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面、二便:辨证精华

 图书 馆员 2021-06-21

头、面、二便:辨证精华

(一)望目辨病论问答:

五脏六腑精气,皆上于目,而为之精。脾气虚则阳衰,不能摄阴,而浮散神光于外,以致神水宽大,睹物成二,其营在肝,其主在肾,其和在脾,能合肾脾之阴,而使肝达之,则必能归精于两目矣。

目清澈为寒;

目暗浊为热;

目多混浊,是湿病;

目多干燥,是燥病;

目多干涩,是肝阴不足;

目赤肿,为肝经风热;

目珠肿,为肝火,外感风热;

目瞳孔缩小,多为肝胆火炽;

目睑黑浑,为肾气虚证;

目睑色黑暗晦,多肾虚;

目睑缘红湿烂,是脾有湿热;

目寐时露睛,多脾虚气血不足;

目睑寐时常开,不闭,是脾气虚弱;

目睑寤时,不能闭,是肾虚之眼废;

目睑上下鲜明,是痰饮病;

目睑开盖无力,是元气虚备;

目睑下陷,啼哭无泪,是阴津大伤;

目睑微肿如卧蚕,尿黄赤,是黄疸;

目睑浮肿,多水肿之象;

目眦生翳,为肝火上炎;

目眦赤痛,为心火;

目眦淡白,是血虚;

目白睛赤,为肺火;

目白睛发红,为外感风热;

目白睛赤络,多阴虚火旺;

目睛微定,是痰热内闭;

目睛斜视,是肝风内动;

目睛直视,瞪目不活,为肝风内动;

目滞呆,转动迟钝,是肾精不足;

目滞呆,转动迟钝,是惊风先兆。

目无精彩,运动不灵,为脏腑精气虚衰。

小儿睡眠露睛,多脾虚气血不足。

(二)望咽齿辨病论问答:

咽部深红肿痛明显者,为实热证;

咽部嫩红,肿痛不著者,为阴虚火旺证;

咽部嫩红,肿痛不著者,热邪痰浊犯肺;

咽喉红肿疼痛,多肺胃热毒壅盛;

咽喉化脓溃烂,见黄白腐点,为肺胃热毒炽盛;

咽喉见灰白色腐点成片,多为白喉,热伤肺肾。

齿燥为阴液受伤;

齿燥光如石,是胃热已极;

齿色如枯骨,为肾阴将凅。

牙关紧闭,或介齿有声,为风痰阻络;

牙关紧闭,或介齿有声,为热极作痉。

(三)望面辨病论问答:

面色白,主寒证,为阳虚或外感初起;

面色白,为阳虚,气虚和血虚;

面色白,虚寒血凝,经脉收缩;

面色苍白,是为肺病;

面色白而浮肿,为气虚;

面色白而干瘦,为血枯;

面色白如枯骨,为肺病已绝;

面色白而消瘦,颧红唇赤,阴虚火旺;

面色白,微红润泽,为气血充足。

面色黄和红色主热;

面色黄,主病属湿;

面色黄淡,主病寒湿;

面色黄而浮泽为风湿;

面色黄的,红的为风一类;

面色黄淡无华,是为脾虚;

面色黄如橘子色,为湿热;

面色黄如枳实色,为脾气已绝;

面色黄而青黯,为瘀血挟湿热;

面色黄而泛赤为风,指风热病;

面色黄而润泽明亮,为病将愈;

面色黄而膏润,为肿疡证,化脓证;

面色略带黄色,是为有胃气;

面色赤潮热譫语,实热在里;

面色红如血色的,为心经绝象;

面色红甚,为血证,是失血或局部充血;

面色正赤,为阳气悱郁在表,汗出不彻之故。

面色青,寒凝则气滞,血瘀则经脉拘急;

面色青,为气血凝泣,主寒主痛;

面色青如草兹,为肺经已绝;

面色青黑,为痛一类疾病;

面色青黑,为寒甚痛极;

面色黑,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气血不畅;

面色黑,水饮不化,血失温养,经脉拘急;

面色黑而焦干者,多肾阴亏虚;

面色黑如灶苔,为肾气已绝;

面色枯晦是久病,和虚证;

面色浮泽鲜明的,病浅在外;

面色沉浊晦滞的,病深在内;

面部两颧潮红,多属阴寒内热;

面部两颧午后胭脂娇艳赤色,为水亏火旺,火型肺金。

(1)中医关于四肢病症论

四肢包上肢的肩肘臂腕掌指和下肢的髀股桼胫踝付趾等。心主四肢血脉,肺主四肢皮毛,脾主四肢肌肉,肝主四肢之筋,肾主四肢之骨。而脾于四肢关系最为密切。上肢为手三阴,手三阳经脉循行之处,下肢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循行之处。

望四肢可诊察五脏病变和循行于四肢的经脉病变:

1)四肢萎缩或一肢消瘦萎缩,多气血亏虚或经络闭阻。

2)肢体肿胀或一肢肿胀者,若红肿疼痛,多血瘀或热壅阻络。

3)若足跗肿胀,或兼身肿,多为水肿。若下肢肿胀,皮肤 如象皮,多见于血丝病。

“四肢为诸阳之本”诊四肢的寒温,可窥测“阳气”的盛衰,在预后诊断上,也有重要意义。

4)如四肢辩外感,内伤。如手背热为外感,手心热与少腹热为内伤。

5)手心热的,可结合额部热,进行互勘。如手心热甚于额部者为虚热。反之额热甚于手心者,为表热。

6)如小儿高热,指尖发冷的,当防惊厥。发热  流涕目红流泪,见到手指尖冷的,为将出麻疹“痧子”等。

7)手足蠕动者,多为脾胃气虚,筋脉失养。足不能行,软弱不痛,为痿证。

8)手足颤动多血虚,筋脉失养或饮酒过度,为中风先兆。全身肢节痛或局部痛为痹证。

9)手足麻木,或身体一处麻木多气虚。手足麻木延及肘臂,多中风先兆。

10)四肢的肌肉,筋脉,关节疼痛,多风寒湿侵袭。或风湿郁而化火或痰瘀,热瘀阻滞气血运行所致。病在上肢加川芎,下肢用牛膝木香痛甚加乳香没药。

11)肢体痹疼不移,乃寒湿留滞,气血受阻。肢体痛而走串,多为风邪,或兼夹风邪。四肢清冷,为脾阳虚证。

12)肢节肿痛治験:(罗天益)大羌活汤:羌活,升麻各一钱,独活七分,苍术,防风,葳灵仙,甘草,当归,茯苓,泽泻各半钱。功能散风去湿,升发阳气,培补脾土,湿邪自去。

医家李仲梓认为:“三才汤养肺胃之阴,使肺气能降,水谷精气得以输布四末,故痿躄得复”。痿证(脉痿)是实热内蒸,心阳独亢,连用承气汤,继用参汤,送下苦寒下降之药。是皆“内经”治痿独取阳明之义,实热去,继用三才。

注:三才汤由人参,天冬干地黄组成。功能益气养阴用于气阴两虚,神疲乏力,气短纳呆,舌红口干者。大承气汤:峻下热结,泻火解毒。小承气汤:轻下热结,消积除满。

(2)望爪甲辨病论问答:

爪甲色白,为气血两虚;

爪甲淡白,是为血虚;

爪甲色淡,为肺胃虚寒;

爪甲苍白,为阳虚有寒,气血两虚;

爪甲发黄,多为黄疸;

爪甲鲜红病人消瘦,为阴虚火旺;

爪甲深红,多为里热;

爪甲青紫,多为血瘀;

爪甲青黑,多为死证;

爪甲按之白,放之复红,久病可治;

爪甲按之白,放之不复红,病为难治。

耳焦黄色黑为肾虚。

鼻翼扇动,多为肺热,或哮喘。呼吸急促,胸部起伏显著者,多属实热证。

(五)闻声辨病论问答:

语音低微,多内伤虚证。

语音响亮,多外感实证。

狂言谵语,多热证实证。

声低少语,多虚证寒证。

骤然音哑,多风痰伏火。

气粗不平,多外感热盛。病多肺胃。

气微吸弱,虚赢不足,多内伤久病。

实喘肺胀气粗,多肺胃实热。

虚喘声低息短,多属肾虚。

咳而无痰,以咳为重,主治在肺。

因痰而咳,以痰为重,主治在脾。

暴咳声哑,多金实不鸣。多火邪。

久咳声哑,多金破不鸣。多气虚精伤。

咳嗽多涕,鼻塞不通,多是感冒。其病易愈。

咳嗽顿作,连声不绝,多为顿咳。病较难愈。

(六)问口辨病论问答:

