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国粹,一代儒宗——被遗忘的大师马一浮

 小白兔日记 2021-06-21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古代有儒家三圣——孔子、孟子、荀子。近代有新儒家三圣(又称“现代三圣”)——熊十力、梁漱溟、马一浮。
(新儒家三圣:梁漱溟、马一浮、熊十力)

所谓新儒家,就是指当民国新文化运动以来全盘西化的思潮在中国大行其道时,一批学者坚信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文化和人文思想存在永恒的价值,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

也就是说,“三圣”作为新儒家的代表,在民国那个存亡继绝的特殊历史年代,为我们坚守着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最后底线。他们是传统的捍卫者,更是民族的脊梁。

在新儒家三圣之中,熊十力的个性最狂傲,梁漱溟的人生最传奇,相比之下,马一浮的名声最不显。但是,不显不代表不重要,相反的,真实历史中的马一浮在学界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蒋、周、毛三位政界翘楚均待之以帝师之礼,如此待遇,纵观整个中国近代史,也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马一浮)
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 马一浮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显贵之家,父亲马廷培时任四川仁寿县知县,母亲何定珠则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精通诗文,颇有文采。

马一浮自幼由母亲何定珠教导,有过目成诵之能,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九岁那年,父亲马廷培为他聘来会稽举人郑垓为师。郑垓,字墨田,博览史书,善文能诗,书画双绝,尤其精通《易经》与医学,是当地家喻户晓的一代名儒。马廷培不惜重金为儿子请来如此名师,可见对马一浮教育的重视程度。

但是,仅仅三年以后,郑垓就主动辞去了教职,原因竟然是面对刚刚12岁的马一浮,他自愧不如,深感难以胜任。难道是这位老师过于谦虚?或是有其他难言之隐?故意以此为借口辞职?非也!
(少年马一浮)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5岁的马一浮与昔日恩师郑垓同赴县考,结果,马一浮一举夺魁,名列榜首,而郑垓则是第23名,虽然成绩也算不错,但比起自己的学生马一浮,确实有一定差距,可见前言非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被马一浮实力碾压的,不只有郑垓一人,还有大名鼎鼎的周树人(鲁迅)、周作人兄弟,他们参加的是同一地、同一年的县考,当时,周作人是第34名,而周树人是第37名。后来,三人又一起参加了出国留学考试,第一名仍是马一浮。若不是赶上了废除科举制度,以马一浮的实力,拿个状元或许也不在话下。
(周作人与鲁迅兄弟)

此外,马一浮还是个语言天才,未满20岁时便已精通四门外语。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要送一批珍贵文物去英国参加万国博览会,马一浮被聘为中国馆外文秘书,期间大量阅读西方经典,不仅把《堂吉诃德》翻译成了中文,取名曰《稽先生传》,而且他还是把原版《资本论》带回中国的第一人。

我们现在看到的马一浮照片,大多都是长须形象。这背后也有一段小故事堪当一讲。话说,马一浮因为身材矮小,加上当时的他也确实比较年轻,所以被外国人以“boy”(男孩)呼之。马一浮深感刺痛,遂愤而蓄须。不曾想,马一浮此举竟成了时尚风向标,被国内青年纷纷效仿,成为一时风尚。
(马一浮与丰子恺)

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始,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止,马一浮先后远赴美国、德国、西班牙、日本等国留学,曾是晚清民国时期最顶级的国际化人才。

马一浮后来之所以“西转中”,成为新儒家的代表,是因为他在对西方思想深入研究后发现,西学过于功利,丝毫不关注人的内心,于是毅然中断探求西学之路,穿起中式长袍,转而钻研起国学来。
(马一浮伏案)

回归国学后,马一浮隐居杭州,闭门苦读,3年时间读完三万六千册的《四库全书》,又经数年钻研,这才由一位洋翻译一跃成为震古烁今的国学大儒。成就之高、学识之渊,无人不为之叹服。

熊十力评曰:“马一浮道高识远。”

梁漱溟评曰:“千年国粹,一代儒宗。”

戴君仁评曰:“中国历史上大学者,阳明先生之后,当推马一浮。”

周恩来总理评曰:“马一浮老先生是当代中国唯一的理学家。”

这就所谓的天才吧。

(本文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