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节专辑之三】 随笔 母亲住院记 河北 帅克

 蒺藜文学 2021-06-21


随笔 母亲住院记

□  河北 帅克

八十多岁的母亲,从没得过什么大病,所以从没住过医院,平时偶尔有个头疼脑热,甚至药都不用吃就好了。母亲虽然瘦弱,但身体素质很好,老年人常得的心脑血管的慢性病,母亲都没有。这些年,只是因为老年性骨质疏松,常犯腰腿疼,疼得厉害时带她做做理疗,缓解缓解也就过去了。可就在去年,母亲三个月之内连续住了两次院,做了两次手术,对已经80多岁的人来说,真算是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回想陪母亲走过的这段不同寻常历程,对于我们,又何尝不是一种身、心、灵的考验和洗礼呢……

去年10月11号,我正在桂林旅游,接到姐姐的电话,说母亲摔了一跤,检查结果是胸椎12压缩性骨折,大夫建议手术。“做手术,这么大年纪怎么能说做手术就做手术呢”!这是我当时对于手术的第一反应。第二天我赶紧返回家中,家里人也一致认为做手术风险太大,于是我们便去了更大些的医院咨询,大都主张不做手术保守治疗,这样的建议,言外之意就是能长好自然好,长不上就只能这么长期卧床。我们不甘心,又去了几家口碑很好的正骨医院,正骨医院也不主张手术,建议可以做些缓解疼痛的理疗。于是,我们开始在家给母亲按摩理疗。通过咨询医生和网上的视频,我们掌握了一些按摩的基本常识和手法,每天早晨和晚上,都按时给母亲边烤电边按摩(后来三个多月的卧床,母亲没有出现肌肉萎缩和血栓,应该和我们一直坚持不懈的按摩有很大关系)。白天还好些,尤其是到晚上,母亲腰腿疼得无法正常入睡,我们便用止疼的按摩膏一遍遍地为她按摩,从腰到腿直至每一个脚趾。不知多少个夜晚,母亲就在我们这样的轻抚中入睡。这期间我们还带母亲去了老年病医院做了针灸治疗,后来又打听到外地一家正骨医院有祖传生骨膏药,也买回来给母亲贴上。就这样一个多月过去了,母亲的病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反而越来越严重了,尤其是左腿,到后来基本不能动了。母亲被折磨得痛苦不堪,一向爱说话爱唠叨,尤其是在我们面前总是说个没完的母亲,一天天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无精打采。我们既焦虑又心疼,再不能这样下去了!

这时,在上海的侄子来电话说,他把奶奶的片子拿给一家权威医院的专家看,专家建议是可以考虑做手术。因为这个手术技术已经很成熟,风险系数不大,这样年纪如果不做手术,长期卧床对身体的危害会更大。于是我们再次来到第一次接诊母亲的医生面前,为了不影响最佳治疗时间,医生为我们“特事特办”,当天晚上就让母亲住进了病房,第二天做了各项术前检查,结果一出来,便安排了手术。

手术前,当医生把姐姐和我叫去签字时,我们谁也不敢接过医生递过来的那只小小的笔。虽然医生跟我们说过这只是个微创手术,不用太担心。但我们还是紧张得不敢落笔,仿佛母亲的生命就悬在这只笔上。之前我们一直为手术与否而纠结犹豫,就是生怕我们的一个不慎的决定,让母亲年迈的生命出现不可挽回的后果,如果是那样,我们宁愿就这样一直没日没夜地照顾她。可最终我们明白,我们的付出并不能解决她的痛苦。所以最终选择手术,也是无奈之举。

手术的头天晚上我和姐姐都没睡着,母亲却睡得很安稳,姐姐说:看妈睡得这么好,好像一点也不害怕。我说:妈从没进过医院做过手术,对手术没什么概念,所以不知道害怕。第二天,当护士从我们手中接过母亲的手术床,让我们在外面等候时,我握住母亲的手说:妈,一点也不用害怕,我们都在这等着你呢。母亲听话地点点头,仍是一脸的轻松。