口眼歪斜,是风痰阻于头面经络,阳明内储痰浊,太阳外中于风,风痰阻于头面经络,则经隧不利,筋肉失养个,故不用而缓。无外邪之处,气血尚能运行,相对而急,缓者为急者牵引,故口眼歪斜。治宜祛风痰通经络,止痉挛,使风去痰消,经络畅通,则病可愈。

口中甜腻,脾有湿热;

口中作咸,肾虚所致;

口中味淡,胃有湿浊,多脾胃虚;

口中作酸,消化不良,胃肠积滞;

口中作苦,肝胆有火,胆火上炎;

口中作嗅,胃中有热,消化不良;

口中溃烂,心脾积热,重则口疮;

口干咽干,阴虚火旺,真阴内亏;

口中白痟成片,为哦口疮;

口唇发焦,多为食积;

口唇焦干,食积脾热;

口唇赤肿,是为热甚;

口唇鲜红,阴虚火旺;

口唇色淡白,气血不足;

口唇色白肿,是为唇风;

口唇色淡青,风寒束表;

口唇色红赤,是为热甚;

口唇色红紫,瘀血互结;

口唇色撄红,暴泻伤阴;

口唇歪斜的,是为中风;

口禁而不语,是为痉病;

口闭而难开,牙关紧闭,多属实证;

口周围苍白,面颊潮红,为腥红热。

(七)望舌辨病论问答:

“方剂思维论”曰:“既使有经验的医生也认为:心中易了,指下难明。而舌诊就像晴雨表,能真实反映人体健康状况,切易掌握。”

辨舌之法是什么?舌上无苔,为在表,鲜红为火,淡白为寒。

察舌质辨病要点,依色依形二项。舌尖部位反映心的病变与肺的病变。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厚,心经之别系舌本。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肺系喉咙连于舌根。肾经循喉咙,挟舌本。肝经循喉咙之后,络舌本。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变化,可反映舌上。

正常人舌质怎样?

正常人舌质润泽,呈淡红色,但由于禀赋不同,舌质有别。“辨舌指南”说:“无病之舌,形色各有不同,有常清洁者,有稍生苔层者,有鲜红者,有淡白者,或为紧而尖,或为松而软,并有齿印者----此因无病时,各有禀赋不同,故舌质亦异也”。另,正常人舌象,亦可见齿痕,裂纹,剥苔;总之,正常舌象:活动自如,舌体柔软,淡红舌,薄白苔。

1)舌瘦小而薄为虚证;

2)舌红绛,白滑腻,营分有热;

3)舌体淡嫩舌苔白润,主虚寒证;

4)舌淡胖嫩,苔黄而滑润者,多为阳虚水泛;

5)舌色过淡或苍白是贫血,水肿表现,虚寒证;

6)舌色红绛,肿胀,多心脾热盛;

7)舌绛色为热甚。紫色为瘀血;

8)舌色红为热,兼干燥无苔或少苔,为热甚伤津;

9)舌红降白滑腻,气分有湿;阴虚火旺兼有痰浊食积;

10)舌红常见于里热证,阴虚证;

11)舌绛多见于外感热病极期,阴虚火旺;

12)舌色绛,多提示:外感病,热入营血;

13)舌绛苔少,而津润者,常见于血瘀证;

14)舌淡红,苔厚黄,常见于外感风寒化热,外感湿热邪气;

15)舌红苔黄腻,为肝胆湿热,可见胁肋胀痛;

16)舌体胖大,为水肿或水湿,有可能患有甲状腺机能低下;

17)舌颤是中风先兆。舌诊宜清晨起床后,尚未洗刷观察最为准确;

18)舌上无苔,如去油腰子,为亡液,不治。

芒刺是舌体上高起如刺,摸之棘手的红色或黄黑色锋利颗粒,谓之芒刺。舌生芒刺提示:气分热盛,脏腑阳热亢盛;主病脏腑阳热亢盛,或血分热极。

“望诊尊经”云:“舌生芒刺者,热结盛也。”

“中医舌诊”云:“邪热入营分,无论在中焦、下焦,都可出现芒刺。”

舌上芒刺辨证要点:

1)舌尖生芒刺,多为心火亢盛;

2)舌边生芒刺,多为肝胆热盛;

3)舌中生芒刺,为胃肠热极;

4)舌红而生芒刺,热在阳明气分;

5)舌绛而生芒刺,热已深入营血;

6)舌生点刺,多是胃肠热盛;

7)舌中芒刺越多越高,邪热愈盛,气分赃腑热盛;

病情危重舌辨证要点:

1)舌如镜面的病危;

2)舌如火枯色的病危;

3)舌如去膜猪腰子的病危;

4)舌光无苔,胃气已绝的不治;

5)舌糙刺,如沙皮,而干枯燥裂的病危;

6)舌敛束,如荔子内,而绝无津液的病危;

7)舌本强直,转动不活,语言蹇涩的病危。

(八)望舌苔辨病论问答:

察舌苔要点辨病主依苔色与苔的有无。

1)舌苔是怎么产生的?舌苔,是胃气胃阴,上蒸于舌面,而产生的。“伤寒本旨”曰:“舌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舌苔是舌面一层苔状物。

2)常人舌苔怎样?常人舌苔,舌红润,苔微白,不厚,干湿得中,不滑不燥,但夏月苔较厚,而微黄,但不满,不板滞,亦属常苔。

3)辨舌之法是什么?舌上无苔,为在表,鲜红为火,淡白为寒。舌苔厚薄辨病邪深浅;

舌苔润燥辨津液盛衰;舌苔腐腻辨湿浊;色泽辨寒热、湿燥邪。

3)厚苔是怎么产生的?厚苔是胃气,挟湿浊邪气,熏蒸而成。五脏皆禀气于胃,故可借以诊察,脏腑之寒热,虚实,及病邪性质,与病位深浅。而胃气是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薄草也。

4)无根苔:凡舌苔松散不实,浮于舌面,刮之易去,不似舌所自生者,谓之无根苔。乃久病之后,胃气匮乏所致。多为胃气衰败的象征,常见于久病虚证寒证。

1)苔薄为病轻,病邪较浅薄,多为外感;

2)苔厚为病重,病邪入里。苔厚为食欲不振,食积或痰湿。兼黄色为湿热。

3)苔无(也称剥落苔似花剥苔)一般为胃之气阴两大伤,胃阴受耗气血两亏;无苔,如去油腰子,为亡液,不治。少苔或无苔为阴虚:如舌面光洁如镜称鸡心舌,为阴伤严重。

4)白苔主表证寒证;湿热内盛则苔白;苔白色为表证寒证。若有白苔,为半表半里。,苔润有液为寒。苔燥无液为火。

5)黄苔主里证热证。湿热交蒸则苔黄;苔黄色为热证里证。黄苔为在里,黑苔病入少阴,多死。

6)润苔为风寒表证,湿证初期,血瘀证;苔润有液为寒。苔燥无液为火。

7)燥苔为高热,大汗,吐泻,湿阻,过服温燥药;

8)舌苔白润,脉弦紧或沉紧,为寒滞肝脉,可见少腹縴引睾丸坠胀作痛;

9)腻苔:苔质颗粒细腻,致密,融和成片,不易刮去,成腻苔,主病湿浊,痰饮,食积;腻苔,厚苔切结构致密为湿盛。

10)腐苔:苔质颗粒粗大,而根底松浮,如豆腐渣,舖堆舌面,揩之可去者,此为邪热有余,蒸滕胃中岁浊之邪,上泛所致,分前、中、后部,后为肾、膀胱、下焦热盛;腐苔主病湿热;

11)苔黑色而干为热盛。苔黑色而润为寒盛。黑苔病入少阴,多死。

(九)问头痛辨病论问答:

为什么望头面? 头为诸阳之会,督脉及手足三阳经脉,皆上于头面,阴经有任脉和足厥阴肝经,上于头。头为精明之府,是精神所居之处,中藏脑髓,为元神之府。脑为髓海,为肾所主,肾之华在发,而发为血之余,血脉上荣于头面。所以望头面,颈项与头发,主要是了解心肾及气血盛衰。

六经皆有头痛:

头后部痛,属太阳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

头两侧痛,属少阳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                                      

头前额痛,属阳明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头颠顶痛,属厥阴经(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

头身俱痛,属表邪;

头胀痛,多为湿热;

头重多为脑虚湿重;

头摇不止,肝风内动之兆;

头摇不止,气血虚衰看,脑神失养;

头痛无间歇,心见寒热,为外感;

头痛挟眩晕,痛时间歇,为内伤;

头眩兼寒,多痰湿阻竭,清阳不升;

头眩兼虚,多为肾虚,肝阳上亢之;

风痰头痛,断为肝脾。

(十)问手足辨病论问答:

手足麻木,或身体一处麻木,多为气虚;

手足麻木,延及肘臂,多为中风先兆;

手足蠕动者,多为脾胃气虚,筋脉失养;

手足颤动,多由血虚,筋脉失养;

