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                                                                      

(2)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 (1)癸丑: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50年称“癸丑年”。干支纪年中有天干:________________;地支:________________。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________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________”。

(2)禊事:古代习俗,________月________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________的一种禊祭活动。

答案与解析

1. “晤” 面对面。

2. (1)旁边。 (2)乐趣。 (3)实在。 (4)以前,过去。

3. (1)代词,这。 (2)代词,这次集会的诗文。

4. (1)①引导。 ②拉。

(2)①副词,一边……一边。 ②数词,一。 ③作动词用,把……看作一样。

(3)①动词,面对、迎。 ②动词,面对,引申为阅读。 ③动词,从高处往低处看。 ④副词,将要。

5. (1)形容词用作名词,贤才。

(2)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

(3)名词用作动词,围绕。

(4)名词用作动词,饮酒。

(5)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

(6)都作动词用,“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

6. (1)①表原因。 ②以此,用来。

(2)①助词,表定语后置。 ②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动词,往,到达。 ④助词,的。 ⑤代词,代指上文中的事。 ⑥音节助词,补足四个音节。

7. (1)定语后置句,“盛”用于修饰“丝竹管弦”。

(2)定语后置句,“大”和“盛”分别用于修饰“宇宙”和“品类”。

(3)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所遇欣”

(4)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怀喻之”。

8. (1)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倾吐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解析】 “相与”译为“相交往”,“诸”为兼词,相当于“之于”,“因”译为“就着”。

(2)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未曾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

【解析】 “一契”译为“符契相合为一”,“临”译为“面对”,“喻”译为“说明”。

9. (1)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六十 干支纪法 (2)三 三 祈福消灾

(六)《赤壁赋》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举酒属客  通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通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凌万顷之茫然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山川相缪                              

(4)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苟非吾之所有                              

(6)纵一苇之所如                              

(7)知不可乎骤得                              

(8)而卒莫消长也                              

(9)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七月既望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向远处看。

(2)冯虚御风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空虚。

(3)纵一苇之所如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适合;依照。

(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美貌的女子。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1)危

①正襟危坐而问客曰____________

②危言耸听____________

(2)属

①举酒属客____________

②序属三秋____________

5.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歌窈窕之章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3)下江陵                              

(4)顺流而东也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6)侣鱼虾而友麋鹿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

①哀吾生之须臾                              

②顷之,烟炎张天                              

③耳得之而为声                              

④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于

①月出于东山之上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⑤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 将下列句子按要求归类。

①固一世之雄也 ②而又何羡乎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

④客有吹洞箫者 ⑤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⑦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⑧而今安在哉 ⑨寄蜉蝣于天地 ⑩渺渺兮予怀

(1)判断句:                              

(2)宾语前置句:                              

(3)状语后置句:                              

     (4)定语后置句:                              

   (5)被动句:                              

     (6)主谓倒装句:                              

 四、重要语句翻译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译文: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 (1)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如每月第一日为“________”,十五日为“________”,十六日为“________”,最后一天为“________”。

(2)斗牛:斗宿和牛宿。中国有________宿之称,其中北方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斗和牛都在其中。斗宿,就是________,大熊星座的七颗最亮的星,勺子状。牛宿,有星六颗,即摩羯座六星,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

答案与解析

1. (1)“嘱” 劝人饮酒。 (2)“凭” 乘。

2. (1)越过。 (2)驾。 (3)缭、盘绕。 (4)享有。 (5)如果。 (6)任。 (7)屡次。 (8)到底。 (9)“曾”和“不”连用译为“连……都……”。

3. (1)农历每月十五。 (2)名词,太空。 (3)动词,往。 (4)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4. (1)①端正。 ②吓人。 (2)①劝酒。 ②属于、为。

5. (1)名词用作动词,歌咏。

(2)均为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3)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4)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

(5)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6)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6. (1)①助词,的。 ②音节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③代词,它们。 ④动词,到。

(2)①从。 ②被。 ③在。 ④介词,引出后面的处所。 ⑤对于。

7. (1)①⑤⑥⑦ (2)②⑧ (3)③⑨ (4)④ (5)⑤ (6)⑩

8. (1)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竟然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解析】 关键在后半句的翻译,“曾”译为“竟,竟然”,“一瞬”译为“一眨眼的工夫”。

(2)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解析】 前半句为判断句,后半句中的“适”译为“享受”。

9. (1)朔 望 既望 晦 (2)二十八 北斗七星

(七)《游褒禅山记》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长乐王回深父 通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2)其文漫灭                             

(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4)有碑仆道                             

(5)夫夷以近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数字。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十分;极。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1)观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2)道

①有碑仆道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何可胜道也哉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皆披发文身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

①莫能名者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

5.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4)火尚足以明也                             

(5)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6)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7)则其至又加少矣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其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____________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_____________

③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____________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____________

⑤其孰能讥之乎____________

(2)以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____________

②可以无悔矣____________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____________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____________

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____________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3)有碑仆道                             

四、重要语句翻译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译文: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散文的范畴。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B.阳:古人在说到地名时,多用“阳”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用“阴”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C.某: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等到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答案与解析

