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她的十年

 新用户6123vaS9 2021-06-21
_

百年大报生日快乐 Uni-Note Vol.027

今天,是她36岁生日。

今年,是我和她朝夕相伴的第十年。

她,是我的工作单位,一家生于1984年的报社。

每当我向陌生人报出自己的工作单位,最常听到两句话:

1.我曾经是你们的读者。

2.你们已经不是原来的你们了。

每当这时候,我都语塞,感觉怎么回应都不合适。

今天我在朋友圈为她庆生,我的一位研究生阶段的老师又评论了常用语2,我又陷入了沉默……

吃过晚饭再打开手机,发现有人帮我回复那位老师:衙门也不是那个还可以批评的衙门了。

帮我说话的是我的研究生学长兼常务基友,他完整见证了我和她朝夕相伴的十年。

十年来,她一直在变,我们谁又不是呢?至少,她一直努力不变成自己最初讨厌的样子。这也是我守候至今的理由。

以下是我和她的流水账。

2011年。我去上海读研,每周四中午去学校东门报刊亭买她。

报刊亭老板是来自扬州的一对中年夫妇,我每次骑着单车去买报纸,他们总端着不锈钢饭盒,热气和肉香扑面而来。我渐渐成了VIP客户,偶尔没带零钱,阿姨说下周一起给;有时周四没来,阿姨准给我留一份。

本科四年,我跟她还不熟。那时,我几乎是标准意义上的好学生——每堂专业课都坐第一排,每年专业一等奖学金,兼任班级、年级、学院、学校的多个学生干部职务,参加校运会、辩论赛、书画诗文比赛甚至K歌和厨艺比赛……本科毕业时官方盖戳,评我为省优秀毕业生。

2011年我考研进入名校,开学第一天我就想好了,不做任何学生干部——这套体系全国高校都一样,既然来了名校,就多吸名师,这可是普通高校少有的宝藏。读研三年,我扎扎实实读了三年书,准确地说,是自杀式看书(仅图书馆借阅纪录就有500+)、蹭课(包括各种经典本科生课程)、听讲座(3108钉子户),以及每周读她。

读她,与看书蹭课听讲座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我发现,她每周提到的一些书正好是我想看的,她每周采的一些学者甚至就是我的老师,她每周的重磅报道啃下来,如同听一场畅快的讲座。

2012年。一位在文汇报文化版做编辑的学姐找我写书评,每个学期我都能写上几篇,发表在报纸上。

这一年,我选好导师,每周多了一门小课。有时我的书评发表了,把那期文汇报拿给导师,他都会认真看过,私下提点几句,然后在小课上一番鼓励。

2013年。我研究生的最后一年,面临抉择。我考研时的计划是读博-做高校老师。但是碰上那届我导师没有足够的指导名额,而且我因为长期读她,潜移默化地向往校园之外的世界。

10月,我来到她的上海记者站,成为实习生。这年1月3日,她因为一篇文章的风波,受到全球同行关注。后来,很多人说那是她的转折点,她变了。其实,这一年她还是做出了很多很棒的报道,比如当唐慧赢了时,只有她质问:法治赢了没?

申请实习的时候,我在简历里提到这篇报道。几个月后我才知道,这篇报道被她评为年度新闻一等奖。我懂她啊,这三年没白读。

实习让我从读者变成作者,从前厅潜入后厨。每周评报会都如同输送真气、打通经脉,每次查资料整录音拟提纲做听译都如同牛刀出鞘、小虎下山。

2014年。这个春节,也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寒假,许多同学已经在秋季拿到满意的offer,而我还在等她。

3月,她来上海招聘。笔试,评论题是我非常熟悉的一篇互联网公司年会报道,八百字如泉涌纸上。面试,无领导小组题又是我在上海看过的曾梵志天价作品,谦让了一下没人说话,我安心娓娓道来。

自我介绍时,我拿出三叠报纸。第一叠,我初中历史作业,老师让做手抄报,我找的主题是“中国历代冤狱”(至今费解当时咋想的)。

第二叠,我本科时和几个同学办的民间报纸,取名《校内·长沙》。我是主编,稿件是我们跑遍长沙二十多所大专院校发传单征集的文章。

第三叠,是我在真正的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从本科一年级暑假在家乡日报经济部的通讯,到研二给文汇报写的书评,再到在她的时政新闻部参与的十几篇报道。

