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州作家父亲节特刊】陶军:外公走了

 中州作家文刊 2021-06-20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01】





外公走了





河南洛阳     陶 军

 


中午吃完时,我让表妹小梅给外公盛饭,表妹说外公不想吃。我说不会吧?外公不是很喜欢吃河南的白馒头吗?我专门从河南给外公带来大白馒头。你给外公热一下,一会他会吃的。后来才知,天气寒冷,外公肺气肿又犯了,几天都不想吃饭。


 
2019年春节回去看外公,外公不在家,我和爱人去集市上转转,刚进市场,爱人就说,你看那不是外公吗?不远处外公在忙着,我和妻子走到外公面前,看到我们外公很吃惊。外公在给人当“行人”称鸡来,一个集市下来,能收入几十元。外公看到我们很高兴。我说外公这么冷的天别干了,回家吧,外公不愿意,说闲着也没事。其实外公已近九十高龄了,我为外公有个好身体而高兴。

外公那勤劳、正直、善良的为人处事风格,在乡里可是家喻户晓的。有人想帮个忙啊,指导种地啊,他总是十分乐意,从不拒绝。谁家有个困难,他得知后也是热心的帮扶。乡邻都说外公是一个大好人,善良,热情,有大爱。



据说外公是一位有名的“庄稼痴”,早晚总要到田间地头去嗅一嗅,说是看着这绿如绸缎的稻田,就能嗅出米饭的香甜,抚摸庄稼就像爱抚充满希望的新生儿。他守望着他的田地,盼望土地上能收获更多的粮食。外公用他的勤劳、智慧、坚韧、果敢,让一大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外公虽然乐善好施、热心助人,但他对自己和家人却是俭朴到了苛刻的程度,他十分珍惜那乱世荒年中积累下来的财富。田里的稻穗他舍不得留下一根,晒谷场上洒落的稻谷,他也要小心翼翼的拾起,饭碗里的饭粒总是一颗不剩。他身上穿的衣服也大多是我外婆亲手缝制的粗布衣衫,他穿的内衣鞋袜也总是补了又补。

俭朴善良的外公和外婆含辛茹苦的把子女养大,盖上了大瓦房,女儿出嫁,儿子娶媳妇结婚生子,日子一天天幸福起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冬天,外婆生病了,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后无法手术,只能回家静养,两个月后还是走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相信,一点也不敢相信,外婆才六十多岁。外婆的去世对外公的打击最大,风风雨雨几十年相濡以沫过来了,还没有享受到几天的天伦之乐就走了。


人生最大的悲痛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2010年夏天,外公的小儿子,我的小舅舅因意外事故身亡。当时我在部队执行任务没有回去,没能见小舅最后一面,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心痛。但我知道小舅的去世是对外公最致命的打击,那种撕心裂肺的悲痛难以言表,听母亲说外公一下苍老了许多,数天不吃不喝。小舅在姐哥八人中最小,年长我几岁,比较有共同语言,放假了都会去找小舅玩,就连当兵回去探亲也喜欢找小舅,小舅聪明顽皮,长年在外漂泊打工,一直是外公的心病和牵挂,结婚成家后才慢慢稳定下来,安稳的日子没有过上几天。


外公至今也不知道他的小孙子去了哪里,每到逢年过节外公都念叨他的小孙子,家人就说去外地上学了,外公也不含糊,说去外地上学放假别人都回来了,他怎么没有回来?“你小孙子现在懂事了,想利用假期打工挣钱给您养老......”大家都善意的欺骗外公。后来,外公不再追问,一年又一年,外公知道家人没有跟他说实话,他也不再问。看到外公手扶大门向大路的那头望去,佝偻的身影,无助的眼神,家人也是掩面落泪,他的小孙子再也回不来了,2016年的夏天,他的小孙子下河游泳再也没有上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