1. “甫” 古代男子名字后加的美称。

2. (1)称、叫。 (2)模糊、磨灭。 (3)持、拿。 (4)倒。 (5)平坦。

3. (1)表分数,十分之一。 (2)不平凡。 (3)动词+介词,“至”意为“到达”;“于”,介词,引出后面的处所。

4. (1)①动词,观察。 ②名词,景观,景象。

(2)①名词,道路。 ②动词,说。 ③名词,方法。

(3)①名词,文字。 ②动词,刻花纹或文字。

(4)①动词,识名。 ②动词,出名。 ③动词,命名。

5. (1)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

(2)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

(3)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4)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5)形容词用作动词,弄错,使……错。

(6)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7)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6. (1)①代词,它(石碑)。 ②代词,自己。 ③代词,那,那些。

④代词,他们。 ⑤副词,难道。

(2)①介词,因为。 ②介词,凭。 ③连词,表修饰。 ④连词,而。 ⑤连词,表目的。

7. (1)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2)状语后置,应为“于其址舍”。

(3)省略句,应为“有碑仆(于)道”。

8. (1)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又是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

【解析】 重点词语:“瑰怪”译为“珍贵奇特”,“非常之观”译为“不平凡的景象”。

(2)这就是今天研究学问(或“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择的缘故了。

【解析】 重点词语:“所以”译为“……的缘故”,此句为判断句;“慎取”译为“谨慎地采取”。

9. B 【解析】 “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阴”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

必修3 

(八)《琵琶行并序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时间词,今年的下一年。

(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①因为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接在后面的部分是原因。

②长句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长句子。

(3)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4)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

(5)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使超过一般。

(6)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朝前面。

(7)如听仙乐耳暂明。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暂时。

2. 解释下列多义词。

(1)言

①感斯人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凡六百一十六言__________________

③自言本是京城女____________________

(2)命

①遂命酒__________________

②命曰《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

(3)数

①使快弹数曲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__________________

(4)暂

①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听仙乐耳暂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拨

①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

②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__________

3.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2)遂命酒                    

(3)商人重利轻别离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4.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于

①转徙于江湖间                    

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为

①委身为贾人妇                    

②霓为衣兮风为马                    

③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④初为《霓裳》后《六幺》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5.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送客湓浦口                    

(2)转徙于江湖间                    

(3)感斯人言                    

(4)本长安倡女                    

(5)使快弹数曲                    

四、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6.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转迁、迁官、迁调,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迁升、迁授、迁叙,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B.教坊:唐高祖置内教坊于禁中,掌教习音乐,属太常寺。武则天如意元年,改为云韶府,以宦官为使。玄宗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教习俗乐,以宦官为教坊使,后遂不再属太常寺。

C.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D.青衫:青色的衣衫;黑色的衣服。在古代指代内容非常丰富:①古时学子所穿之服;②借指学子、书生;③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借指失意的官员;④泛指官职卑微。

答案与解析

1. (1)第二年。 (2)①于是创作了。②唐代习惯把七言诗叫作长句。 (3)整理。 (4)年纪大了。 (5)突然冲出。 (6)以前。 (7)忽然,一下子。

2. (1)①名词,话。 ②名词,字。 ③动词,说。 (2)①动词,吩咐,命令。 ②动词,命名,题名。 (3)①数词,几。 ②名词,数量。 (4)①副词,暂时。 ②副词,忽然,一下子。

(5)①动词,拨动。 ②名词,拨子,弹奏弦乐所用的工具。

3. (1)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名词用作动词,命令,吩咐。 (3)形容词“重”“轻”均带宾语,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4. (1)①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译为“在”。 ②介词,表示比较,译为“比”。 ③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2)①动词,做。 ②动词,当作,作为。 ③介词,给。 ④动词,弹奏。

5. (1)省略句,省略虚词“于”。同时是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于湓浦口送客”。

(2)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于江湖间转徙”。

(3)被动句,意思是“被这个人的话感动”。

(4)判断句,意思是“本来是长安倡女”。

(5)省略句,应为“使(其)快弹数曲”。

6. A 【解析】 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九)《寡人之于国也》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直不百步耳  通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                        

(4)涂有饿莩   通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河内凶                                 

(2)不违农时                                 

(3)数罟不入洿池                                  

(4)涂有饿莩                                 

(5)非我也,岁也                                 

    (6)谨庠序之教                                 

(7)申之以孝悌之义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河内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

(2)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保养身体。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1)数

①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____________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____________

③数罟不入洿池____________

(2)直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____________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____________

③系向牛头充炭直____________

5.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养生丧死无憾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5)谨庠序之教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7)填然鼓之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

①填然鼓之____________

②王道之始也____________

③五亩之宅____________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

(2)以

①请以战喻____________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____________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

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____________

(3)于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____________

②寡人之于国也____________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__________

④移其民于河东____________

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____________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是亦走也                                 

(2)非我也,岁也                                 

(3)申之以孝悌之义                                 

(4)树之以桑                                  

(5)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7)未之有也                                 

四、重要语句翻译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文: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史记·儒林列传》:“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B.孝悌: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答案与解析

1. (1)“只” 只是、不过。 (2)“毋” 不要。 (3)“斑” 头发花白。 (4)“途” 道路。

2. (1)荒年,谷物收成不好。 (2)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 (3)细密的网。 (4)饿死的人。 (5)年成。 (6)学校。    (7)尊敬父母,敬爱兄长。