手足颤动,饮酒过度,亦为中风先兆;

足不能行,软弱不痛,为痿证;

足行脚痛,多为脾虚;

四肢懈怠无力,是脾精不能输布;

四肢清冷,肢困神疲,为脾阳虚证。心病者,两臂内痛;脾病者脚下痛;肺病者肩背痛;肾病者大小腹痛;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

(十一)问饮食辨病论问答:

食后胀痛,为实;

得食痛缓,为虚;

食而喜冷,多为热证;

食而喜热,多为寒证;

凡病得食加剧,多为实证;

凡病得食稍安,多为虚证;

食入胀闷,为气滞食阻;

能食善胀,为胃强脾弱;

饥不能食,胃中嘈杂,为痰火内阻;

多食善肌,形肉反瘦,为胃火内炽,中消。

(十二)问小便辨病论问答:

小便清白,为寒;

小便黄赤,为热;

小便深黄色,为湿热内蕴;

小便鲜红色,为血热妄行;

小便短少,色黄而热,为实证;

小便黄褐,色如脓茶,为湿热黄疸;

小便黄赤混浊,尿涩不利,为湿热;

小便臭浊,湿热为患,下注膀胱;

小便臊臭混浊,为膀胱湿热;

小便多,色清而长,多为虚寒;

小便清白色,频频自遗,为气虚;

小便点滴,小腹痛,发热为实热;

小便少或不尿,腰肢冷为虚证;

小便滴沥,茎中刺痛,多为淋病;

小便频频,为肾虚;

小便痛而尿血,为血淋;

小便频急痛,赤红多膀胱湿热,肾虚;

小便多,口渴多饮,身体赢瘦,多为消渴;

小便自遗为肾气不固。幼儿遗尿,为发育未健;

男孩阴囊,不紧不松,是肾气冲沛表现; 男孩阴囊松弛,多为体虚,或发热。

(十三)问大便辨病论问答:

大便溏薄清稀,为脾阳虚;

大便无力溏薄,为脾气虚;

大便粘稠酸臭,属热;

大便胶黑色,为瘀血;

大便酱如紫色,为湿热;

大便糜烂腐臭,多里热积滞;

大便脓血,为痢疾,多大肠湿热;

大便酸臭气,,肠中积热,消化不良;

大便腥臭清稀,肠寒脾胃虚寒;

大便稀薄少臭气,为脾胃虚寒;

大便矢气奇臭,消化不良。宿食停滞;

大便里急后重,腹痛,便后舒的属实;

大便量少数频,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 大便先硬后溏,多脾胃虚弱中气不足;

大便自然泻下,腹无痛,便后不舒的为虚;

大便在黎明前腹泻(五更泻)多脾肾阳虚;

便泄而飧,完谷不化的,为寒泻;

便泄暴注,下迫肛门,灼痛的为热泻。

便秘,兼见血虚脉证,为血枯肠燥;

便秘新病伴腹满胀痛的,多实证;

便秘兼实热脉证的,为阳结;

便秘兼阴寒脉证的,为阴结;

