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极图(下)

 吃茶去吃茶去 2021-06-22

金为水母,母隐子胎。
水者金子,子藏母胞。
真人至妙,若有若无。
仿佛大渊,乍沉乍浮。
——《周易参同契》

该图的原创是谁我们可以不去考究,但该图的立意相当明确:
内丹道的本质,以五行论而言,即水火相济,可谓“至简至易”矣。

而人们先入为主的观念是,社会上流传已久的那种说法:
大众之所以为大众者,其心在上肾在下也。
而仙佛把心火置于肾水下,以心意,守着丹田而行“炼精化炁”之道——此说,可谓“一念之差,谬以千里”矣。

水火匡廓图

《无极图》第四层面就是脱自彭晓《周易参同契通真义》里面的“水火匡廓图”,表达《参同契》里那个“坎离匡廓,运毂正轴”那个道理。

无论是脱自五行论的“五气朝元”,还是脱自阴阳说的“合二为一”,还是脱自《内经》道医体系的“上药三品神气精”的“三花聚顶”,这些都是相应的时代,最具特色的、最高明的上层建筑——古人不舍得厚此薄彼,也舍不得厚彼薄此,一股脑地就收到了一起、堆在了那里,叫张伯端感叹得很:“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

重复、叠加、堆积,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特征,看看佛经道典就知道了,也是它们彼此“示威”、彼此展示“硬实力”的一种无聊表现。一首《枫桥夜泊》就奠定了作者“诗人中的帝王”之位,乾隆御制过万,依然是“帝王中的诗人”。
然而,纵然“重复”纵然“叠加”纵然“繁琐”但是“真理”就在其中,需要的只是慧眼。

元明清际,内丹道与佛法开始深度叠加——在伍柳的著作中,阴阳五行八卦等等范畴之间,又移植入了大量的佛教术语,甚至“当代”的西洋器物:

譬如自鸣钟……,天地之造化,尽归于此。乡人不得见钟,但见水碓水磨,其理一也。问曰“钟于碓磨何比道也?”答曰“钟之锤即喻呼吸,钟内轮即元炁,水冲者,喻呼吸也,转之者,喻元炁也。但碓磨消息似同其法,又未甚全,而自鸣钟以全大道之功何谓也?碓磨只见其进,不见其退,钟内轮顺转则为进,顺极则逆,而逆转者,则为退也。”
——《慧命经》

陈抟

《无极图》第一层从〇开始,谓之“玄牝之门”,与第五层的“复归无极”之〇,在修炼意义上,没有任何差别——入得此门,即是先天即是大道佛说法界。
《无极图》把三五至精图、水火匡廓图至于中间,各据一层,意在阐述,最下之〇与最上之〇的中间之故(“构造”)尔——这些正是一乘道(佛教)不想说不屑说的。

禅宗对于从〇到〇之间的——“精神”、“三五”、“水火”,均以“视而不见”,或以“体用双行,浑融归一”来对待。
是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嗯嗯,“以般若即心也,心有体用,实相是体,观照是用,以用归体,即名到彼岸。”
呵呵,知道你的意思,“抱一”也不纯粹,“无生”才谓彻底哈。

灯笼忽尔笑咍咍,如何露柱亦怀胎?
天明生得白头女,至今游荡不归来。
——法成《偈三首》

六〇七〇后的人,对一种老式的圆柱形纸灯笼都不陌生。
叠起来是一张“胡饼”,提起来就是“露柱”。所以“师云灯笼与露柱证明”。

陈抟老祖轻提“露柱”,他把最下层的吾人之“玄牝之门”与最上层的“无极”天道,就给展开了——让人们看到了它们中间的“结构”——就像张三丰以《无根树》为题吟哦,从花开吟到花落。
嗯嗯,《五更道情》呢?从一更唱到五更里。
《九更道情》呢?都唱到人到中年了哈。

禅宗看到了什么?“道不用修,但莫污染。”
呵呵,它认为“多此一举”,五层图一掌拍扁就是了。
嗯嗯,〇+〇=〇,说不过去么?
元芳,你怎么看?

柳华阳说:

“修者,以破而补囵。炼者,以火而化物。”曰“盖今之学佛者,谓佛修性而不修命,殊不知如来大藏之教,性命双修,有无原是并用,以执死禅,不识动机。初习者如佛无二,久则无所效验,自生退悔.一场空死,有何益哉。”曰“今之为佛门者,不得如来之真传,执性不知命宝,慧命发动,不得知其法收住,虽不变为漏尽,亦自耗散,耗尽焉有不死?既死又将何物为道哉?是以至人察乎动静之消息,合乎并修。且世之凡夫,才欲修炼,便已离别父母妻子,孤自深山穷谷,或高庵大寺,谓静可以修道,诚可笑也。苟求得真传,如此枯静,不识动机,如痴猫守空窟,有何益也。故紫磨光如来云'不识动静,学道无益。’至人静其心以候肾之动机,移入动处,合并而炼,心肾相合,即是性命合一。所以古云'一合相’者,即此矣。”

