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国学修身养性,管理者的处事原则有哪些?企业家要有怎样的气度

 白屋兰香 2021-06-20

企业管理者作为领头羊如何修炼自己?管理者在面对问题时要有怎样的气度呢?

接下来,白屋兰香带你从国学的角度,剖析管理者的处事原则。

从国学的角度来讲企业所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自我,就是企业的老板。

第二,企业的员工,也是老板管理的对象。

第三,企业的顾客和企业的竞争对手。

第四,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关系、政府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等等。

从自我这一方面来讲,国学的内容,更加注重修身养性,注重提高个人的自我修养。

对员工这方面来说,从“安人”的角度,来对一个人进行安抚,调动他的积极性。

对于顾客和竞争对手来说,主要讲“谋攻”。

对利益相关者和整个的社会来讲,就要讲“定邦”、“安邦”。

我们先讲从修己的角度上来讲国学

怎么样提升企业家的修炼?回顾一下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国的企业家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第一个过程,就是以感觉为中心的“经验型企业家”。闯天下的年代,当时的企业家完全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凭着一股冲劲和经验去独闯天下。那个时候的老板,基本上是经验型的老板,只要“胆子大”就能成为赢家。

老板们创业没有道理可言,只有一种敏锐的直觉,抓住了市场,就能抓住机会。

后来这批的企业家慢慢地被淘汰了,因为人的感觉不总是准的。这时,就出现了一批技术专长的专家,以专业技术为特征的技术性的老板。这批老板拥有了技术,再把技术转化到市场上去,就做成了著名的企业家。

硅谷最早一批懂技术的创业企业,像微软、谷歌,国内的网易、百度、阿里和腾讯,这些科技公司的老板,最早都拥有一门技术,然后再把市场的人引进过来,很快把企业做大做强了。

通用汽车的老板斯隆,也是做汽车技术出身,在技术专长为中心的技术性的老板们,凭借他们的技术做大了企业以后,发现技术并不是企业最关键的,因为拥有技术的人很多。

接下来,就发展成为以联合兼并为特长的一种金融型老板。金融性的老板完全是通过玩资本去不断地去购买、兼并新的技术。购买有经验的人去达到企业倍增的效果。

以联合鉴定为特长的金融性老板,后来发展成为以再造战略为主体的文化型的老板。

像联想、海尔、华为这些企业老板,都是一种文化型的老板。

海尔讲的是“吃休克鱼”、“外圆内方”。海尔的大楼都是外圆内方,这就是靠中国的文化。

华为老板任正非说,创办了华为以后,技术已经很稳定了,华为却提出了著名的《华为基本法》,华为基本法就是一种文化的层面。

从老板们发展的历史,就可以看出,由文化性的老板主宰世界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那怎么样提高老板的这种胸怀呢?

小老板竞争的是小聪明,中老板竞争的是远见,而大老板竞争的是文化。

在很多的小老板里面,就是竞争一个小聪明,只要有一个小手段,能把别人骗了,他这个企业就能起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总被你骗,这时,小聪明就已经不行了。

所以,我们眼光要长远,要洞见事物发展的趋势,这样就进入了一个中老板境界,再往上一层就是文化的竞争。

企业竞争文化,就和我们的国学紧密联系起来了。

国学,讲究的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凡是君子,所有的事最后都求诸于自己,而小人呢,才总是求诸于人。

作为一个坦荡的君子,在出了问题以后,先从自身上找原因,小人总是从别人的身上去找原因,错的总是在对方身上。

比如我们开车出门,不小心把对方的车撞了。那作为君子,第一个要反省,我错在哪里。小人马上就会说,你怎么开的车?会不会开车?

为什么说求诸己和求助人,决定了君子和小人的两种境界呢?

生活中,如果有一个人出了问题,先从自个身上找原因的,和这样的人交往,你感觉到非常舒服,你感觉到你活得像人。

而如果有一个人出了问题,总是想,这就是你的问题,他一东西一少,他就看着你,整天疑邻盗斧。和这种人在一起,长期待得久了,就是一种灾难,也就感觉不到自己是个人了。

这就是国学的一种修养,企业家从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寻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只要你自个强大,就是没有别人能打倒你,就会不息的,发展就不会停滞。

所有的问题,最后都是自己打倒了自己。

很多企业家,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对手,最后却说是“输给了时代”。其实是自己把自己打败的。

胜人者有力,自强则胜。

这是老子讲的,你要能打胜其他的人,你得有力,而最有力的人是自胜者强,自己心里有一种胜力,要有自信心,你就会变得非常强大。

而生活中,有的人连看别人的眼睛都不敢看,你说能干什么事?