便秘为老人,久病,孕妇,多津亏血少,气血两虚。

四诊五辨要诀

                              上篇   四诊
四诊总括

医经内难有明见,    望闻问切四诊参。        察外揣内细诊探,    了解病症与根源。
第一节    望诊
一 望神
1 神的概念
神是意识和精神,    乃由精生共形存。      生命活动神主宰,    五脏安和自有神。
2得神
得神神旺精气充,    正气未伤病浅轻。      形色如常语清楚,    目光明亮内含精。
反应灵敏情自若,    呼吸调匀肌肉丰。     
3 失神
失神神衰精虚空,    正气大伤病危倾。      神志昏迷语无伦,    循衣摸床与撮空。
面色晦暗情淡漠,    瞳呆睛迷目不明。      吸微喘促肉消脱,    反应迟钝动失灵。
4 假神
病症危笃失神明,    突然转佳不含情。      语声低微忽高亮,    目光昏滞忽转明。
面色晦暗忽如妆,    本无食欲忽有增。      阴精衰竭阳外脱,    回光返照残灯明。
二  望色
1常色与病色
红黄隐隐色之常,    明润含蓄有荣光。      五脏安和机体壮,     气血旺盛精内藏。
并色病时异于常,    善恶顺逆辨周详。      五色光明润泽善,    胃气能荣预后良。
晦暗枯槁为恶色,    脏腑败坏胃气伤。
2 五色主病
青乃气滞脉瘀阻,    多主惊风瘀痛寒。      赤色只缘火热盛。    热证虚实微甚间。
黄乃本色不主病,    黄而异常方为篇。      病之黄色虚与湿,    两目身黄是黄疸。
白色气血不荣外,    夺气脱血或虚寒。      黑为阴寒水盛色,    寒水瘀痛肾病缠。
三  望形体
粗大充实强壮象,    瘦小干枯衰弱证。      形胖能食脾胃壮,    胖而食少水湿停。
形瘦食多中焦热,    瘦而食少脾胃倾。      瘦人多火阴虚热,    肥人多湿痰饮生
咳喘肺胀胸圆桶,    肺肾阴虚胸扁平。      面浮肢肿为水肿,    腹大脐突膨胀名。
大肉瘦削病危笃,    畸形禀赋不足成。
四  望姿态
动强仰伸表实热,    静弱俯屈里虚寒。      坐而喜伏气虚短,    坐而不卧喘咳痰。
痹症伸屈不利痛,    痿症痿软无力前。      口眼蝸斜中风痰,    撮理循摸病危难。
动摇挛抽因风产,    手护之处多痛酸。      热证衣被常欲掀,    衣重被覆是阴寒。
五  望排泄物
排物形色质地变,    脏腑气血最相关。      大凡寒湿白清稀,    热盛津伤黄稠粘。                  六  望小儿指纹
气血未充脉难平,    次指三关风气命。      脉络红黄隐于风,    形色变异疾病生。
纹现浮沉分表里,    辨别红紫寒热明。      寻求淡滞虚实定,要在三关察重轻。
七  望舌
1舌诊要义
舌为人体一面镜,    心之苗窍脾外征。      脏腑虚实验舌质,   病邪深浅舌苔衡。
2 正常舌象
舌体柔软运动灵,    大小匀称色淡红。      舌苔薄白颗粒匀,    干湿适中有根莛。
3 望舌质   
(1) 望舌神                                                                                      荣润光彩为有神,    津液充足气血匀。      枯晦无华是无神。    正气虚衰病危濒。
(2) 望舌色
A 淡白舌
淡白舌色浅淡红,    阳虚血少舌失营。      多主虚证寒湿证,    或为气血双亏穷
B 红舌。  
红舌之色深淡红,    热盛气血则沸涌。      红芒后苔主实热,    红镜少苔虚热明。
C绛舌
绛较红色更深红,    外感内伤血瘀停。      内伤杂病虚火旺,    外感热病灼阴营。
D 青紫舌 
青舌淡紫全无红,    深绛而暗紫色名。      青主阴寒瘀血证,    紫为热盛气血壅。                  (3) 望舌形
舌老实热嫩虚寒,    齿印脾虚水湿泛。      胖大湿热与肿毒,    瘦小血虚阴液干。
裂纹多属阴不足,    芒刺阳亢火热燔。      镜面舌绛液枯致,    淡白失养虚不堪。
(4) 望舌态
痿软双亏筋失养,    强硬热盛或中风。      震颤热极肝风动,    久病气血虚弱呈。
歪斜多属中风证,    吐弄热在心脾经。      舌纵正虚风痰扰,    舌卷热极或寒凝。
4 望舌苔
(1) 苔质主病
胃蒸脾湿上泛生,    厚苔病重薄苔轻。      燥则津伤润津盛,    腻为痰饮滑水停。
(2) 苔色主病
苔白多表寒湿侵,    外感风寒白而润。      湿热新感白尖红,    瘟疫毒起白积粉。
黄主里热或痰湿,    灰黑热极与寒甚。      同干燥见多阳热,    同滑润见多寒阴。
第二节    闻诊
一  听声音
实热声高粗长重,    虚寒低微细弱轻。      新哑寒闭久阴亏,    鼾睡撒遗是中风。
寂然惊呼骨间病,    黯然不彻病心胸。      呻吟不止多痛楚,    惊呼尖叫多惊风。
小儿夜啼多惊恐,    心肝脾热或寒痛。      烦躁多言属实热,    沉默少语虚寒征。
语言错乱神明乱,    语言蹇涩风痰蒙。      谵语神昏语无伦,    重复断续是郑声。
自言自语叫独语,    狂言痰火扰神明。      张口抬肩不卧喘,    哮则喉中水鸡鸣。
少气气少不足息,    短气气短难续通。      上气咳嗽气急促,    太息长吁短叹生。
有声为咳有痰嗽,    声痰俱有咳嗽名。      胃逆声物分呕吐,    呃噫喷嚏闻辨明。
二  闻气味
热化秽臭寒化腥,    酸臭伤食腐臭痈。      痰血腥臭肺痈证,    汗味臭秽瘟疫蒸。
小便臊臭湿热注,    矢气奇臭宿食停。      血腥失血氨水肿,    消渴重症如烂苹。
第三节    问诊
问询病情细察侦,    纪要耐心又热情      问诊着重问现证,    主要痛苦与时更。
寒热表里伤感别,    汗出有无自盗生。     能食不食渴不渴,    二便多少通不通。
口中味道正不正,    睡眠安宁不安宁。      头身耳目有无病,    胸胁脘腹胀楚痛。
妇人经带和孕产,    小儿诸疾问随行。      个人生活与嗜好,    有关史料要问明。
一  问寒热
恶寒自觉寒冷感,    覆被近火不解寒。      热是病人体温高,    或身局部有热感。
恶寒发热新外感,    寒重热轻是表寒。      寒轻热重表热证,    外风热轻恶风汗。
但寒不热指畏寒,    久病畏寒里虚寒。      新病畏寒剧冷痛,    寒邪伤阳失温暖。
但热不寒里热证,    病不在表不恶寒。      持续高热为壮热,    正盛邪实里热燔。
湿热定时如潮涌,    阳明腑实湿热缠。      长期低热多阴虚,    或为气虚阳不宣。
寒热往来交替作,    正邪抗争表里间。
二  问汗
阳蒸津液汗之常,    表里局部问周详。      表虚自汗风邪中,    表实无汗寒邪伤。
里证自汗阳虚损,    盗汗阴虚在梦乡。      大汗实热里热蒸,    冷汗淋漓是亡阳。
头面汗多热蒸上,    阴阳离决四肢凉。      手足心汗脾胃弱,    经络闭阻半身决。 
三  问头身耳目
头会诸阳脑髓充,    实痛急剧虚慢轻。      后痛太阳巅顶厥,    侧属少阳额阳明。
热胀寒紧风湿重,    虚证绵隐痰昏蒙。      头晕昏沉痰湿盛,    耳鸣面赤肝阳攻。
心悸面白气血亏,    腰膝酸软肾虚空。      湿邪侵扰头身重,    风寒湿痹肢体痛。
耳鸣暴大拒按实,    虚证慢小按之轻。      虚聋肾亏精气衰,    实聋肝胆邪火蒙。
目痛呕恶青风障,    目眩痰湿肝阳升。      雀目夜盲肝虚病,    目昏气血不上荣。       
四  问胸胁脘腹
胸胁脘腹首问痛,    心痛彻背唇甲青。      胸痛憋闷痛引臂,    阴虚潮热咳嗽红。
壮热鼻煽肺热喘,    热吐痰血肺痈脓。      胁痛目赤肝火盛,    身目黄染湿热壅。
胃脘冷痛寒邪犯,    热痛口臭便秘成。      灼热嘈杂胃阴虚,    阳虚隐痛呕吐清。
寒滞肝脉少腹冷,    小便不利分闭癃。      虚寒便溏痛隐隐,    绕脐包快多有虫。
大凡血瘀痛固定,    气滞胀痛走窜攻。      伤食嗳腐呕恶吐,    虫痛阵阵不痛平。
热痛恶热寒喜暖,    实痛拒按虚喜欢。     
五  问饮食口味
口不渴饮津未损,    口渴多饮热伤津。      阴虚湿热不多饮,    瘀漱痰吐津不贫。
消谷善饥胃火盛,    饥不欲食亏胃阴。      纳呆湿困脾胃虚,    厌油身黄湿热薰。
厌食嗳腐伤食滞,    妇人经停多有娠。      口甜粘腻湿热蕴,    口淡胃虚或湿侵。
咸是肾寒苦胆热,    酸肝胃热宿食存。
六  问睡眠
心肾不交入睡难,    胆郁痰扰易惊眩。      心脾两虚易醒悸,    胃不和则卧不安。
心肾阳衰但欲寐。    形瘦纳呆脾虚然。      昏睡谵语热入营,    昏沉困倦脾湿痰。
七  问二便
便秘实热津液穷,    冷秘喜热面白青。      老年产后气津损,    阴虚血少失润通。
泄泻完谷伤脾胃,    痛泄脾土被肝乘。      滑泄失禁五更泻,    脾肾阳虚失煦蒸。
湿热肛灼气陷坠,    里急后重痢血脓。      多尿消甜寒清长,    热证伤津尿少红。
肾气不固频失禁,    淋证频数尿急痛。      气化不利湿热蕴,    点滴有无分闭癃。
八  问妇女
月经先期一周行,    稀稠红淡虚实评。      后期淡红属血虚,    紫暗有块是寒凝。
痛经寒凝少腹痛,    实痛憋胀虚隐痛。      经闭血瘀虚劳气,    须别妊乳绝暗经。
淋漓不断为经漏,    忽然大下经崩名。      深红有块多属热,    淡红无块血失统。
带下赤白肝郁火,    热黄臭秽寒白腥。      已婚厌食问经孕,    妊后腹痛问漏红。
产后恶露净未净,    乳汁多少便秘通。
九  问小儿
小儿哑科问诊难,    当问父母保育员。      出生前后详询问,    先天发育全不全。
预防接种计划免,    疫病追问传染源。      神志不全发育欠,    容易惊吓热痉挛。
寒暖不周热咳喘,    饥饱失常吐泻疳。
第四节 切诊
一  正常体位
脉有胃气与神根,    恰在中取不浮沉。      不快不慢四五至,    从容和缓节律匀。
二  二十八脉分类
长短滑涩弦紧细,    虚实迟缓数疾动。      沉伏牢弱促结代,    浮芤濡革散微洪。
三  二十八脉的脉象、脉理和主病。
1  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
浮水漂木在表层,   按之不足举之盈。     淫伤皮毛阳内壅,    正气奋起抗敌戎。
浮为阳脉主表证,   若是秋肺浮为平。     有力表实发散解,    无力表虚调卫营。                   

 亦有阴亏阳外越,   精血耗伤虚劳成。                                                              

2  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沉脉行于筋骨间,    重按始得轻不显。       阳气衰微气虚陷,    鼓搏不及升脉难。
沉为阴脉主里症,    冬肾见之不为偏。       无力里虚气郁抑,    有力里实邪气恋。    

虚人表证亦有沉,    更见平人脉沉潜。          
3  数脉: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90次以上。
数脉一息倍至三,    都是热邪来相干。      气血沸腾脉行速,    亦有阴盛格阳还。
有力阳亢为实热,    数而无力阴虚缘。      数为阳脉主热火,    久寒见数假象瞒。
4  迟脉  脉来缓慢,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60次以下。
一息三至脉名迟,     阳气衰微阴盛余。      寒凝气滞失健运,    亦有热结脉受抑。
有力寒积痼冷痛,     迟而无力是寒虚。      迟为阴脉属寒水,    热病见迟仔细思。
5  虚脉: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举之无力按之松,    迟大无边似乎空。      虚乃气虚脉失盈,    更缘血少脉亏盈。
卫气虚弱多自汗,    营血不足常怔仲。      脾胃气虚运化慢,    亦有伤暑劳损成。
六  实脉:三部脉举按都有力。
实脉应指粗大长,    三候搏动有力强。      实乃邪盛火热亢,    壮热烦躁谵语狂。
大便不通气滞痛,    亦有疮痈和食伤。        
7  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滑脉如同珠走盘,    往来流利应指圆。      气血旺盛血流健,若非有孕即痰涎。
概主宿食实热症,    滑数痰火浮风痰。
8  涩脉: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与滑脉相反。
往来艰涩迟细短,    恰与滑脉正相反。      精血耗伤脉失濡,    气失鼓搏脉行难。
气滞血瘀痰湿阻,    涩而有力亦当辨。

