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本薄薄的书(散文)

 新用户0380lnTH 2021-06-20

   待在书店里半天,最后出来时,我带走的只是一本薄薄的书。我喜欢书是薄薄的,很容易就读完,还有书里的思想也不复杂,轻易能接受,不必绕过弯弯曲曲的肠子就到了心里,当然很好。著者并不是很响亮的作家,一位女性,二次大战先后参加英军服务团为翻译员,复员后定居香港,从事新闻及翻译工作。她译过多部作品。我看重这点,虽然她不响亮,译著肯定要吸收大量的文学营养,文笔一定是好的。我喜欢有营养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就像发育良好的孩子,给你健康、踏实也很好玩的感觉。

书的封底一句话让我捧着书发呆并产生许许多的联想,及至觉得这位女性在一个拥挤的城市里,过着非常孤独寂寞的日子,她的身边只有书,那些发黄的书籍让她的生活也略略地有些潮湿,从而暗生绿苔。

“我必须歌颂那黑暗中的坚忍,孤独寂寞的等待。”

坚忍。等待。这样的汉字让我感到人的至善至美,无瑕可击。

书里收录的是一些很短的小章,还有一些诗歌。我喜欢那些小章,只几句话。几句话,就能构建一个形象,可见写作者的功底和掌握生活的能力。我想像写作者老年寂寞的日子面对的是沉静以后看到的生活沉淀。薄薄的一层,但那是生活过滤之后的金子,老人把金子做成一小章一小章,献给读者。珍贵而且结实,不是一摔就碎的东西,不是看一眼就满足的东西,它是金质的,值得珍藏,而且增值。好东西会让你愈来愈富有,而不是热热闹闹的贫穷,人一走茶一凉就只有孤独。好的文学给人的是内心丰富和从容,以及宁静。

我想想,上面这些只是其中一点,可能我还看中她曾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先后参加英军服务团这点,一个女性对于战争具有细腻的敏感,给她内心的一定是些沉甸甸的积累。每一个写作者依靠自己生活积累写作,有的写作毫无价值,因为那点积累是生活给他的假相,他们没有经过轰轰烈烈的生死。而战争给人是真实的生与死。一个人经过战争,活着,面对过无数的死亡而后活着,对于生命会有深的彻悟,而对于每一个活着的日子会始终用发亮的眼睛注视,不再漠然。对每个日子认真的人才会触摸着生活的本质,因为他们总是踏踏实实地生活,他们的感觉触须一再地向深层开掘。生活总给踏实者一些好的东西。

这本书叫《当时光老去》,花城出版社出版。

作者陈实。一位女性。

书很薄,才四个印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