为什么呢?自己没有自信!

《大学》里边讲,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四个点,对企业的老总提高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文化层面的要求。

要求我们不但要修身,而且你把家庭做好,还要把国家治理好,要让天下的老百姓为你而感觉到幸福,给天下的老百姓带来幸福,这样才会有更高层次的幸福。

“领导”是具有非凡权利的人,并能够运用这种权利,创造一个其他人赖以生存活动和发展的环境,这种环境可能像天堂一样光明,也可能像地狱一样黑暗。

而作为一个老板,作为给别人提供环境的人,如果你的素质不高,所有在你这个环境下工作的人就会像在地狱一样生活,非常黑暗。

作为老板,你从来都没有笑脸,员工又怎么会有笑脸呢?员工没有笑脸,能对顾客有笑脸吗?

老板不是一个人,而是影响一群人情绪的领头人。

我们总是看到很多跳槽出来的人说,哪家哪家公司没法干活,怎么怎么不人性。

中国古代,就提出了一个现代西方的“雇主文化”的命题,或者叫雇主品牌。

保洁公司的雇主品牌就很好,在那工作非常快乐,员工有幸福感。

微软公司,他的雇主品牌非常好,在那工作比较自由,比较创新。

“修齐治平”的管理逻辑,对我们中国的企业家来说,启发尤其重大。

有的企业老板,白天在读《道德经》,晚上去K歌把妹,泡酒吧。总感觉白天可以装,晚上就不用再装了,没有人看到你。

其实,当别人不看你的时候,没有人监督的时候,能不能够自觉保持自己的言行初心,这才是一个人的真正修养所在。

君子慎其独。

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能更加谨慎的人,才是君子。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有人给杨震送礼,他说我不能收,送礼的人告诉杨震讲,没有别人看见,就我们两个人知道。

杨震说,不是,除了我们俩之外,还有天知、神知。

当一个人做出任何一种行为的时候,必然就留下了一个痕迹,这个痕迹就是这个人的历史,而历史是抹杀不了的。

我们说浪子回头,是非常难得,金都不换。曾经做过不好的事,被逼成了浪子,只要做了,就会形成一个痕迹,这样的过程必然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企业家应该有怎样的气度?

古语有云,有容乃大。要有宽广的胸怀,容人的肚量,能够包容别人才能成就自己。

有人经常去拜佛,就会看到所有的佛都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上可笑之人。

犹太民族有个民谣:如果你不小心摔断了一条腿,应该感谢上帝,感谢你没有摔断两条腿;如果断了两条腿,就应该感谢上帝,没有把你的脖子扭断;如果把你脖子也扭断了,就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

这也体现犹太民族的一种宽容和大度。当犹太民族处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的时候,仍然能成为世界上非常优秀的一个民族。

这和有容乃大和自信的精神状态是分不开的。

如果一个老总,没有容人的肚量,赶尽杀绝,心狠手黑,谁会去跟着你呢。

另外,要制骄,制止自己的骄傲之心。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一直有企图的人,他站立不会长久;一直要想跑的人,他恰恰是跑不动的。

这也告诉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态。

老子有句话说: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夸者不功,自矜者不长。

自见者不明是说,你自己逞己见,一直认为自己得对,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明白,自己是想不通的。

如果一个人总是自以为是,也就得不到大家的推崇,你就彰显不出来。而自己总是夸奖自己的话,功劳就显现不出来。如果总感觉到自己比别人高一等,就表现出一种骄傲的态势,藐视人的状态,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比别人低一等了。

老板一定要有修养,要“制骄”。

为什么企业家往往在最辉煌的时候栽跟头呢?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国美的黄光裕,最近打算做世界首富的马云,都是在最辉煌的时候被打下神坛。

天欲其亡,先令其狂。

我们看看胡润财富排行榜的前几名,有人称之为“杀猪榜”,人怕出名猪怕壮,谁上榜谁就要出问题,所以才说富豪排行榜是“杀猪榜”。

排在前几名的富豪很骄傲,也容易发狂。龙虾在最红的时候,就离“死”不远了。

学好国学,告诫我们,在最发达的时候要更加谦虚,做到“三达德”,提升自我的修养。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得也。

有智慧的人才能不困惑,是非之心方为智,能判明是非,知道对错的话,才有智。

荀子也说,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弟子规说,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而我们作为一个老板要有一身正气,既然管了很多人,如果一碗水都端不平,就没有是非之心。

职场中如何与人相处?面对同事或者客户应该有怎样的心态?

下期请继续关注白屋兰香,为你继续解析国学的管理之道。

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