9  长脉:首尾端直,超过本部。
长脉迢迢柔和匀,    长而弦硬病方临。      阳亢湿热痰湿阻,    癫痫狂躁语无伦。
长而软散多不足,    肝郁劳伤脾胃贫。
10  短脉:首尾俱短,不能满部。
首尾俱短失充盈,    气虚不足导血行。      有力气滞郁结症,    或由痰食积聚成。
11  洪脉:洪脉极大,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应指粗大有力洪,    来盛去衰波涛形。      热迫血涌脉道宽,    阳气亢盛内热充。
宏大有力阳热证,    无力虚热阴液穷。
12  细脉:脉细如线,应指明显。
细小如线应指显,    血不充实欠满圆。      复缘气虚鼓不及,    多为诸虚劳损缠。
湿邪过重脉道压,    胸闷腰痛倦怠添。
13  濡脉:浮而细软。
濡脉浮细软无力,    概主诸虚又主湿。      久病阴竭阳外越,    脉道松弛弹性低。
新病多系湿邪盛,    气血不畅脉受抑。
14  弱脉:极软而沉细。
弱脉沉细软如棉,    气血不足脉行难。      阴亏阳衰精血弱,    中气虚衰脾胃寒
15  弦脉:端直而长,如按琴弦。
弦如弓弦端直长,    紧张有力挺然强。      经脉拘急气血敛,    阴阳失调气不畅。
肝病风阳郁结气,    亦主痛痰疟疾狂。
16  缓脉:一息四至,来去怠缓。
缓脉一息四至匀,    恰在中取不浮沉。      脾胃本脉不主病,    病中逢缓喜庆临。
缓而带浮风伤卫,    缓而带沉寒湿侵。      脾胃虚寒迟细缓,    缓弱过盛脾家贫。
17  微脉: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微极细软有无着,    至数不清将欲绝。      阳虚气少诸不足,    脉运无力故微搏。
伤精失血剧吐泻,    大汗亡阳眩晕绝。
18  紧脉:脉来绷急,状如牵绳转索。
紧来绷紧如牵绳,    来去有力转分明。      多为阴寒搏结症,    阳不畅达正邪争。
紧脉寒症与疼痛,    外感内伤宿食停。      血管硬化少弹性,    经脉挛拘动肝风。
19  散脉:浮散无根,至数不齐。
散脉浮散而不聚,    按之则无漫无蒂。      恰似杨花散飞起,    来去不定至难齐。
散主气血耗散去,    脏气衰微阴阳离。
20  芤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浮大中空如按葱,    芤主失血伤阴精。      血去脉空气不归,    阳失依附外散成。
21  革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革脉浮硬如鼓皮,    外强中空脉弦急。      气无所恋浮于外,    重于芤脉属久虚。
多为半产崩漏正,    亡血失精病萎靡。
22  牢脉:沉按实大弦长。
牢脉深牢坚固义,    实大而长略弦急。      病邪深伏内结聚,    拘急剧痛疝喘逆。
病气牢固难治愈,    实证脉牢病可医。
23  伏脉: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伏脉推筋着骨按,    甚则深伏寻不见。      邪闭气郁脉伏潜,    无力阳衰鼓脉难。
急剧吐泻或寒疝,    惊骇暴痛厥热寒。
24  动脉: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
动脉厥摇显于关,    滑数有力如豆团。      动乃气机升降逆,    阴阳乖违气血乱。
概主妊娠惊恐痛,    亦主脱血发热汗。      短为阴脉不滑数,    莫将动短混一谈。
25  疾脉: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
疾脉一息七八还,    阳热过盛阴欲完。      元气衰微将离散,    痨疾阴竭虚火炎。
足月妊娠将临产,    离乎经常异于前。
26  促脉: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促脉急数时一止,    阳盛实热与肿痛。      或为气血痰食阻,    无力脏衰喘悸生。
27  结脉: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结脉缓慢时一止,    阴盛阳衰失温通。      虚劳精气渐衰损,     气血痰食积聚壅。
28  代脉: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代脉中止禅代上,    良久复动止有常。      脏气衰微惊恐痛,    亦有胎妊跌扑伤。
四  兼脉主病
脉应指下少单一,    病症错杂多相兼。      浮缓中风或风湿,    浮数风热紧风寒。
浮虚伤暑或劳损,    浮涩伤血滑风痰。      沉缓水湿紧冷痛,    沉数里热迟里寒。
沉弦肝郁内停饮,    沉涩血郁滑食痰。      迟细阳衰寒湿症,    迟滑痰食缓湿寒。
洪数阳盛多实热,    细数阴虚内热煎。      弦数肝胆湿热证,    滑数内热食积痰。
五  妇人脉诊
妇脉右大关后盛,    常较男子弱柔沉。      经期滑利正常脉,    气血旺盛无病身。
洪大有力冲任盛,    细数血亏热伤阴。      崩中虚弦久漏细,    暴崩不止虚芤寻。
带黄弦数湿热注,    白带缓滑脾湿存。      清冷而稀沉迟微,    肾阳虚衰不化津。
少阴动甚为有子,    或滑两尺六脉匀。      男左女右仅参考,    离经转急将临盆。     
                              
                               中篇    五辨
                                 五辨总括

八纲辨证总纲领,    百病有因个不同        脏腑辨证是核心,    气血津液辩分明。,    。
外感热病层次辨,    判断疾病症候型。
                              第一节  八纲辨证
一  表里
1   表证
表证邪犯肌表证,    鼻塞流涕头身痛。      发热恶寒有无汗,    咳嗽苔白脉浮升。
2   里正
里证表传或内生,    病位深在于内中。      脏腑气血病属里,    凡非表证皆包容。
二  寒热
11  寒证
寒证感受寒邪证,    阳虚阴盛寒内生。      恶寒喜暖四肢冷,    面色苍白便溏清。
口淡不渴喜热饮,    舌苔白腻迟紧绷。
22  热证
热证感受热邪正,    或为阳盛阴虚成。      烦躁口渴喜冷饮,    发热喜凉面目红。
大便秘结小便赤,    舌红苔黄脉数洪。     
三  虚实
11  虚证
虚证正气虚不足,    机体抗病能力低。      形瘦神靡乏力气,    气短懒言眩晕悸。
汗出欲卧便溏利,    舌质淡嫩脉虚细。
22  实证
实证邪气有余盛,    正气未衰能抗争。      呼吸气粗语长重,     胸腹胀满拒按痛。
热烦便秘尿赤涩,    舌老苔厚脉实雄。   
四   阴阳
1    阴证
阴证闭目羞见明,    神静懒言气微轻。      喜热恶寒四肢冷,    大便自利小便清。
舌淡苔白脉沉迟,    阳虚寒盛虚寒症。
2    阳证
阳证开目欲见明,    神烦多言气粗宏。      壮热恶热渴饮冷,    便秘尿赤面目红。
舌红苔黄脉洪数,    阳气亢盛实热证。
3    阴虚证
阴虚形瘦眩失眠,    口燥咽干五心烦。      颧红唇赤潮热汗,    脉搏细数舌绛干。
4    阳虚证
阳虚神疲乏力气,    口淡不渴便溏利。      畏寒肢冷踡卧睡,    面白舌淡脉迟虚。
 5    亡阴 
亡阴阴液衰竭征,    汗多粘湿手足温。      渴喜冷饮气粗急,    舌红绛干脉细频。
6     亡阳
亡阳阳气已衰竭,    汗多凉清肢冷厥。      口但不可气微弱,    舌质淡润脉微绝。                                              
                               第二节    病因辩证
                            
                                 一    六淫病的辩证

1      伤风病症                                                                                   伤风发热汗恶风,    喉痒咳嗽头晕痛。      舌苔薄白脉浮缓,    风疹时发时隐踪。
或皮瘙痒无定处,    或为游走关节痛。
2     寒邪病症
表寒发热恶寒风,    无汗头痛骨节痛。      舌苔薄白脉浮紧,    直中吐泻腹冷痛。
3    暑邪病症
a    暑温
暑温高热烦渴汗。    头痛气粗短赤便。      舌红苔黄脉洪数,    或为短气神疲倦。
或为抽搐牙关紧,    角弓反张神昏谵。
b    中暑
中暑感受暑邪病,    突然发生头晕痛。      胸闷恶心时呕吐,    口干渴饮体倦松。
甚则昏扑不省人,    发热烦渴大汗生。      或身无汗肢厥冷,    或兼抽搐反张弓。
4    湿邪病症
是侵头重肢体倦,    二便不爽口中淡。      胸闷纳少腹胀满,    关节疼痛重着酸。
舌苔白腻脉濡缓,    或为浮肿女带缠。
5    燥邪病症
a    凉燥
凉燥恶寒热无汗,    头痛不渴口鼻干。      舌苔薄白脉浮弦,    鼻塞咳嗽少有痰。
b    温燥
温燥发热微恶寒,    鼻咽干燥口渴烦。      舌红苔黄脉浮数。    干咳稠粘带血痰。
6    火邪病症
火证壮热恶热烦,    口渴尿赤大便干。      舌红苔黄脉实数,    吐忸便血昏发斑。
       
二    七情病的辩证
1     喜伤证
喜则气缓伤心气,    神不守舍人自迷。      精神恍惚举止乱,    语无伦次脉虚细。
2     怒伤证
盛怒伤肝气上逆,    头晕目眩面目赤。      甚则晕厥或呕血,    怒后情志多抑郁。
胸胁胀满脉弦硬,    急躁易怒善太息。
3     忧伤证
忧愁过度伤肺脾,    情志沉郁乏力气。      纳少便溏脉虚缓,    少气咳嗽痰清稀。
4     思伤证
思则气结伤心脾,    食少便溏乏力气。      失眠健忘心惊悸,    形体消瘦脉沉细。
5     悲伤证
悲则气消心肺虚,    意志消沉长哭泣。      面色惨淡脉细弱,    少气懒言汗湿衣。
6     恐伤证
恐则气下伤心肾,    术惕不安常独居。      如人将捕惶恐惧,    二便失禁脉沉抑。
7     惊伤证
惊则气乱心惊悸,    惊慌失措睛不移。      举止失常脉动乱。    口不能呼神志迷。

