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证研究:4种海洋开发类型的综合效益评估

 蓝林观海 2021-06-20

节选自《多种海洋开发类型的综合效益评估》 作者:高升1,2,徐敏1,刘佰琼1,曹广喜2,赵林1(1.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管理工程学院)  原文刊发于《海洋通报》 2018年第1期

图片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4种海洋开发类型的综合效益评估值均介于0.4~0.6之间,处于一般的综合效益状态,综合效益从高到底依次排序:临港工业用海类型为0.551 3、海上风电用海类型为0.492 4、排污倾倒用海类型为0.441、围海养殖用海类型为0.434 3。海洋开发类型综合效益的评估对及时调整海洋开发对策,缓和海洋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的矛盾具有积极意义。

图片

海洋开发是人类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方式,然而当前较为重视海洋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而没有充分考虑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限制和约束作用。在海洋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严重、盲目围海造地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海洋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系统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其服务功能日趋下降,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加速丧失,在许多方面已超出其承载能力,严重制约了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关于海洋开发研究的重点多在工程技术与综合管理、环境影响等方面,而对开发活动本身所造成的资源环境综合效益的研究较少,多以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综合评估为主,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纳入计算用海类型总效益的研究较少。因此,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尤其重要。随着我国海洋开发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针对具体的开发工程实例开始了相关研究,探索性的提出了一些海洋开发活动的评估分析方法。

本文构建了江苏省4种典型用海类型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可以为用海环境优化提供借鉴,同时丰富海洋开发类型综合效益评估的相关理论与实证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案例

为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满足日益扩大的土地及能源需求,目前中国江苏省正在加快海岸带地区的开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计算多种海洋开发类型的综合效益对沿海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规划和管理极其必要。根据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选取围海养殖、海上风电、排污倾倒、临港工业4种常见的海洋开发活动类型,每种海洋开发活动又选取了几个典型海洋开发工程项目,共10个研究案例进行综合效益评估分析(表1),案例选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便于比较不同用海类型和产业门类的用海效益。选取各海洋开发工程项目的各种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和排污申报数据、海洋统计年鉴、项目实际调查数据以及模型计算数据等进行海洋开发活动的综合效益评估与分析。

表1 典型海洋开发工程项目

图片

2 方法与步骤


3 结果与分析

评价指标标准化结果乘以各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计算得出10个研究案例的综合效益评估指数(图1)。发现江苏某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项目(10A4)的经济效益指数与社会效益指数分别达到0.273 5、0.108 5,均相对高于其他几个项目;南通某经济开发区污水排海工程项目(6A3)经济效益指数最小,为0.081 6;滨海经济开发区某2万吨/天尾水排放用海项目(7A3)社会效益指数最小,为0.080 9。江苏某150兆瓦潮间带风电场一期示范工程项目(4A2)资源成本与环境成本的效益指数分别达到0.131 6、0.148 4,均相对高于其他几个项目。而江苏某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项目(10A4)资源成本效益指数最小,为0.093 3;江苏某核电站用海项目(8A3)环境成本效益指数最小,为0.077 9。10个研究案例的资源成本指数高于环境成本指数,但基本接近。高过社会效益指数与资源成本效益指数,但是经济效益指数在4种用海类型中最低,为0.121 0;围海养殖用海类型的社会效益指数、资源成本效益指数与环境成本效益指数最低,分别为0.0849、0.1045、0.092 7。

图片

图1 10个海洋开发项目的效益评估指数

表4 4种典型海洋开发类型的综合效益评估指数

图片

分析四种用海类型评价指标的效益值发现(图2),围海养殖用海类型(A1)的所有评价指标中,单位面积经济净收益(C1)效益指数最高,为0.062 4;环境污染防治费用(C6)效益指数最小,为0.0271。海上风电用海类型(A2)的所有评价指标中,群众满意度(C5)效益指数最高,为0.053 0;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率(C4)效益指数最小,为0.018 3。排污倾倒用海类型(A3)的所有评价指标中,单位面积经济净收益(C1)效益指数最大,为0.046 6,是因为本研究中将江苏某核电站用海项目(8A3)列为了排污倾倒用海类型;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率(C10)效益指数最小,只有0.021 5。临港工业用海类型(A4)的所有评价指标中,单位面积经济净收益(C1)效益指数最大,为0.092 3;环境污染防治费用(C10)效益指数最小,只有0.022 7。

依据计算得到每个海洋开发项目的综合效益均值,得到围海养殖、海上风电、排污倾倒和临港工业4种典型海洋开发类型的综合效益评估指数(图3)。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临港工业用海类型的平均综合效益指数为0.551 2,排污倾倒用海类型的平均综合效益指数0.441 0,海上风电用海类型的平均综合效益指数为0.492 4,围海养殖用海类型的平均综合效益指数0.434 3。4种用海类型的综合效益指数均介于0.4~0.6之间,综合效益一般,处于一般状态。