3. (1)黄河。 (2)逃跑。 (3)供养活着的人。

4. (1)①shù,几,若干。 ②shuò,屡次。 ③cù,密。

(2)①与“曲”相对,不弯曲。 ②只是,不过。 ③价值。

5. (1)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 (2)名词作动词,种植。 (3)读“wànɡ”,名词作动词,称王,统一天下。 (4)名词作动词,穿。 (5)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6)名词作动词,归罪,归咎。 (7)名词作动词,击鼓。

6. (1)①衬字,无实在意义。 ②助词,的。 ③助词,的。 ④代词,百姓。 (2)①介词,用。 ②介词,按照。 ③介词,把。 ④介词,凭借。 (3)①介词,比。 ②介词,对于。 ③介词,在。 ④介词,到。 ⑤介词,与,和。

7. (1)判断句,“是……也”表判断。

(2)判断句,“……也,……也”表判断。

(3)状语后置,应为“以孝悌之义申之”。

(4)状语后置,应为“以桑树之”。

(5)状语后置,应为“则无望民于邻国多也”。

(6)状语后置,应为“颁白者于道路不负戴矣”。

(7)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

8. (1)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

【解析】 “何异于”译为“跟(与)……有什么不同呢?”

(2)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解析】 “谨”译为“认真从事”。“庠序”指“学校”。“申”译为“反复讲明”。“孝悌”译为“尊敬父母敬爱兄长”。

9. C 【解析】 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十)《劝学》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图片以为轮,其曲中规  通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通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                     

(4)君子生非异也    通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金就砺则利                              

(3)故不积跬步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知识、学识渊博。

(2)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托付;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4)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双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1)利

①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

②非利足也____________

(2)假

①善假于物也____________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____________

③因求假暂归____________

(3)绝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____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

③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____________

④以为妙绝____________

(4)强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____________

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____________

(5)一

①用心一也____________

②骐骥一跃____________

5.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故木受绳则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终日而思矣                                   

④而见者远                                   

⑤锲而舍之                                   

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⑧锲而不舍                                   

⑨蟹六跪而二螯                                   

(2)者

①假舟楫者                                   

②不复挺者                                   

(3)焉

①风雨兴焉                                    

②圣心备焉                                   

(4)之

①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非蛇鳝之穴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图片以为轮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图片使之然也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四、重要语句翻译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文: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 (1)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________”,举足两次为“________”,故半步称“________”。

(2)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君子”一词出自《易经》,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始自________,并被以后的________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答案与解析

1. (1)“煣” 使弯曲。 (2)“又” 再。 “曝” 晒。

(3)“智” 智慧。 (4)“性” 资质,禀赋。

2. (1)验、检查;省察。 (2)磨刀石。 (3)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3. (1)广泛地学习。 (2)爪子和牙齿,比喻得力的助手。 (3)寄身,托身,容身。 (4)蟹腿。

4. (1)①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2)①借助。 ②假装。 ③假期,休假。 (3)①横渡。 ②与世隔绝。 ③停止。 ④极了。

(4)①强壮。 ②有余。 (5)①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②数词。

5. (1)形容词作动词,变直。 (2)名词作状语,每天。  (3)形容词作名词,高处。 (4)名词作动词,游水。  (5)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6. (1)①递进关系,并且。 ②递进关系,而且。 ③表修饰。   ④表转折。 ⑤表假设或承接。 ⑥表承接。 ⑦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⑧表假设,如果。 ⑨连词,表并列。

(2)①代词,指……的人。 ②……的原因。

(3)①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②语气词。

(4)①音节助词。 ②代词,代“青”。 ③定语后置的标志。 ④的。

7. (1)状语后置,应为“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2)省略句,应为“以(之)为轮”。

(3)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4)定语后置,应为“利爪牙”“强筋骨”。

8. (1)靛青,是从蓼蓝中取得的,但比蓼蓝的颜色更深。

【解析】 关键词“于”,第一个“于蓝”表示“取”的处所,第二个“于蓝”表示比较,“于”相当于“比”。

(2)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直了,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不会有过失了。

【解析】 关键词“金”“就”“博学”“知”要译出,“日”活用为状语也要译出。

9. (1)跬 步 跬 (2)孔子 儒家

(十一)《过秦论》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合从缔交      通                        

(2)而倔起阡陌之中  通                     

(3)赢粮而景从      通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2)氓隶之人                      

(3)然秦以区区之地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以致天下之士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山东省。

(3)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天然或人工的大水道。

(4)国家无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1)北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____________

②追亡逐北____________

(2)乘

①至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____________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____________

③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____________

(3)爱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____________

②宽厚而爱人____________

③向使三国各爱其地____________

5.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3)天下云集响应                      

(4)履至尊而制六合                      

(5)序八州而朝同列                      

(6)外连衡而斗诸侯                      

(7)吞二周而亡诸侯                      

(8)却匈奴七百余里                      

(9)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10)会盟而谋弱秦                      

(1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12)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3)以愚黔首                      

    (14)赢粮而景从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因遗策________________

②因利乘便________________

③因河为池________________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四、重要语句翻译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文: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译文: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衡:“连横”,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共同事奉秦国称连衡,与张仪游说六国联合抗秦的合纵相对。连衡即采用离间之计,使六国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逐个击破的策略。后来也用连衡比喻结盟。