                       第三节        脏腑辨证
一    心与小肠
1    心阴虚证
心阴虚证心悸烦,    少寐多梦潮热汗。      舌红少津脉细数,    尿赤便秘口咽干。
2     心血虚证
心血虚证心悸仲,    失眠健忘眩晕朦。      舌质淡白脉细若,    唇面淡白无华容。
3     心气虚证
心气虚证心悸动,    体倦乏力自汗生。      神疲气短劳累重,    舌质淡嫩脉细松。
4     心阳虚证
心阳虚证心悸空,    形寒肢冷自汗生。      胸闷气短劳累重,    舌淡脉微结代停。
5     心火上炎
心火上炎心悸烦,    口舌生疮夜难眠。      舌红苔黄脉滑数,    唇红面赤口渴干。
6     心血瘀阻
心血瘀阻心悸痛,    痛剧肢冷唇甲青。      舌质暗红有瘀点,    脉搏细涩结代停。
7     痰迷心窍
痰迷心窍失清灵,    神情痴呆意朦胧。      脉滑舌淡苔白腻,    呕痰喉中有响鸣。
8     痰火扰心
痰火扰心神错更,    哭笑无常不识翁。      舌苔黄腻脉滑数,    狂躁妄动面赤红。
9     小肠实热
小肠实热心热烦,    面红唇赤口渴干。      舌红苔黄脉弦数,    小便短赤淋涩艰。
10    小肠气痛
小肠气痛疝胀痛,    时急时缓结滞凝。      舌苔白滑脉弦迟,    得热痛缓寒剧痛。

二    肝与胆病辨证
1     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脉弦硬,    失调胸胁乳胀痛。      抑郁寡欢常唉叹,    月事不调或聚癥。
2     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目赤红,    急躁易怒头昏痛。      舌红苔黄脉弦数,    口苦便秘尿赤癃。
3     肝阴亏虚
肝阴亏虚眼涩蒙,    五心烦热盗汗生。      舌红少津脉细数,    口苦尿黄胁肋痛。
4     肝血亏虚
肝血亏虚眼昏蒙,    头晕面白无华容。      舌质淡白脉弦细,    胁痛经少或闭经。
5     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易躁怒,    头痛眩晕面目红。      舌红苔黄脉弦数,    尿黄便秘咽干痛。
6     肝阳化风
肝阳化风头晕痛,    肢麻手颤步不工。      言蹇舌红脉弦数,    甚则昏扑或中风。
7     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郁热蒸,    身目尿黄呕恶生。      舌苔黄腻脉弦数,    寒热口苦胁肋痛。
或为睾肿囊湿疹,    或见带下黄浊浓。
9     胆郁痰扰
胆郁痰扰胸胁满,    口苦欲呕头晕痛。      舌苔黄腻脉滑数,    燥热难寐悸不宁。

                          三      脾与胃病辨证
1     脾气虚证
脾气虚证倦怠生,    纳少便溏腹胀撑。      舌淡苔白脉缓若,    脾不统血便衄崩。
2     脾阳虚证
脾阳虚证寒冷生,    口淡不渴便溏清。      舌淡苔白脉沉迟,    纳少脘腹胀满痛。
3     脾阴虚证
脾阴虚证五心烦,    纳少乏力消瘦颜。      舌红苔少脉细数,    口唇焦躁便赤干。
4     寒湿困脾
寒湿困脾头身重,    纳少呕恶便溏清。      舌淡苔白脉濡缓,    脘痞腹胀时隐痛。
5     湿热蕴脾
湿热蕴脾尿赤黄,    纳呆脘痞呕恶胀。      舌苔黄腻脉濡数,    便溏不爽上蒸黄。
6     胃阴不足
胃阴不足口舌干,    胃脘灼痛干呕逆。      舌红少苔脉细数,    渴饮纳少或善饥。
7     食滞胃脘
食滞胃脘失降通,    嗳腐酸臭脘腹痛。      恶心呕吐厌拒食,    舌苔厚腻脉滑行。
8     寒邪犯胃
寒邪犯胃急暴痛,    遇寒痛甚得温轻。      畏寒肢冷口不渴,    苔白脉弦或紧绷。
9     胃火炽盛
胃火炽盛灼热痛,    口渴善饥胃热蒸。      舌红苔黄脉弦数,    口臭唇烂龈肿痛。

                               四      肺和大肠病辨证
1     肺气虚证
肺气虚证低微声,    咳喘无力痰稀清。      舌淡苔白脉虚弱,    少气乏力汗易风。
2     肺阴虚证
肺阴虚证烦热生,    潮热盗汗两颧红。      舌红少津脉细数,    干咳痰少嘶哑声。
3     风寒束肺
风寒束肺外寒证,    恶寒无汗头身痛。      舌苔薄白脉浮紧,    咳嗽气喘痰稀清。
4     风热犯肺
风热犯肺外热证,    发热咳嗽渴咽痛。      舌红苔干脉浮数,    痰黄粘稠难咳清。
5     肺燥咳嗽
肺燥口唇鼻咽燥,    发热咳嗽胸中痛。      舌红少津脉细数,    痰粘难咳或带红。
6     热邪壅肺
热邪壅肺热停胸,    发热咳喘胸中痛。      舌红苔黄脉洪数,    咯痰黄绸带血腥。
7     痰浊阻肺
痰浊阻肺失宣通,    咳嗽气喘痰多清。      舌苔白腻脉滑应,    或见胸闷悸痰鸣。
8     大肠寒湿
大肠寒湿传导更,    肠鸣漉漉腹冷痛。      舌苔白滑脉迟缓,    泄泻清稀寒湿停。
9     大肠湿热
大肠湿热时腹痛,    里急后重便血脓。      舌红苔黄脉滑数,    或见暴注发热征。
10    肠痈
肠痈湿热壅场中,    右少腹痛踡卧形。      舌红苔黄脉弦数,    发热据按反跳痛。
                               五      肾与膀胱病辨证
1    肾阴虚证
肾阴虚证腰膝软,    头晕耳鸣五心烦。      舌红少津脉细数,    遗精盗汗口咽干。
2    肾阳虚证
肾阳虚证腰膝软,    头晕耳鸣肢背寒。      舌淡苔白脉沉池,    阳痿神疲喜卧眠。
3    肾气不固
肾气不固腰膝软,    遗精早泄头晕鸣。      舌淡苔白脉沉细,    尿后余沥尿频清。
4    肾不纳气
肾不纳气腰膝软,    神疲自汗头晕鸣。      面白舌淡脉沉弱,    呼多吸少喘息坐。
5     肾虚水泛
肾虚水泛腰膝软,    头晕耳鸣肢背寒。      舌淡苔滑脉沉迟,    面身浮肿咳喘痰。
6     肾精不足
肾精不足腰膝软,    头晕耳鸣步履艰。      先天不足发育慢,    早衰发堕齿枯残。
舌质淡嫩脉沉弱,    男子精少女孕难。
7     膀胱虚寒
膀胱虚寒形寒冷,    尿后余沥尿频清。      舌淡苔白脉沉迟,    面色晄白遗尿同。
8     膀胱湿热
膀胱湿热气化紊,    排尿急频灼热痛。      舌红苔黄脉滑数,    发热腰痛癃砂红。
第四节     气血津液辩证
一    气病辩证

1     气虚证
气虚活动症剧添,    疲倦乏力头晕眩。      少气懒言或自汗,    舌淡脉虚无力宣。
2     气陷证
气陷气虚失升举,    倦怠少气头目昏。      脏器下垂腹胀坠,    舌淡脉弱小便频。
3     气滞证
气滞气机阻滞证,    运行不畅闷胀痛。      胀痛部位不固定,    时作时止时重轻。
4     气逆证
气逆泛指气上逆,    升发太过气上冲。      胃逆呃逆嗳呕吐,    肺逆咳嗽喘息生。
肝逆呕吐厥晕痛,    肾不纳气也包容。

                                  二     血病辨证
1     血虚证
血虚肢麻心悸梦,    面目萎黄头晕蒙。      经闭后期或量少,    唇舌淡白脉细松。
2     血瘀证
局部肿胀癥积硬,    固定拒按针刺痛。      唇甲青紫瘀斑点,    脉搏细涩结代停。
3     血热证
血热身热夜热盛,    诸般失血热迫攻。      烦躁口干不欲饮,    脉搏细说舌绛红。

