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治理信息化有什么特点?与传统乡村治理有何不同?

 美丽乡村公司 2021-06-21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振兴既包括人才、产业、组织等多要素的全面推进,也离不开有效治理、文明乡风等多层面的多措并举,在新时代特别是“三农”工作重心转移至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数字乡村进程地深入推进,乡村治理搭载了数字化、信息化的快车,区别于创统的乡村治理模式,有了新的特点特色。那乡村治理信息化有什么特点?与传统乡村治理有何不同?接下来就和美丽乡村公司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乡村治理信息化有什么特点?与传统乡村治理有何不同?

1、形成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

“互联网”+乡村治理,能够打破传统治理壁垒,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乡村治理格局。一方面,收集、整合、上传各方面数据资源,将其融入公共数据库,加强乡村与各主体的数据联系,并获得调用数据库内其他数据的使用权限,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真正实现乡村治理“社会化”。另一方面数字乡村系统能够将村民更多的纳入治理体系,构建信息服务平台,传输村务信息,突破治理距离、手段、媒介等问题,激励村民参与并监督乡村公共事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协同联动平台,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与决策。

2、创新乡村治理监督形式

大量成功的基层社会治理案例表明,基层党务、政务、村务信息公开工作做得越好,村民利益纠纷和社会矛盾就越少。数字乡村建设要求信息公开、传播及时,能够有效增强乡村社会治理监督效能,对乡村社会治理过程进行实时有效监督。乡村治理信息化,通过农村基层党建信息功能模块,推动党务、村务、财务实现网上公开,畅通社情民意。通过公布年度党建计划、党员联系户、党员成绩公示、党员走访记录、党员考核结果等内容,鼓励党建系统建立就近就近就便的网格化服务模式,组织党建服务记录与评比,监督党员落实党建工作,敦促党员走近群众,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好的党建服务。

3、优化乡村治理结构

现代信息技术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不仅能提高村民参与治理的广度、深度,整合各种治理主体和治理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能促进乡村社会治理结构优化,增强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动力。

信息化正在转变乡村的治理形态,美丽乡村公司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将数字技术运用到乡村治理的实际应用中,首创“一横两竖”的数字化乡村治理系统,针对性解决乡村治理问题的难点、困点,实现县乡村三级数据、资源共享,致力于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