B.战国四公子: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C.阡陌:在广袤田野上呈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并且相互交错的田埂,其中,“阡”是指南北走向的田埂;“陌”是指东西走向的田埂。

D.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后泛指帝王的宗庙。

答案与解析

1. (1)“纵” 战国时期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2)“崛” 兴。 (3)“影” 影子。

2. (1)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 (2)奴隶。 (3)狭小。

3. (1)用来招纳。 (2)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3)黄河。 (4)诸侯封地和大夫封地。

4. (1)①在北方。 ②名词,溃败的军队。 (2)①shèng,古代四匹马拉的车为乘。 ②趁着,凭借。 ③顺应。 (3)①吝惜。 ②爱护。 ③珍惜,爱惜。

5. (1)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袱一样,像口袋一样。 (2)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 (3)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4)名词作动词,登上。 (5)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依次序排列,使……朝拜。 (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 (7)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9)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 (10)削弱,使……变弱。 (11)名词作状语,向北。 (12)名词作动词,做帝王。 (13)使动,使……愚昧。   (14)名词作状语,像影子那样。

6. ①动词,沿袭。 ②介词,趁着。 ③介词,凭借,依据。

7. (1)判断句,“……也”表判断。

(2)状语后置句,应为“非于九国之师抗”。

(3)宾语前置句,应为“何谁”。

(4)被动句,“为”表被动。

8. (1)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

【解析】 “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并吞”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2)胡人(再也)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解析】 “怨”是“仇恨”。两个分句对称翻译即可。

(3)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之地,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兵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着过往行人。

【解析】 “陈”译为“执着、拿着”,“兵”译为“兵器”,“谁何”译为“盘问行人”。

9. A 【解析】 战国时张仪游说六国共同事奉秦国称连衡,与苏秦游说六国联合抗秦的合纵相对。

(十二)《师说》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                        

(2)或师焉,或不焉       通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句读之不知                           

(2)君子不齿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小学而大遗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3)吾从而师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上文是原因、方法等,正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1)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________________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

③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________________

④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

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_______

(2)传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_____________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_______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________________

④得璧,传之美人________________

⑤舍相如广成传________________

5.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而耻学于师                           

(2)小学而大遗                           

(3)孔子师郯子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________________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________________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___________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________________

⑤其皆出于此乎________________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________________

(2)于

①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

②而耻学于师________________

③不拘于时________________

④其皆出于此乎________________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________________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不拘于时,学于余                           

四、重要语句翻译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译文: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 (1)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____________处为句,____________处为读。

(2)六艺:本文是指六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艺”有时是指礼、乐、射、御、书、术等六种技艺。

答案与解析

1. (1)“授” 传授,教授。 (2)“否” 不,没有。

2. (1)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2)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

3. (1)求学的人。 (2)小的方面学习。 (3)动词“从”和连词“而”,“从”译为“跟从”。

4. (1)①老师。 ②有专门技艺的人。 ③以……为师。 ④学习。 ⑤从师学习。 (2)①传授。 ②流传。 ③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④传送,传递。 ⑤招待宾客的馆舍。

5. (1)意动用法,以……为耻。

(2)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6. (1)①代词,他。 ②指示代词,那些。 ③代词,作主语,他们。 ④代词,作定语,他们的。 ⑤副词,表大概。 ⑥副词,表反问。 (2)①介词,比。 ②介词,向。 ③介词,被。   ④介词,从,在。 ⑤介词,对于。

7. (1)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2)宾语前置,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3)前一句为被动句,前一个“于”表被动;后一句为状语后置,应为“于余学”。

8. (1)那些童子的老师,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人。

【解析】 “非……者”,否定判断句。

(2)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君子)的见识竟然赶不上这些人,这真是令人奇怪啊!

【解析】 “不齿”指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第一个“其”指“君子”;第二个“其”代词,“这”,指“智乃反不能及”。“乃”译为“竟然、反而”。

9. (1)文辞语意已尽 未尽而须停顿

(2)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必修4 

(十三)《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指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臣愿奉璧往使         通                          

(2)召有司案图            通                     

(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通                          

(4)拜送书于庭            通                              

(5)可予不               通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窃计欲亡走燕                       

(2)使人遗赵王书                       

(3)曲在赵                       

(4)均之二策                       

(5)臣请完璧归赵                       

(6)相如奉璧奏秦王                       

(7)礼节甚倨                       

(8)不如因而厚遇之                       

(9)左右欲刃相如                       

(10)于是秦王不怿                       

(11)位在廉颇之右                       

(1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璧有瑕,请指示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2)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

(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1)负

①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______________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______________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______________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______________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______________

(2)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______________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______________

③相如引车避匿______________

(3)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______________

②顾吾念之______________

③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____

④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______

5.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2)间至赵矣                       

(3)卒廷见相如                       

(4)肉袒负荆                       

(5)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6)怒发上冲冠                       

(7)臣乃敢上璧                       

(8)舍相如广成传                                 

(9)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10)赵王鼓瑟                                    

(11)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12)左右欲刃相如                       

(13)宁许以负秦曲                       

(14)大王必欲急臣                        

(15)且庸人尚羞之                       

(1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7)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18)毕礼而归之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________________

②何以知之________________

③赵之良将也________________

④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___

⑤寡人之于国也________________

(2)者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________________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________________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________________