手术室外,我想不出,用什么词来形容这种等待的煎熬。手术前大夫告诉我们,顺利的话最多两个小时。从手术室门关上的那一刻,我们就开始忐忑不安地计着时,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就在快一个小时的时候,手术室的门忽然开了,有人在喊母亲的名字,那一刹那,我分明感觉自己的心脏咯噔一下——坏了,怎么这么快,莫非……来不及多想,赶紧跑到了手术室门口,主治医生正站在那里等我们:手术还没有做,在扫描她的腿部时,我们发现她的左胯股骨头颈断了,受伤时间差应该和腰部差不多,现在只能先做腰的手术,胯的手术要下次再做。这个结果太意外了,我们做了各种各样的预测,可唯独没有想到还要再做一次手术。在此之前,无论是我们还是医生,总以为她腿疼是因腰引起的,谁也没想到她摔断了腰的同时也摔断了股骨头。好不容易下决心做的这个手术,实指望做完了就没事了,没想到,更大的手术还在后面!

母亲很顺利地做完了手术,被推到病房,这时本应是皆大欢喜的时候,可谁也没有心思高兴。只有不知情的母亲很兴奋,还张罗着让老爸请大家吃饭。

出院后,母亲的病情没有什么根本改善,虽然腰部较之手术前好多了,但腿依然疼痛,依然不能翻身,更不能走动。我们委婉地告诉了她可能还要做一次手术,像上次一样,母亲依然毫不犹豫地说:做吧,这次做完就都好了!

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这一个多月,依然和以前的情形一样,每天给母亲按摩、擦洗、端屎接尿。陪着母亲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当2021年元旦的钟声敲响,当人们都还沉浸在欢度节日的喜庆中时,母亲又一次住进了医院。

相比上一次的微创手术,换股骨头是一个开放性的大手术。但这次我们不再像上次那么多的顾虑和纠结,一是因为经历过一次手术了,对手术总是有些淡定,二是因为上次手术的成功让我们对医生的医术医德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信任,而且这期间我们也咨询了好几家大医院,和上次不同的是,他们给出的建议,都是手术。所以这就很坚定我们的信心。

手术的前夜,看着母亲轻松的样子,我忍不住问母亲:明天就要手术了,你害怕吗?母亲毫不迟疑地说:不害怕,你们都在我什么都不怕。是啊,母亲真的没什么可怕的,不是因为无知,而是因为有我们一直在她身边。从母亲生病到住院手术,这期间,且不说一直有日夜陪在她身边的姐姐和我,更有80多岁的老伴不离左右的呵护,还有孙女孙女婿一次次楼上楼下背着她检查治疗,以及远在外地的儿子、儿媳、孙子、外孙的不间断的问候和出谋划策。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温暖的亲情包围中,她何惧之有呢!亲情的力量没有生过大病的人是无法体会的。就像和母亲同病房老人,生病住院时,身边只有一个陌生的护工陪伴,即使她再坚强,也会心生恐惧的。在病房里,每次看到这位孤苦伶仃的老人,我心里就很不是滋味。老人和母亲年龄相仿,曾是油田研究院的一位高级工程师,老人的女儿旅居国外,儿子多年前就去世了,她和老伴一起住养老院,去年老伴去世后,她得了阿尔兹海默症,在养老院摔伤时,养老院能通知到的最近的亲人,只有这么个丈夫死去多年的儿媳妇。好在儿媳妇非常善良,把她从养老院接出来送进了医院,还为她雇了护工。儿媳妇看上去对她很好,但是很忙,每天都是来去匆匆。老人因为糊涂了,所以每天总是和护工因为吃药、输液、翻身、换尿不湿等事情纠缠个没完,可只要她儿媳妇一来,她的声音便会变得温和许多,眼神里也分明有了喜悦的光芒。儿媳妇低声和她说话,她也低声回应着,样子又温顺又乖巧。老人心里是多么需要亲情的抚慰啊,她虽然糊涂了,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亲人的关爱。哪怕是来自与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这样一种境地的儿媳妇的关爱,她也求之若渴。可是身边唯一的亲人却不能时常守在她身边。在做完手术的那天,老人变得非常狂躁,拔掉了身上所有的管子,对阻止她的护工和护士又啐又骂又咬,好几个护士都控制不住她,最后只好把她捆绑在床上。医生说这是麻醉刺激后的一种身体和精神反应,但是我看到,这期间她儿媳妇一直不在,因为忙于工作,老人做完手术她就走了。如果儿媳妇在,我想老人一定不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母亲连续做了两次手术,都没有像她这样。看着老人歇斯底里而又绝望无助的发作,我不禁在想,她的儿女或许都被培养得很出色很优秀,可要么英年早逝,要么远渡重洋,老人到了垂垂暮年却落得如此凄凉惨淡,真不如我的父母,虽然无权无势也没什么文化,我们这些子女也没什么本事和大出息,但是我们至少能做到在他们需要我们时,在他身边尽我们应尽的孝道,让他们老有所依。

