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胄向历代画家学习的体会(三)

 书画艺术馆 2021-06-21

图片

黄胄是一位异常勤奋的艺术家,他几乎把毕生的精力全部倾注于绘画创作和艺术事业上,没有来得及在绘画理论方面作缜密、系统、深入的思考和论述。但是,他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在速写或创作过程中,把一些随时闪现的感受、想法顺手记在画面上,成为具有个人特色的题跋。这些直接袒露心扉的随记与题跋,是了解、研究黄胄艺术极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今茹昱斋官方微信平台以“艺术搬运工”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以期传播!

图片

刘松年  《博古图》 立轴 绢本 淡设色 纵128.3厘米 横56.6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唐 刘松年 马远 夏圭

宋李、刘、马、夏各有千秋,皆有独特风格。且工人物、山水,皆能精到。以李唐为首,留传之作品堪称千古绝唱;即刘、马、夏三位大师,千古来亦无过者,应认真研讨其原因。一一《山水》

图片

马远  《王羲之玩鹅图》 立轴 绢本 淡设色 纵115.9厘米 横52.4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秋江渔隐图》。余自童年即见此图印本,每每拟仿并装裱成轴,悬之中堂。今日南行,又得印刷品。对马远大师备加钦敬,亦不胜感慨,重操童年功课,已花甲翁矣。
马远,南宋大家,所谓“马一角”,形成中国画特有的构图。后来浙派及日本师其法,但未能得其精髓。一一《渔夫赶驴》(1995)

图片

夏圭  《西湖柳艇图》 立轴 绢本 浅设色 纵107.2厘米 横59.3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夏山水自戴文进后即停滞不前,虽有小仙辈终未能突破。有清以后浙派渐趋衰微,几无人问津。平心而论,若表现生活,马、夏画派应继承发展参考借鉴,有心人当知吾非妄言也。辛酉年中秋黄胄,并记以自勉。
宋李唐《釆薇图》、马远《踏歌图》,情景交融,达到山水、人物画高峰。一一临《踏歌行》局部

图片

李唐  《采薇图》之一

图片

《采薇图》之二

两宋书画大师辈出,光照千古。山水余最喜李晞古(李唐),而松年、马、夏、王诜等大家亦各有秋,奠定基础。如无宋诸大师,元四家即无法之基础。今天应研究继承宋写实手段技法,以表现现实生活。一一临《山水》

图片

苏汉臣  《杂技戏孩图》 团扇 绢本 设色 纵20.4厘米 横20.4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汉臣

苏汉臣《货郎图》十分注意表现情节神态,即使造型技术尚未解决的问题,也以意带过,使整体感觉很好。一一仿《货郎图》

图片

陈琳  《溪凫图》 立轴 纸本 浅设色 纵35.7厘米 横47.5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陈琳

元人陈琳作《花鸭图》,拙重奇肆,极有生趣。二十年前曾见,至今历历在目。一一1983年

祝您开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