(3)因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_______________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__________________

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_________________

(4)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________________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________________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________________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________________

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________________

(5)而

①秦强而赵弱________________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________________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________________

④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________________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蔺相如者,赵人也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4)君何以知燕王                       

(5)使不辱于诸侯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四、重要语句翻译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文: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表示诚心致敬。

B.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C.汤镬:煮着滚水的大锅。古代常作刑具,是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来烹煮罪人。

D.刎颈之交: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亲人。

答案与解析

1. (1)“捧” 双手捧着。 (2)“按” 审察、查看。 (3)“熟” 仔细。 (4)“廷” 朝廷。 (5)“否” 不给。

2. (1)私自,私下。 (2)送给。 (3)理亏。 (4)权衡、比较。

(5)把和氏璧完好无缺地送回赵国。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6)捧着。 (7)傲慢。 (8)招待、款待。 (9)身边的侍从。 (10)高兴、喜悦。 (11)上。 (12)誓同生死的朋友。

3. (1)两个词,指,指出;示,给人看。 (2)两个词,走上前去进献。 (3)扬言。 (4)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妻子和同族亲属等。

4. (1)①依仗。 ②使……承担。 ③违背。 ④辜负,对不起。 ⑤背。 (2)①延请。 ②拉。 ③掉转。 (3)①回头。 ②只是,不过。 ③环视。 ④拜访。

5. (1)名词作状语,向西。 (2)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3)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4)名词作状语,“肉”作“袒”的状语。   (5)名词作动词,上前。 (6)名词作动词,竖起。 (7)名词作动词,献上。 (8)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9)名词作动词,穿,怀里藏着。 (10)名词作动词,弹。 (11)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12)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1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承担。 (14)形容词作动词,逼迫。 (1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 (1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17)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1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去。

6. (1)①代词,这。 ②代词,这件事(相如出使)。 ③助词,的。 ④代词,这种,这样。 ⑤助词,取独不译。

(2)①表判断,……者……也。 ②定语后置的标志,“求可使报秦人”。 ③代词,……的人。

(3)①连词,于是,就。 ②介词,由此,趁此。 ③介词,经由,通过。

(4)①介词,凭借。 ②介词,拿。 ③表目的连词,用来。 ④表目的连词,用来。 ⑤连词,因为。

(5)①连词,表并列。 ②连词,表假设。 ③连词,表修饰。

④连词,表转折。

7. (1)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2)被动句,“见”表被动。

(3)定语后置句,“求人可使报秦者”即“求可使报秦人”。

(4)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

(5)状语后置句,“不辱于诸侯”即“不于诸侯辱”。

(6)被动句,“见……于……”表被动。

(7)固定句式,“孰与”译为“和……相比,哪一个”。

8. (1)权衡(或“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秦国的请求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解析】 “之”,这;“负”,使动用法。

(2)我实在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让人拿着和氏璧回去,已从小路到达赵国了。

【解析】 “见……于”,表被动;“间”,名词活用为状语。

9. D 【解析】 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十四)《苏武传》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指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信义安所见乎        通                        

(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通                        

(3)与旃毛并咽之       通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通                          

(5)空自苦亡人之地      通                         

(6)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通                        

(7)前以降及物故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武帝嘉其义                                 

(2)因厚赂单于                                 

(3)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4)武复穷厄                                 

(5)独有女弟二人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数量、价值、条件、情形等)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

(2)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事业上的成绩。

(3)兄弟亲近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亲密地接近。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1)使

①数通使相窥观______________

②单于使陵至海上______________

(2)语

①以状语武______________

②如惠语以让匈奴______________

(3)引

①虞常果引张胜______________

②引佩刀自刺______________

(4)食

①绝不饮食______________

②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______________

③廪食不至______________

(5)发

①方欲发使送武等______________

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______________

③恐前语发______________

(6)见

①见犯乃死,重负国______________

②何以女为见______________

(7)及

①及卫律所将降者______________

②此必及我______________

③及还,须发尽白______________

(8)会

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______________

②会论虞常______________

③会武等至匈奴______________

(9)得

①虞常生得______________

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______________

(10)如

①事如此,此必及我______________

②如惠语以让单于______________

5.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单于壮其节                                   

(2)舆归营                                       

(3)空以身膏草野                                 

(4)杖汉节牧羊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乃

①见犯乃死,重负国______________

②恐汉袭之,乃曰______________

(2)为

①兄弟并为郎______________

②汝为人臣子______________

③匈奴以为神______________

④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______________

(3)因

①君因我降______________

②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______________

③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______________

(4)以

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______________

②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______________

③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______________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何以汝为见                                 

(4)子卿尚复谁为乎                                 

(5)为降虏于蛮夷                                  

(6)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7)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8)见犯乃死,重负国                                 

四、重要语句翻译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亦留之以相当。

译文:                                                                     

(2)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丈人:古代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在古代家庭关系中,称妻子的父亲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B.单于: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至两晋十六国,皆改称为大单于,但地位已不如以前。

C.驸马: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因驸马都尉得名。汉武帝时始置驸(副)马都尉,驸,即副。驸马都尉,掌副车之马。到三国时期,魏国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驸马都尉,以后又有晋代杜预娶晋宣帝之女安陆公主,王济娶司马昭(文帝)之女常山公主,都授驸马都尉。魏晋以后,帝婿照例都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非实官。以后驸马即用以称帝婿。清代称额驸。