图片

图2 4种典型海洋开发类型各评价指标效益指数

图片

图3 海洋开发类型平均综合效益评估指数

4 讨论

通过构建的综合效益评估模型,从计算得出的经济效益(B1)、社会效益(B2)、资源成本(B3)和环境成本(B4)4类指标的效益指数中可以发现(表4),4种用海类型中临港工业用海类型的经济效益指数与社会效益指数均值最高,分别为0.247 5、0.099 9;海上风电用海类型具有最高的资源成本效益指数与环境成本效益指数,分别为0.126 6、0.135 3,但是社会效益指数相对较低;排污倾倒用海类型中虽然环境成本效益指数与经济效益指数略

海洋开发活动涉及社会、经济、生态、资源等方面的诸多要素,海洋开发类型综合效益的评估也较为模糊,在评估方法的选择、评价指标的筛选、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框架的构建、安全阈值的确定、评估标准的不确定性以及评估类型的单一化(左平等,2000)等方面都有待探讨和实证。

本文选择江苏省多种海洋开发类型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效益评估,在综合考虑海洋开发过程中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等各个方面的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计算得到各指标值并构建海洋开发活动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将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率、群众满意度等社会效益,冲淤系数、动力泥沙环境变化率等环境成本以及其他机会成本纳入到评估体系中,改进完善了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进行赋权,两种方法互补,既可充分考虑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消除信息熵的负面影响,又可减少赋权中的主观随意性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分别计算了单一用海项目的综合效益指数,通过单一指标效益值与准则层指标效益值的大小进一步分析各用海项目的效益指数与4种用海类型效益指数的主要影响因子,找到关键驱动因素。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拓展指标体系,构建复杂模型框架,结合多种评估方法,并基于得到的评估数据进行客观的驱动力分析,如进行相关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通径分析等找到各用海类型综合效益的主要影响因子。深入探讨各用海类型的社会经济产出与资源环境成本关系,为江苏省海洋开发类型的选择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的评估海洋开发活动的综合效益提供实证参考,丰富相关评估案例,增强实证结果的可靠性与方法的精度。

随着海洋开发的日益剧烈,客观评估多种海洋开发类型的综合效益对分析海洋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海洋管理部门划定各类海洋功能区、制定海洋开发战略、编制海洋行业规划和各项功能区划提供科学依据,为海洋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优化调整提供建议,以期实现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利用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为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科学管理与保护提供决策支持与借鉴,促进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5 结论

构建一个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定量探讨多种海洋开发类型的综合效益的前提与基础。深入分析海洋开发活动对社会经济发展、对海洋资源的损耗以及对海洋环境与海洋生态服务功能造成的影响,得出适合优先鼓励发展的海洋开发类型。

首先,通过对比用海项目的评价指标指数发现,江苏某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项目(10A4)的经济效益指数与社会效益指数均高于其他用海项目,但资源成本效益指数最低;江苏某150兆瓦潮间带风电场项目(4A2)的资源成本效益指数与环境成本效益指数均高于其他用海项目,而南通某经济开发区污水排海工程项目(6A3)的经济效益指数均低于其他用海项目,滨海经济开发区某2万吨/天尾水排放用海项目(7A3)的社会效益指数均低于其他用海项目,江苏某核电站用海项目(8A3)的环境成本效益指数均低于其他用海项目。

其次,从指标层角度计算发现,围海养殖、排污倾倒、临港工业3种用海类型中的单位面积经济净收益效益指数均高于其他评价指标指数;海上风电用海类型中的群众满意度效益指数高于其他评价指标指数;围海养殖与临港工业用海类型的环境污染防治费用评价指数均低于其他评价指标指数;海上风电与排污倾倒用海类型的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率评价指数均低于其他评价指标指数。

再次,从准则层角度计算发现,临港工业用海类型的经济效益指数与社会效益指数最高,但环境成本效益指数较低;围海养殖的社会效益指数、资源成本效益指数、环境成本效益指数较低,且明显低于经济效益指数;海上风电用海类型的资源成本效益指数与环境成本效益指数最高;海上风电与排污倾倒的环境成本效益指数较高;排污倾倒用海类型的经济效益指数最低。

最后,计算发现临港工业用海类型的综合效益最高,为0.551 3,处于一般状态,其主要原因是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海上风电用海类型综合效益指数为0.492 4,处于一般状态,其主要原因是具有较高的资源成本效益指数与环境成本效益指数;排污倾倒用海类型综合效益指数为0.441,处于一般状态,其主要原因是社会效益与资源成本效益指数较低;围海养殖用海类型综合效益指数为0.434 3,处于一般状态,其主要原因是社会效益指数与环境成本效益指数较低。

参考文献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