                               三     津液气血辩证
1     津液不足证
津液不足体失养,    皮肤干燥毛不荣。      便秘尿少脉细数,    唇焦舌燥干渴生。
2     水液停滞
a     风痰证
风痰痰盛动肝风,    呙僻舌绛眩晕朦。      舌苔白腻脉弦滑,    突然昏仆喉痰鸣。
b     热痰证
热痰痰热互结证,    痰黄稠粘咽肿痛。      舌红苔黄脉滑数,    发热咳嗽便秘红。
c     寒痰证
寒痰畏寒四肢冷,    咳嗽喘促痰稀清。      舌淡苔白脉沉迟,    大便溏薄小便清。
d      燥痰证
燥痰干咳甚胸痛,    痰少难咳或带红。      舌红苔少脉细数,    鼻咽干燥烦渴生。
e     湿痰证
湿痰胸脘满闷撑,    咳嗽呕恶痰多涌。      舌淡白腻脉濡缓,    纳呆身重困倦增。
f     痰饮证
痰饮胁满咳嗽生,    心悸气短肠水声。      舌苔白滑脉弦滑,    眩晕呕吐痰稀清。
g     悬饮证
悬饮水留胁痞撑,    呼吸咳唾引胁痛。      舌苔白滑脉弦陈,    干呕短气息促鸣。
h     溢饮证
溢饮水溢肢重痛,    咳喘痰白或浮肿。      舌淡苔白脉浮紧,    发热无汗恶寒风。
i     支饮证
支饮胸脘痞满生,    咳逆倚息难卧平。      舌苔白腻脉弦紧,    面浮形肿痰白清。

                               第五节     层次辩证
                              
                                  一    层次辩证总括

外感热病层次辩,    伤寒温病统一览。      初起同样有外证,    不解同样向内传。
同样发热与化热,    损阴伤阳不待言。      病势浅深有阶段,    三层分辨外内间。
                               二    外证总括
外证初起病表浅,    邪侵正抗在外藩。      病因不同证殊异,    当分风热湿燥寒。
1    外感风寒正
外感风寒恶寒风,    发热无汗头身痛。      舌苔薄白脉浮紧,    咳嗽鼻塞流涕清。
2    外感风热证
外感风热发热先,    不恶风寒微恶寒。      头痛口渴咽喉痛,    咳嗽咯吐黄稠痰。
舌边间红脉浮数,    舌苔薄白微黄干。
3    外感寒湿证
外感寒湿发热生,    头重身倦困而痛。      舌苔白腻脉濡缓,    口淡不渴脘痞撑。
4    外感暑湿证
外感暑湿夏贪凉,    发热恶寒溲赤黄。      胸闷泛恶身重倦,    脉搏濡数苔腻黄。
5    外感燥邪证
外感燥邪肺燥证,    恶寒发热时头痛。      口唇鼻咽多燥干,    咳嗽少痰或胸痛。
舌红少津脉浮数,    痰粘难咯或带红。
                               三    间证总括
间证外传或深犯,    外入内拒正邪干。      不内不外称间证,    外内同病亦包含。
1    不内外证(亦称半表半里证)
不内外证胸胁满,    往来寒热头晕眩。      恶心干呕不欲食,    心烦口苦咽喉干。
舌苔薄白或黄腻,    脉搏弦硬或数弦。
2    内外同病
a    外寒内饮
外寒内饮恶寒生,    发热无汗头身痛。      舌苔白滑脉浮紧,    咳嗽喘促痰稀清。
b    外寒内热证
外寒内热恶寒风,    发热口渴头身痛。      舌苔薄黄脉浮数,    烦躁不安咳喘鸣。
c    内外俱寒证
内外俱寒恶寒生,    发热无汗头身痛。      舌淡苔白脉沉迟,    口淡面白肢冷冰。
d    内外俱热证
内外俱热发热生,    口舌生疮咽喉痛。      便秘尿黄烦渴饮,    舌红苔黄脉数洪。
                               四    内证总括   
内证病邪全入内,    并在五脏六腑间。      气血津液耗伤损,    阴竭阳脱病危难。
1    邪热壅肺
邪热壅肺咳喘生,    身热汗出胸闷痛。      舌红苔黄脉滑数,    咳痰黄稠或带红。
2    内热炽盛
壮热烦渴内热盛,    热迫津泄大汗生。      舌红苔黄脉洪数,    喜凉恶热面赤红。
3    热结肠胃
热结肠胃腹胀痛,    日脯热甚尿赤癃。      舌红苔黄脉沉实,    干渴昏谵秘不通。
4    湿热困脾
湿热困脾胸脘闷,    身热不扬午后甚。      口粘苔黄脉濡数,    呕恶嗜卧体倦困。
5    肝胆湿热
发热口苦午后重,    心烦口渴胁肋痛。      舌苔黄腻脉滑数,    身目黄染脘痞撑。
6    膀胱湿热
膀胱湿热尿赤红,    淋漓不畅频急痛。      舌苔黄腻脉滑数,    身热口渴腹胀撑。
7    湿热痢疾
湿热痢疾湿热盛,    身热口渴腹中痛。      舌苔黄腻脉滑数,    里急后重便血脓。
8    热灼阴血
热灼阴血夜热盛,    心烦不寐渴不饮。      舌质绛干脉细数,    躁扰谵语现斑疹。
9    壮热扰心
壮热扰心身壮热,    汗出不寐口干渴。      心烦躁扰不安宁,    舌红苔黄脉象数。
10   热陷心包
热陷心包神昏谵,    身热灼手躁不安。      肢厥脉搏细滑数,    言蹇舌质红绛干。
11   血热动风
血热动风壮热盛,    神昏躁狂天吊睛。      舌绛苔黄脉弦数,    颈项强直反张弓。 
12   阴虚生风
阴虚生风神昏朦,    口干齿燥循摸空。      舌绛无苔脉细数,    嗜卧手足蠕动风。
13   热极生风
热极生风壮热先,    心烦口渴躁不安。      舌绛苔黄脉细数。    渐见失血吐衄斑。
14   热与血结           
热与血结少腹坚,    便硬易解咽水难。      神志如狂小便利,    善忘脉沉舌有斑。
15   热厥证
热厥高热肢反凉,    四肢厥冷胸腹烫。      口干舌燥脉实数,    渴欲饮水苔干黄。
16   蛔厥证
蛔厥手足厥逆证,    气上撞心心热痛。      烦热口渴渴欲饮,    饥不欲食吐蛔虫。
17   阴竭证
阴液耗竭病危重,    气息微弱神昏朦。      烦躁口渴汗粘湿,    脉搏细数舌绛红。
18   阳脱证
阳微欲脱肢厥冷,    气短息微神昏朦。      面色苍白舌淡润,    脉微欲绝汗清冷。