D.和亲:西汉为缓和汉、匈关系,嫁宗室女于匈奴单于。使两个对立民族停止战争,捐弃仇怨,转而建立和平、友好、亲睦的关系。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形态,而是经由两个民族的政治、军事当局协商并用正式条约(口头或文字)规定了的一种民族关系形态。

答案与解析

1. (1)“现” 表现。 (2)“叛” 背叛。 (3)“毡” 毛织的毡毯。 (4)“弆” 收藏。 (5)“无” 没有。 (6)“沾” 沾湿。“襟” 衣襟。 “诀” 辞别。 (7)“已” 已经。

2. (1)赞许。 (2)赠送礼物。 (3)暗中。 (4)陷于困境。   (5)妹妹。

3. (1)相抵押。 (2)栽培,提拔。 (3)做了皇上的侍臣。

4. (1)①使者。 ②派。 (2)①告诉。 ②说的话。 (3)①供出。 ②拔出,抽出。 (4)①给吃的。 ②吃。 ③粮食。 (5)①派遣。 ②动手。 ③被揭发。 (6)①被。 ②看见。 (7)①以及。 ②连累。 ③等到。 (8)①正遇上。 ②会同,一起。 ③恰逢。 (9)①抓住。 ②能。 (10)①到。 ②按照。

5.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壮烈)。 (2)名词作动词,用车子拉着。 (3)使动用法,使……肥美。 (4)名词作动词,拄着。

6. (1)①副词,才。 ②副词,于是,就。 (2)①担任。 ②作为。 ③看作,当作。 ④替。 (3)①通过,经由。 ②于是。 ③趁着。 (4)①介词,因为。 ②介词,在。 ③通“已”,已经。

7. (1)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2)判断句,“……也”表判断。

(3)宾语前置句,应为“以何见汝为”。

(4)宾语前置句 “谁为”即“为谁”。

(5)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蛮夷为降虏”。

(6)定语后置句,应为“留在汉匈奴使”。

(7)意念被动句,应为“虞常被生得”。

(8)被动句,“见”表被动。

8. (1)汉朝也扣留他们来相抵押。

【解析】 “当”是抵押的意思。

(2)苏武留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在壮年时出使,等到回到汉朝,胡须头发全白了。

【解析】 “凡”译为“共”;“以”译为“在”,介词。

9. A 【解析】 称妻子的父亲为“丈人”是唐朝以后的事情,在魏晋以前,妻子的父亲被叫作“舅”或“妇翁”。

(十五)《张衡传》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指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员径八尺    通                             

(2)形似酒尊    通                              

(3)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通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游于三辅                        

(2)遂通五经                        

(3)公车特征拜郎中                        

(4)再迁为太史令                        

(5)又多豪右                        

(6)视事三年                        

(7)上书乞骸骨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1)征

①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______________

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_____________

③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______________

④旁征博引______________

⑤公车特征拜郎中______________

(2)观

①观太学______________

②大王见臣列观______________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______

5.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2)衡少善属文                        

(3)妙尽璇机之正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以

①自王侯以下                        

②以精铜铸成                        

③验之以事                        

④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2)于

①游于三辅                        

②虽才高于世                        

③权移于下                        

    (3)因

①因入京师                        

②因以讽谏                        

③伺者因此觉知                        

④衡因上疏陈事                        

(4)乃

①十年乃成                        

②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四、重要语句翻译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译文:                                                                    

(2)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中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太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10 000人。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作为传授儒家经典的唯一学府。

B.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C.太史令:也称太史,官职名,相传夏代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魏晋以后修史的任务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

D.孝廉: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选拔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辅:又称“三秦”,本指西汉武帝至东汉末年,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同时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方。隋唐以后称“辅”。

B.阴阳: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便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这个概念。

C.下车:《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蓟。”后称皇帝初即位或官员到任为“下车”。现泛指停止某人的工作或者被解雇之义。

D.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归葬故乡。《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十》:“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答案与解析

1. (1)“圆” 圆周。 (2)“樽” 酒器。 (3)“擒” 擒拿,捕捉。

2. (1)游历、游学,指考察学习。 (2)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3)汉代官署名。 (4)升官。 (5)豪族大户。 (6)官员到职工作。 (7)大臣年老请求辞职。

3. (1)特,特地;征,征召,是两个词。 (2)篆,篆文;文,花纹。

4. (1)①应验。 ②表现。 ③出征。 ④寻求。 ⑤征召。

(2)①学习。 ②宫殿。 ③景象。

5. (1)意动用法,以……为奇。

(2)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3)尽,形容词作动词,研究;正,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6. (1)①表示范围。 ②用。 ③拿,用,凭着。 ④表示目的关系,来,用来。

(2)①在,从,到。 ②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 ③向。

(3)①接着,继续。 ②用,凭借。 ③依靠,凭借。 ④于是。

(4)①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 ②于是,就。

7. (1)被动句。 (2)宾语前置句,“未有之也”。

8. (1)邓骘认为他才华出众,多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解析】 “奇”,意动用法,以……为奇。

(2)汉安帝常听说张衡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让公车特地指名征召,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调动官职后,担任太史令。

