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绛小楷《槐聚诗存》(局部)

 家有学子 2021-06-21

杨绛先生在古稀之年才真正开始练字。练字的原因,据她本人说是为丈夫钱钟书抄诗。以下是杨绛满100岁时,写下的小楷:

图片图片

请自己的先生钱钟书当书法老师。学生杨绛每日都交作业给老师钱钟书,钱钟书则每日悉心批改,在运笔不好的地方打杠子,在运笔好的地方画圈儿。杨绛想多得一些红圈,钱钟书则故意找出更多运笔欠妥的地方,多打上杠子。

钱钟书先生故意激励杨绛先生:“尔聪明灵活,何作字乃若此之滞笨。”
图片
▲ 杨绛书法《长歌行》

1997年,杨绛的女儿钱瑗因病去世。1998年,与她相伴63年的丈夫钱钟书也离她而去。女儿和丈夫相继去世后,杨绛一人独居在三里河,此时她已经87岁。杨绛最后二十年,与书画为伴,过着隐士的生活,整理丈夫的手稿,完成对家人的承诺。

图片
▲ 杨绛小楷《槐聚诗存》(局部)

2013年,杨绛先生出版了250万字的文集八卷,这不仅是文学的奇观,也是生命的奇迹。

而那一年,她还有另外一个奇迹,也许会写入文人的书法史——102岁的她用小楷抄写了钱钟书早年诗集:《槐聚诗存》。

图片

年过百岁,还能写字,而且是小楷,想想都难。可这么高难度的事情偏偏让这个老太太做到了。 

她在前言里说得很清楚——

图片
▲ 杨绛小楷《槐聚诗存》(前言)

钱钟书辞世后的漫长日子里,练字已是杨绛先生深切怀念钱钟书先生的一种特殊方式。即使在她100岁以后,还在坚持写小楷。小楷对中老年人视力要求非常高,而百岁的杨绛先生竟然一直坚持下来了。

图片

不同阶段,杨绛先生的字进步都很显著,但她却总是自谦,说自己天生笨滞,写谁不像谁。兰亭序应是圆的,她写成方的;褚遂良应是方的,她写成圆的。
图片
其实无论是文学上的成就亦或是自谦,都无法掩盖杨绛书法温润的光华,曾有书家评价杨绛的书法道:“小楷如温良之璞玉、潺潺之清泉,横竖间渗透出的文人气息,犹如老树普洱,慢品过后方得醇厚甘味。
图片
▲ 杨绛手书“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出自《千字文》,讲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意思是君子应该坚持这五常之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不能丢掉;即使在动荡困苦和挫折困顿中也不能亏缺!短短十六字,正是杨绛先生百年人生的最好写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