马祖又说:

“法身无穷,体无增减。能大能小,能方能圆。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滔滔运用,不立根栽。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有为是无为家用,无为是有为家依。不住于依,故云如空无所依。”

咦?释道两家对“本体”的描述,又庶乎一辙矣。
说了,双方是“竞合”的关系:在博眼球抢位子的同时,不免也暗通款曲,时而还通气和声。

吾心似灯笼,点火内外红。
有物堪比伦,来朝日出东。
——本权《和寒山偈》

第二层面上,是在《内经》的重要范畴精气神说上,展开内丹论的。
伍柳的炼精化气和炼气化神,在陈抟老祖这里,是“一气呵成”的。
第三层面上,是以五行论进行的。
在第四个层面上,在五行说之外,又援以阴阳、卦象,来显示“内丹”结构耳。
其实,每一个层面图,都可以独立唱道。
换言之,每一层图,都可以代表了全图。
听听下神仙唱“四时歌”:

春色可人可人,桃杏花开满眼新。山园风物嫩,看来到也无忧闷。仙喜的是洞府去游春,子晋先生吹玉笙,玉笙吹与知音听。俺则道闲来时,焚一炷香,抚一曲琴。
夏赏荷池荷池,两个鸳鸯水面飞。摆列成双对,清风有月闲游戏。仙喜的是吕祖遇锺离,二翁留下长生地,终南山上乘云去。俺则道闲来时,焚一炷香,下一盘棋。
秋景云疎云疎,远岫苍黄木叶枯。夜看银河布,牛郎到把织女度。仙喜的是卖卜隐成都,君平先生挈玉壶,日得百钱把酒沽。俺则道闲来时,焚一炷香,看一卷书。
冬景雪飞雪飞,万里关山似玉堆。和靖掩庐睡,天寒鹤守孤山内。仙喜的是湘子度文公,屡劝回头不肯回,蓝关路上才相会。俺则道闲来时,焚一炷香,画一树梅。
——张三丰《四时道情》

所谓“四时道情”,只是道人每天日常的生活描述啊!
不会有人以为,依琴、棋、书、画的顺序,神仙在每个季节,只固定的把玩那一样雅物吧?那么偏执的神仙有没有?
陈抟《无极图》(之五层)亦复如此——每“一层”都代表了整栋“五层”。

(云门)示众云:“中有一宝,秘在形山。拈灯笼向佛殿里,将三门来灯笼上。作么生?”
——《云门录》卷中

门派有别,大道唯一!
最下之〇者,“老氏虚无之道已为有意。就其图而述之,其最下圈名为'玄牝之门’”,与最上之〇,“复归无极”者,亦有别乎?

于虚无之间,无中生有之际,陈抟用一个(五层的)《无极图》,拆开了被如来一掌拍扁的那个。
老祖把那个“不立文字”的〇提了起来,“恢复”了“立体的”结构,展示给人们看,性命之学的“究竟”原理。
所谓“黑漆皮灯笼,中间欠点红。有人解挑拨,无处不光通。”

于是乎,阴阳五行八卦精气神等等,中国古代的哲学的、医学的——那个时代的最高妙的理论、范畴,纷纷登场——所以有“未有神仙不读书”一说,为甚么读书?为了“穷理尽性”!把我们的脑袋,把我们的思维,由复杂向简约推进,提炼到最洗练、最精粹的一点境界——这本身,就是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万派朝宗一派收,扬清激浊几经秋。
忽然到底都乾却,露柱灯笼笑不休。
——长翁《偈颂十八首》

简注一下:
乾者,干也,所谓“一口吸进”所谓“尽大地”

正常情况下,人们是不能看到弹丸穿越之瞬间,但是在以高速摄影形成的“慢镜头”下呢?噫,弹丸过物,静止眼前——因为有了慢镜头,在电影语言下,我们得以看到,“虚空粉碎”的瞬间震撼……

我们修道,在静笃时分,那个“虚空粉碎”的一瞬间,就是“结丹”——内丹道“一点落黄庭”句子,不如另外一句形象,“聚则有形,散则无影”。所以禅宗说修来修去,修得个“一无所有”——老子曰“坐进此道”。

陪师父在北京治伤(14年6月)

“粉碎”就是“凝结”——这是我跟随师父隐修的那些日子里,参透的“道”理。
曹爷尝以方言说:“惭愧,(额)无丹可结。”
毕竟,这个过程“一过便休”,内丹道对它所进行复杂的、深刻的理论诠释,和丹派大家制造的具象模型,只具有(教学观摩的)学术价值,不具有(按部就班的)操作性。
故曰“要知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曰“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明师莫强猜。”曰“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仔细论。”曰“名是事不是。”
比如,“大如弹丸,色如朱橘。”白玉蟾曰“譬喻”耳!