【解析】 “雅”译为“素常”,“征”译为“征召”,“拜”译为“任命,授予官职”。

9. (1)A 【解析】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2)C 【解析】 泛指停止某人的工作或者被解雇的词语是“下课”。

必修5 

(十六)《归去来兮辞并序》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乃瞻衡宇        通                          

(2)曷不委心任去留  通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2)会有四方之事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4)三径就荒                          

(5)知来者之可追                      

(6)聊乘化以归尽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彭泽去家百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到家里去。

(2)尝从人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事理人情。

(3)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跟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1)乘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____________

②乘虚而入____________

③聊乘化以归尽____________

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____________

(2)策

①振长策而御宇内____________

②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

③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____________

5.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眄庭柯以怡颜                      

(2)或棹孤舟                          

(3)生生所资                          

(4)园日涉以成趣                      

(5)倚南窗以寄傲                      

(6)审容膝之易安                      

(7)策扶老以流憩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风飘飘而吹衣________________

②鸟倦飞而知还________________

③门虽设而常关________________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既自以心为形役                      

(2)复驾言兮焉求                      

(3)农人告余以春及                      

(4)寓形宇内复几时                      

四、重要语句翻译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 (1)辞:赋,一种讲究句式和押韵的散文。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________,又称________。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________。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________。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________”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2)仲秋:古人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的三个月分别用________、仲、________表示,“________”是第一,“仲”是第二。仲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________月。

答案与解析

1. (1)“横” 横木,横木为门。 (2)“何” 为什么。

2. (1)凭借。 (2)恰逢。 (3)不久。 (4)接近。 (5)补救。 (6)姑且。

3. (1)距离家乡。 (2)做官。 (3)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4. (1)①动词,驾车、乘车。 ②动词,利用、凭借。 ③动词,顺着。 ④读“shènɡ”,古代四匹马拉的车为乘。 (2)①名词,马鞭子。 ②动词,拄着。 ③名词,计策,策略。

5.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 (2)名词作动词,用桨划。 (3)动词作名词,生活。 (4)名词作状语,每天。

(5)形容词作名词,自得自足的心情。 (6)动词作名词,容膝的小屋。 (7)名词作动词,拄着。

6. 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承接。③连词,表转折。④连词,表递进。

7. (1)被动句,“为”译为“被”。 (2)宾语前置句,“焉求”为“求焉”。 (3)介宾短语后置句,“以春及告余”。 (4)省略句,寓形(于)宇内复几时。

8. 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解析】 “聊”译为姑且。“乘”译为顺应。“归尽”译为度到生命的尽头。

9. (1)楚国 楚辞(楚辞体) 骚体 辞赋 兮

(2)孟 季 孟 八

(十七)《滕王阁序》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写出下列文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所赖君子见机      通                        

(2)俨骖图片于上路      通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通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识盈虚之有数                           

(2)气凌彭泽之樽                           

(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4)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千里逢迎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________________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

③则智者尽其谋________________

5.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襟三江而带五湖                           

(2)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3)四美具,二难并                           

(4)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

①潦水尽而寒潭清                           

②怀帝阍而不见                             

③爽籁发而清风生                           

(2)于

①访风景于崇阿                           

②望长安于日下                           

③穷睇眄于中天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望长安于日下                           

(2)纤歌凝而白云遏                           

(3)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四、重要语句翻译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文:                                                                      

(2)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棨戟:外有赤黑色缯作套的木戟,古代大官出行时用。本文代指仪仗。

B.钟鸣鼎食: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所以用钟鸣鼎食指代名门望族。

C.日下:京城。古代以太阳比喻帝王,帝王所在处称为“日下”。

D.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七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答案与解析

1. (1)“几” 预兆。 (2)“严” 整齐的样子。 (3)“消” 消散。

2. (1)定数。 (2)超过。 (3)时序(春、夏、秋、冬)。 (4)有蹉跎,有坎坷。

3. 迎接。

4. ①全,都。 ②没,干了。 ③全部用出。

5. (1)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名词用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 (3)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好的事物,困难的事情。 (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逃。

6. (1)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转折。③连词,表承接。

(2)①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在”。②介词,引出动作的方位,可译为“在”。③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7. (1)介宾短语后置句,“于日下望长安”。 (2)被动句,白云(被)遏。 (3)宾语前置句,“不逢杨意”。

8. (1)老了更应当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解析】 注意前一句为反问语气,后一句中的“青云”用的是比喻义。

(2)自己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自己并不是像谢玄那样出色的人才,却能在今日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

【解析】 注意“簪笏”“百龄”“晨昏”等词的意义,“宝树”“芳邻”属用典。

9. D【解析】 士规定为三尺。

(十八)《逍遥游》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北冥有鱼    通                        

(2)小知不及大知 通                       

(3)此小大之辩也 通                            

(4)而御六气之辩 通                          

(5)而征一国者  通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野马也,尘埃也                          

(3)未数数然也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

(2)腹犹果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3)之二虫又何知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虫子。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1)效

①故夫知效一官______________

②斯用兵之效也______________

③信者效其忠______________

(2)辩

①辩乎荣辱之境______________

②而御六气之辩______________

③两小儿辩日______________

5.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怒而飞                         

(2)不过数仞而下                         

(3)绝云气                         

    (4)而后乃今将图南                         

(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6)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③而莫之夭阏者                         