第二次手术完,回到病房,母亲看起来一切都很好。因为之前见过同病房的那位老人手术后的反常情景,所以当天晚上,姐姐姐夫以及我和老公都留下来陪母亲,但母亲一晚上一直很正常,所以,第二天晚上,我便让所有人都回去休息,我一个人留下来陪床。前半夜母亲还算安静,但到后半夜,便开始烦躁起来,拔氧气管,拔输液管,撕扯尿不湿的垫子,又非要起床下地,总之,不停地要做各种不让她做的事,我知道母亲绝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人,一定是药物反应所致。于是就跟她说话讲道理。母亲一向是个能言善辩的人,这时候我更是说不过她,后来被她折腾得实在又累又困了,就对她说:你如果再闹,我就打电话叫我姐过来。没想到母亲听了这话马上安静下来,赶紧说,别叫她,半夜三更的,她胆小。我被母亲的话气笑了,同时却又鼻子一酸——母爱,在什么情况下都会自然闪现的!我忍着眼泪说:你不闹我就不叫她了。母亲果然安静了一会,可接着又控制不住地折腾起来。我忽然想起,小时候我们哭闹不休时,母亲是怎样哄我们的,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在母亲身边躺下,一只胳膊轻轻地环住母亲的身体,一边用手抚摸着一边轻拍着她,嘴里还不知所云地跟她说着什么,渐渐地母亲安静下来,慢慢地睡着了,也许是折腾得太累了,也许是拍孩子般的方法奏效了,母亲睡得很香,一直睡到早晨姐姐推门进来。看到姐姐,母亲高兴而且颇为自豪地对姐姐说:我昨晚闹了一宿!我和姐姐先是一怔,接着相视大笑:可爱的母亲!

出院后的母亲,恢复得很快,过春节时,母亲已经可以不用助行器在屋里走几步了。复查时,医生说,像母亲这样的年纪,连续两次手术,恢复得这么快、这么好,真是难得。现在母亲除了生活完全能够自理外,还可以做一些简单家务了,比如择择菜,擦擦桌子,有时还能帮着包饺子蒸包子。当然又开始像从前一样,为家里的每个成员的事情操心个没完了,久违的唠叨又开始天天萦绕在我们耳边了……至此,我们总算长出了一口气,因为过了春节,母亲虚岁就85了,按民间流传的73、84的说法,母亲总算闯过了这道很大的坎。闯过了这道关,母亲一定会前路平坦,无沟无坎、无病无灾、健健康康地活过百岁了!

【作者简介】  

帅克,本名刘铁英,

华北石油职工。

好读书,不求甚解;

喜诗词,不通格律;

爱旅游,不识南北;

喝茶看书,不思进取;

悠哉悠哉,不亦乐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