                            下篇      证治要诀
                           
                              一   脏腑病证治
1     心与小肠病证治
心血亏虚物归斟,    阴补阳保气养心。      心火上炎泻心火,    瘀阻枳韭通窍聘。
痰火扰心礞石滚,    痰迷心窍导痰斟。      小肠实热导赤散,    小肠气痛桔核寻。
      心血虚证用四物汤加味或归脾汤;心阴虚证主方为补心丹;心阳虚证主方为保元汤;心气虚证主方为养心汤;心火上炎用泻心汤清泻心火;心血瘀阻用枳实韭白桂枝汤和通窍活血汤治疗;痰火扰心证主方礞石滚痰丸;痰迷心窍正主方为导痰汤;小肠实热正主方为导赤散;小肠气痛正主方为橘核丸。
2    肝胆病证治 
肝气郁结疏肝散,    肝阴亏虚一贯煎。      肝血亏虚补肝养,    肝火上炎龙泻肝。
肝阳上亢麻勾饮,    肝阳化风镇肝添。      肝胆湿热茵陈蒿,    胆郁痰扰温胆连。
     肝气郁结证用疏肝散治疗;肝阴亏虚证以一贯煎治疗;肝血亏虚证用补肝汤补养肝血;肝火上炎证用龙胆泻肝汤;肝阳上亢证用天麻钩藤饮;肝阳化风证用镇肝熄风汤;肝胆湿热证主方用茵陈蒿汤;胆郁痰扰证以温胆汤加黄连治疗;
3    脾和胃病证治
脾虚参苓补中气,    脾不统血宜归脾。      阴虚中和理阴滋,    理中五苓脾阳虚。
湿热蕴脾茵陈蒿,    茵陈术附湿困脾。      胃阴不足益胃滋,    寒邪犯胃良附医。
     脾气虚证用参苓白术散或补中益气汤治疗;脾不统血证用归脾汤治疗;脾阴不足证主方中和理阴汤;脾阳虚证用理中汤和五苓散治疗;湿热困皮正主方茵陈蒿汤;寒湿困脾证主方茵陈术附汤。胃阴不足证主方益胃汤;食滞胃脘证主方保和丸;胃火炽盛证主方清胃散;寒邪犯胃证可用良附丸治疗
4    肺与大肠病证治
风热犯肺桑菊饮,    风寒束肺麻黄荆。      三子二亲痰浊阻,    麻石苇茎热邪雍。
肺阴不足百合固,    气虚益气补肺能。      肺燥津伤桑杏润,    大肠湿热芍白翁。
虚寒胃苓藿香散,    大黄牡丹肠痈痛。
    风热犯肺证,宜用桑菊饮;风寒束肺证,用麻黄汤或荆防败毒散治疗;痰浊阻肺证,用三子养亲汤和二陈汤治疗。热邪壅肺证,用麻杏石甘汤或千金苇茎汤加味治疗;肺阴虚证,主方百合固金汤;肺气虚证,主方补肺汤。肺燥证,用桑杏汤清肺润燥;大肠湿热证,用芍药汤或白头翁汤;大肠寒湿证,用胃苓汤或藿香正气散治疗;肠痈证,主方大黄牡丹汤。
5    肾和膀胱病证治:
肾气右归补肾阳,    滋阴左归六味黄;      肾气不固桑金锁,    肾不纳气都气良,  
肾虚水泛真武济,    肾精不足河造商;      膀胱湿热八正导,    缩泉丸能温膀胱。
     肾阳虚证,主方金贵肾气丸或右归丸;肾阴虚证,主方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肾气不固证,主方桑螵蛸散或金锁固精丸;肾不纳气证,主方都气丸;肾虚水泛证,主方真武汤或济生肾气丸;肾精不足证,主方河车大造丸;膀胱湿热证主方八正散;膀胱虚寒证, 主方缩泉丸。
                             二    六淫与七情病证治
1    六淫病证治:
伤风疏风桂枝能,    风痹祛风防风灵。      风疹风热消风散,    风寒荆防败毒攻。
外寒麻黄内理中,    寒痹温散乌头藤。      暑温白虎加人参,    或羚钩藤或清营。
中暑急救紫安丸,    醒后方药同暑温。      表湿藿香正气散,    湿痹薏仁汤调停。
凉燥温散杏苏散,    温燥凉润桑杏功。      清热泻火白虎汤,    黄连解毒功亦宏。
    伤风证,宜疏风解表,调和营卫,用桂枝汤治疗;风痹证,以祛风通络为主,代表方为防风汤;风疹风热者,主方消风散;属风寒者,主方荆防败毒散;外寒证,主方麻黄汤或荆防败毒散;内涵正,主方理中汤;寒痹症,宜温经散寒,主方乌头汤;暑温证,主方白虎汤,气虚加人参;暑热亢盛引起肝风,用羚角钩藤汤或清营汤以清热疏肝熄风;中暑症,急救用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醒后用药同暑温证;表湿证,主方藿香正气散;湿痹证,主方薏苡仁汤;凉燥证宜辛温解表,宣肺润燥,主方杏苏散;温燥证,宜辛凉甘润,主方桑杏汤;火邪证,宜清热泻火或兼解毒,主方白虎汤或黄连解毒汤;
2    七情病证治:
喜伤心神养心汤,    盛怒龙胆泻肝尝;      肝郁疏肝逍遥散,    忧伤肺脾六君商。
思伤心脾归脾补,    悲伤生脉保元汤;      恐慎养心固肾治,    惊伤磁朱镇惊良。
     喜伤证,宜养心安神,主方养心汤;肝火盛者,宜清泻肝火,主方龙胆泻肝汤;肝气郁结者,宜疏肝解郁主方疏肝解郁汤或逍遥散;忧伤肺脾证,主方六君子汤;思伤心脾正主方归脾汤;悲伤心肺证,主方生脉散或保元汤;恐伤心肾证,宜养心安神固肾,主方养心
汤加固肾药;惊伤证,宜镇惊安神,主方磁朱丸。
                                三      气血津液病证治
1    气病证治:
气虚四君补中气,    气陷补中升陷提;      肺逆咳喘苏子降,    胃逆橘皮竹茹医。
肝逆四磨肾都气,    气滞疏肝散越鞠。
     气虚证,主方四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气陷证,主方补中益气汤或升陷汤;肺逆咳喘症,主方苏子降气汤;胃逆证,主方橘皮竹茹汤;肝逆证,主方四磨汤;肾逆证,主方都气丸;气滞证,主方柴胡疏肝散或越鞠丸
2    血病症治:
血虚补血四物尝,    寒瘀当归四逆方;      热瘀大黄牡丹破,    活补桃红四物汤。
理气化瘀逍遥加,    血热清营犀地黄。
     血虚证,主方当归补血汤或四物汤;寒瘀证用当归四逆汤,以温经活血;热瘀证,宜泄热破瘀,主方大黄牡丹皮汤;血虚致瘀者,宜补血活血,主方桃红四物汤;气滞血瘀者,宜理气化瘀,主方逍遥散加味;血热证,主方清营汤或犀角地黄汤。   
3    津液不足证治:
津液不足增液添,    胃阴亏虚益胃煎;      肺燥清燥救肺润,    津亏便秘麻仁丸。
     津液不足证,主方增液汤;胃阴亏虚者,主方益胃汤;肺燥津亏者,主方清燥救肺汤;津亏便秘者,主方麻子仁丸。
4    痰饮病证治:
风痰导痰大秦艽,    开窍豁痰苏合丸;      寒潭三子小青散;    热谈清气化痰丸。
燥痰清燥百合固,    湿痰二陈汤为先;      溢饮五皮五苓散,    悬饮十枣控涎丹。
支饮小青葶泻肺,    痰饮小青苓桂甘。
     风谭政,主方导痰汤或大秦艽汤;开窍豁痰,用苏合香丸;寒痰证,主方三子养亲汤或小青龙汤;热谈正,主方清气化痰丸;燥痰正,主方清燥救肺汤或百合固金汤;湿痰证,主方二陈汤;溢饮证,主方五皮饮合五苓散;悬饮证,主方十枣汤或控涎丹;支饮证,主方小青龙汤或葶苈大枣泻肺汤;痰饮证,主方小青龙汤或苓桂术甘汤。

                                   四    外感热病证治

1    外证证治:
外感风寒麻黄荆,    风热桑菊银翘清;      寒湿藿香正气散,    暑湿新加香薷灵。
肺燥凉燥杏苏散,    温燥桑杏汤加赠。           
     外感风寒正,主方麻黄汤或荆防败毒散;外感风热证,偏重于咳嗽者,用桑菊饮;偏重于发热者,用银翘散;外感寒湿证主方藿香正气散;外感暑湿证,主方新加香薷饮;外感燥邪正中,凉燥证用杏苏散;温燥者用桑杏汤或加味治之。
2    间证证治:
寒热往来小柴解,    热重寒轻蒿芩平;      外寒内饮小青龙,    外寒内热大青龙。
外内俱寒麻附细,    外内俱热凉膈散。
     寒热往来,寒重热轻者,用小柴胡汤治之;热重寒轻者,用蒿芩清胆汤治疗。外寒内饮证,主方小青龙汤。外寒内热证,主方大青龙汤。外内俱寒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外内聚热证,宜清热泻火,主方凉膈散。
3    内证证治:
邪热壅肺麻苇增,    内热炽盛白虎清;      湿热困脾三仁用,    热结肠胃增液承。
肝胆湿热茵蒿芩,    膀胱湿热八正通;      湿热痢疾白翁芍,    壮热扰心玉女增。
热灼营血清营饮,    热陷心包安清宫;      动风血热羚羊钩,    阴虚复脉大定风。
热盛动血化斑汤,    热与血结抵当攻;      蛔厥安蛔乌梅丸;    热厥四逆散加赠。
救阴敛液生脉请,    回阳固脱四逆功。
     邪热壅肺证,用麻杏石甘汤或千金苇茎汤加味治疗。内热炽盛证,用白虎汤清解。湿热困脾证,宜用三仁汤。热结肠胃证,用增液承气汤治疗。肝胆湿热证,用茵陈蒿汤或蒿芩清胆汤治疗。膀胱湿热证,用八正散治疗。湿热痢疾证,用白头翁汤或芍药汤治疗。壮热扰心证,用玉女煎加味治疗。热灼营血证,用清营汤治疗。热陷心包证,用安宫牛黄丸或清宫汤治疗。血热动风证,用羚羊钩藤汤治疗。阴虚动风证,用复脉汤或大定风珠汤治疗。热盛动血证,主方化斑汤。热与血结证,用抵当汤攻之。蛔厥证,主方乌梅丸。热厥证,用四逆散加味治疗。阴竭证,救阴敛液用生脉散。阳脱证回阳固脱,用四逆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