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⑤之二虫又何知                         

⑥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⑦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2)而

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②而控于地而已矣                         

③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3)则

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时则不至                         

③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①虽然,犹有未树也                         

②未数数然也                         

(5)以

①以五百岁为春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③奚以知其然也                          

(6)且

①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②彼且恶乎待哉                         

③且适南冥也                         

(7)于

①彼其于世                         

②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①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②其名为鹏                         

③其负大舟也无力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2)《齐谐》者,志怪者也                         

四、重要语句翻译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文: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逍遥游》为《庄子》的首篇,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它主要说明庄子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庄子认为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

B.仞:古代的计量单位,如山高万仞。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本文中的释义应从周制。

C.考:在文言里指已经死去的父亲。皇考,就是在位的皇帝对先皇的称呼。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

D.古人有名有字。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所取,以便和人交往时用来自称。

答案与解析

1. (1)“溟” 海。 (2)“智” 智慧。 (3)“辨” 区别。 (4)“变” 变化。 (5)“耐” 能。

2. (1)旋风。 (2)游动的雾气。 (3)拼命追求的样子。

3. (1)虽然这样。 (2)很饱的样子。 (3)古代泛称动物。

4. (1)①胜任。 ②效果、功效。 ③献出。 (2)①通“辨”,辨明。 ②通“变”,变化。 ③争论、辩论。

5. (1)形容词作动词,振奋。 (2)名词作动词,向下。  (3)形容词作动词,穿越。 (4)名词作动词,向南飞。  (5)名词作状语,向南。 (6)形容词作名词,景色迷茫的地方。 (7)使动用法,使……满意,使……信任。

6. (1)①助词,的。 ②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代词,它。 ④动词,到,往。 ⑤代词,这。 ⑥代词,他,指宋荣子。 ⑦代词,他,指彭祖。

(2)①连词,表修饰。 ②连词,就。 ③连词,表并列。

④连词,表转折。

(3)①连词,就。 ②连词,或者。 ③连词,那么。

(4)①代词,这样。 ②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①介词,把。 ②介词,用。 ③介词,凭。

(6)①连词,而且。 ②连词,还。 ③副词,将要。

(7)①介词,对于。 ②介词,在。

(8)①用在选择问句中,是……还是……。 ②代词,它的。  ③代词,它,指水。

7. (1)宾语前置句,“之夭阏”为“阏夭之”。

(2)判断句,……者,……也。

8. (1)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解析】 “野马”是喻体,须译出本体;句末“也”表示判断。

(2)至于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来漫游于无穷无尽宇宙的人,他们凭借什么呢?所以说:道德修养高的人忘掉自我而顺应万物,精神境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没有建功立业的偏见,圣明的人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解析】 “乘”:顺应。“御”:驾驭。“待”:凭借。“无己”:忘掉自我。“无功”:没有建功立业的偏见。“无名”: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9. D 【解析】 古人自称时称名,人相敬而呼,必称其字。

(十九)《陈情表》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夙遭闵凶  通                        

(2)零丁孤苦  通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九岁不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表示否定。

(2)至于成立

①“至于”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②“成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4)臣之辛苦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身心劳苦;客套话,用于求人做事。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1)微

①猥以微贱________________

②听臣微志________________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_______________

(2)息

①生物之以息相吹也________________

②门衰祚薄,晚有儿息________________

③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________________

5.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历职郎署                        

(2)则刘病日笃                      

(3)凡在故老                        

(4)臣具以表闻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以

①谨拜表以闻_______________

②臣具以表闻________________

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________________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_____________

(2)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__________

②俨骖  于上路______________

③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____

④州司临门,急于星火________________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________________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而刘夙婴疾病                   

四、重要语句翻译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或陈述某种意见的一种文体。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以及陈说政治的请求和愿望。

B.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五个月,小功服丧九个月。亦用以指五服之内的宗亲。

C.年号纪年法:我国从西汉武帝建元起,以年号纪年,用“元,二,三……”为序,更换年号则重新开始。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重新纪年,称作“改元”。

D.结草:《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一个故事,晋大夫魏武子临死时,嘱咐他儿子魏颗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魏颗没有照办而把她嫁出去了。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结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间梦见这个老人,说他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特来报恩的。后世用结草代指报恩。

答案与解析

1. (1)“悯” 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2)“伶仃” 孤独的样子。

2. (1)改变。 (2)授予官职。

3. (1)不能走路。 (2)①直到。 ②成人自立。 (3)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4)辛酸苦楚。

4. (1)①卑微。 ②微小的。 ③假如没有。 (2)①气息。 ②子。 ③呼出和吸入的气。

5. (1)名词作动词,做官。 (2)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3)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6. (1)①连词,同“而”。 ②介词,用。 ③介词,因为。 ④连词,来。

(2)①介词,在。 ②介词,在。 ③介词,在。 ④介词,比。  ⑤被,和“见”连用,“见……于”表被动。

7. 被动句。

8. 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家里没有可以照应门户的童仆,孤单没有依靠地独自生活,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解析】 “期功”是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月,小功服丧五月。亦用以指五服之内的宗亲。“孑立”译为“孤单无依”。“吊”译为“安慰,慰问”。

9. B 【解析】 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