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兰西之耻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21-06-22
图片

1940年6月22日,法国向德国投降

图为签署停战协议后,希特勒离开贡比涅森林的那节车厢

原载:《先锋国家历史》2009年第10期

作者:毛春初

“一路旅途顺利吗?”希特勒站在月台上,先向法兰西国元首菲利普·贝当伸出了手,这是希特勒说的第一句话。

这是巴黎以南约一百多公里处,卢瓦尔河支流卢瓦河畔,一个叫蒙托瓦的小镇。这是个十分平常的小镇,只因为60多年前的这次握手,让它以耻辱的方式被记入历史。

那是1940年10月24日,星期四,距巴黎沦陷仅4个月。在希特勒与贝当后来的一个多小时的会谈中,贝当真诚地对希特勒说:“现在法国再也不可能打一场新的大战了。”既然不能抵抗了,剩下的只有与德国合作。“合作”,这个名词不知掀起了多少仇恨,除了是法国人对德国人的仇恨,还有一批法国人对另一批法国人的仇恨。

这个几乎决定了法国人命运的小火车站,现在除了两翼被拆除,车站主楼尚在。当年的三条铁轨只剩下一条,供一列旅游小火车通过。希特勒与贝当握手的那个月台已消失在荒草中。

84岁的元帅要拯救法国

1940年6月11日,因为战斗已挽不回败势,法国上层人物决定放弃抵抗。第三共和国总统保罗·雷诺,这个文人总统在这种时刻显然太优柔寡断,于是84岁的贝当元帅来了。贝当是一战的英雄,是“凡尔登的救世主”。

当德军兵临城下的时候,这位法国英雄发表了感人肺腑的广播演说:“我把本人献给法国,来减轻它的痛苦。”

6月22日,在贡比涅森林,德法达成了停战协议。按照协议,整个法国划分为占领区和非占领区。占领区包括了法国北部和大西洋沿岸;而非占领区则包括法国的南部和西部农业区,由傀儡贝当为元首的政府控制,其面积约占法国领土的3/5。1940年7月,贝当政府迁至法国中部小镇维希。

1940年10月11日,维希政权发出了建立新秩序的文告,打出了“民族革命”的旗号,宣称它的目的就是“保卫工作、家庭和祖国”,以此代替了自由、平等和博爱。维希政府取缔了一切政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设立的总统、总理也被废除,一切行政、立法、司法大权集于国家元首贝当身上。

由于贝当的军事背景,一大批军官自然成了他的忠实拥趸。武人掌权的后果就是1940年8月法国老兵协会的成立。这个组织由一战老兵把持,囊括法国形形色色的右翼组织和政党。数月之内,老兵协会就宣称有会员120万人。

协会的主要任务是不遗余力地从政治上支持贝当政权。它开展了广泛的社会工作来赢得草根阶层的欢心,例如为那些关押在德国的法国战犯家庭提供帮助,给穷人和老人提供一定的福利。

随着法国抵抗运动的兴起,老兵协会的一些人感到必须变得更加军事化与暴力化。这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约瑟夫·达纳德。

“与民主作斗争”

达纳德1897年出生在法国,一战时加入法国军队,由于作战英勇获得了7次嘉奖。二战爆发后,他又重新应召入伍。在防守马奇诺防线时,达纳德受伤被俘,但他很快就逃了出来,并去了法国南部的尼斯。由于达纳德的传奇故事,1940年3月21,达纳德成了《巴黎竞赛报》的封面人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