世间未得真传之流,不知先天之气为何物,误认后天有形之气,或言在气海,或言在丹田,或言在黄庭,或言在任督二脉,或言在两肾中间,或闭口调呼吸以匀气,或闭息定胎息以藏气,或搬运后升前降于黄庭以聚气,或守或运,等等不一,皆欲妄想结丹。试问将此有形之气,终久凝结于何处?凝结作甚模样?其必凝结成气块乎?每见世之守上者,多得脑漏;守下者,多得底漏;守中者,多得膨胀;守明堂者失明,守顽心者得癫症,欲求长生,反而促死,哀哉!
——《百字碑注》

伍柳大宗师的三部功,炼神还虚就是涅槃,暂搁一边,“月落后再说。”
前面两步,与维摩诘说芥子化须弥无异,只在一瞬间尔。
而伍柳大师用“慢镜头”,以“立体”的方式,给人们展开了内丹道的“结构”,世人多以为写实矣。或者说,两位大师在陈抟老祖的五层图中,将第二层截图出来,然后拉开放大,以示“细节”耳。
在明刻本《金丹正理大全》中,有一副《金丹橐龠图》,与伍柳三部功法,旨趣同焉。
其实,就是“生硬地”把北方玄武神之盘结一团的龟蛇拆开了、放大了!用意是好的,不就是想给祖师语录配个插图么?
白玉蟾曰“探赤水之玄珠,龟蛇吐咽;运西方之至宝,龙虎盘旋。”
李道纯曰“人言五虎透玄关,孰知一虎生真土?会得龙虎常合和,便知龟蛇互吞吐。”

金丹橐龠图

当然,它的《即济鼎之图》、《河车图》,欣赏一下,这也太写意了吧:

即济鼎之图、河车图

话又说回来了,难道不是写实么?
但是注意,它是艺术化的写实——
你若被这流弹击中,才能明白这个道理,所谓“代价”。

大道,
我的摊位上有售,
但要你提头来换。
不要讨还,
不要犹豫,
这是底价。
——Kabir(1398-1518)

尔时,丹派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就实现了。
为什么?“偃,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我们修行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摆脱被内在情绪和外在物质的“控制”。
比如至亲之去世,这种“痛苦”加于人心,一生都难以“忘却”……
但看狗子,很快就忘记宝宝被别人带走了,所以狗子有佛性赵州没有。

我叫“莫提”,
是上主的一条狗。
我无事可做,
也不会做事,
只听上主的吩咐,
叫如何就如何。
——Kabir(1398-1518)

咦?人们不是通过刻苦修炼,要成为自己的“主宰”么?
咋又成狗腿子了嘞?
尔时,人是从物欲的奴役下,翻身得解放了。
只是瞬间,方出狼窝又入虎口——这不又成了大道家的奴隶?
笑着流泪,如此而已。
高僧与高道,或者苏非与修道士,即便他们指向了完全相反方向,那也是道的方向。
人类历史上所有(证道的)大家、各方(证道的)神圣之不同的道论——比如,争论“有”与“无”,不仅是佛系内部的核心之论,更是释道双方的焦点问题——亦复如此,毫不违谐。
高僧对“假禅道”的批判,可谓发聩震聋:

或显于无物,而隐于有物。
【无物者,乃后半之性功也;有物者,即前半之命功也。今之假禅道,闻之有物,莫不厌之,殊不知此物者,道之根本,法之津梁,人人本有,即非思虑之物,乃玄关内之物也。故六祖云“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又傅大士云“有物先天地,无名本寂寥。能为万物主,不逐四时凋。”乃先天之物也。宰育后天,散则无形影,聚则成舍利。故圆悟云“何物高于天?生天者。是何物厚于地?育地者。是何物宽于虚空?包虚空者。是何物超佛越祖?植佛祖者。”是乃化育之本,物我同途。故曰“物我同一大父母者”,即此也。顺去生人生物,逆来成佛成祖。顺去则物我同知,逆来非师莫能晓用,故云峰禅师云“有物密救人,怎奈人不知。”即先天纯阳至刚之炁也,散之乃在一身,促之即在玄关。故寒子云“可贵天然物,独一无伴侣。觅他不可见,出入无门户。促之在方寸,延之一切处。你若不信受,相逢不相遇。”大则包藏法界,细则粟米微尘。所以云峰禅师云“盖天地撮来如粟米粒大。”虽然如是,先必须和合凝集,而后有物。世尊谓之菩提种子,法华会上龙女所献者,即此物也。】
——《慧命经》

攀上山巅的人,就成为一个点——
人们发现,没有了上下,又何来方向?
我们普通人中,能超越自我的不多,能达到“最高境界”的更是寥寥无几。
但是,即便没有彻底沦为大道家的奴隶,而成为地主家的“长工”,那么,最美好的世界也会因此而实现:
一个没有道德、没有礼仪的,甚至不要科技的生活方式,就是《老子》的梦……
尔时,人们对“开发”自然毫无兴趣……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
问所从来……

不做地球主人那一天,人类就有一线希望了。
这个道理,不知道过时没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