我对面试老师说:希望将来有第四叠报纸。

4月30日晚上,我收到她的邮件,她答应了。

7月11日,我来到她的南国家乡报到。61位同届进入大院的伙伴,共同培训了一个月,大家挖掘着彼此的才华,谈论着相契的理想,我仿佛又进了一所大学,又多了一班可爱的同学。

这一年也是全国纸媒寒冬的序曲,许多老牌报社停刊解散。

9月,她减版、瘦身、提价,在风雪中求生。

2015年。1月,我转会文化新闻部(试用),试的第一篇稿子,采写中国网络诗词群体。稿子成了,我也在采访中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她成了我们的红娘。

2016年。2月,我举小家北上帝都,开始在中国文化新闻的中心工作。9月,我写出了目前生涯最硬的揭黑调查报道。10月,被揭黑的一家教育机构把我困住,向我发出追杀警告。在领导的保护下,我举小家回到南国避难。

那篇报道,被她评为年度新闻二等奖。那年她面临朝廷压力,一等奖空缺。她还评我做十佳员工,水晶玻璃奖杯,为我一个多月的卧底调查和年底的惊魂“南狩”存念。

2017年。2月,我举小家二度北上。这一年,朝廷变更年号,她受到的压力达到极限,社会、经济等版每周都有稿子被拿下,一些老同事在这一年与她诀别。

文化新闻空间尚存,中国影视行业的寒冬也尚未到来,我在帝都开足马力,年度工作量报社第一。不值得开心。若批评不自由,则荣誉无意义。

2018年。她复苏了。有担当的老领导回来了,有冲劲的新血液加入了。她失落的社会新闻阵地局部光复。

这一年,我日更这个小公号。每天一篇文化日历,连更365天。粗略估计,2018年我不务正业做日课的时间,超过360小时,相当于不眠不休写了半个月。

我相信,她终会看到我不务正业的价值。

1.报社记者在微信时代像一群前朝老人,日更公号,能帮我活进新时代。

2.文化记者是一个拼积累的工作,要干下去,必须大量补货。

这一年我的工作量仍高居报社前三,但是年度新闻奖评选,我颗粒无收。低落过后,我又为她高兴——这一年竞争激烈,说明这份靠两条腿走路(社会调查和文化副刊)的报纸,那条受伤的左腿终于活蹦乱跳了。

令人忧心的是,我所在的这条右腿,正经历部门四元老离职后的艰难重建。2018年影视娱乐行业的整顿风暴,也开始颠覆文化新闻的原有格局。

2019年。五年来的纸媒寒冬把不扛冻的报社都消灭了,2019年伴随经济低迷和自媒体泡沫破裂,寒冬活下来的纸媒迎来翻盘的春天。一度内库告急的她今年收入颇丰,我和所有同事的年终奖也比去年涨了12%,还全员齐聚总部开了大年会。

逆风起飞来自业务复兴,各部门的好稿全年遍地开花。此时,我2018年的基建工程开始发挥作用,2019年,我的一篇调查稿和一篇特稿双双评上年度新闻奖,我也二度捧得水晶杯。经济部同事W君再次与水晶杯失之交臂,他自嘲又陪跑了一年,还豁达地称赞我。

我深知36岁的她经手过多少牛逼闪闪的稿子,我自问自己这些学徒期作品只能算后纸媒时代的竖子和廖化,我觉得自己配不上她的嘉许,但我会一直努力。

2020年。疫情暴发,她的左腿在武汉飞奔,右腿在家里长胖。杀入武汉的W君日日挥舞他饥渴难耐的录音笔,离水晶杯又近了一步。遭遇黑天鹅事件被整体冻结的文化新闻,正给我出了份全新的考题。

这一年,我跟S换岗,回到南国开始做编辑。每当我迷茫地望着书架上印有她名字的出版物,那四个字默然不语。又好像在说:看你的了。

回到开头说的那两句常用语。

是啊,她不是原来的她了,我也不是原来的我了。

但我和她都在奔跑,以免被原来的时光埋葬。

今天的封面,来自她30岁生日时收到的一幅画(局部),作者梁如洁 吕宏望。

这两天连编四篇稿子,今天的文章来晚了,也没时间配更多图了23333

 

獭祭鱼

微信:dailyfish

一个文化准编辑的午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