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马涧古镇(一)

 夏禾锄锄 2021-06-22

马涧镇是到我老家的必经之地,留有许多美好释童年记忆。因为对灵泉寺遗址的好奇,这个周末我在晓敏兄的陪同下故地重游。

镇政府门口前行数百米,过47旧省道,沿一小桥右拐,便来到梅溪支流-----骥溪(马涧地名的由来也是因为这条溪,骥是千里马,溪即山涧)。沿着骥溪往前,发现以前的凌乱荒草溪滩,都变成了清洁干净的走廊。看得出来,当地部门和百姓正在努力把一个普通小镇变成了宜居的美丽小镇。

走了一段路,见一小小的河坝拦腰截住水面,河水突然安静下来,变成一个大水塘。晓敏指着对面的三层楼,告诉我那就是灵泉寺遗址。

对岸是鹅卵石砌成的河岸,一高一低,一新一旧,数棵杂木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任性地往河里低头。杂木边是一幢红色的三层房子,房子的底层已被绿意掩盖。

晓敏兄说,这里地势高,南临骥溪,北靠青山。唐末五代高僧贯休著有诗集《禅月集》,写有《春游灵泉寺》:

水蹴危梁翠拥沙,钟声微径入深花。

嘴红涧鸟啼芳草,头白山僧自扞茶。

松色摧残遭贼火,水声幽咽落人家。

因寻古迹空惆怅,满袖香风白日斜。

据正德《兰溪县志》:灵泉教寺,在灵泉乡五都,梁天监四年建。梁天监四年即公元505年,早于兰溪建县 (唐咸亨五年674)

灵泉寺也有不美好的故事,汪启淑的《兰溪棹歌》记载:

灵泉寺额已成灰,齿冷谀词安在哉。

万世不磨唯直节,试看高耸告天台。

注解:寺有榜曰,“灵泉之寺”。蔡京所书也。政和四年县主簿朱恂与知县俞次契、县丞赵朴、县尉吴师尹辈为文记之,曰,书心画也。由书以观,可见所养,太师鲁国公以道经国,为时周公,左右圣王,运量天下。庙谟成算,不可得名。其发而为书,则敦大博厚,玩之无斁。似德含洪,包容缓而不廹,似量其静也。一毫不露其肆也。万象森列。又云,无问遐迩,凡公片书只字,在在有神物护之,云云。彼蔡京者何如人哉?而极口称诵如此,当时士大夫谀侫成风,廉耻安在?

河边有两位阿婆在闲聊,据80岁的阿婆回忆,当年里面香火旺盛,小时候她经常随大人去庙里,灵泉寺里住有许多尼姑(我认为应该是和尚);另一位70多岁的阿婆则回忆说,70年代她在灵泉寺里干过活,那时已经没有和尚,没有神像,寺庙改造成了畜牧场,供生产队养猪养牛,她们在里面养猪。

虽然寺庙变成养猪、养牛的场所,附近的村民依旧持续不断前来烧香,找不到可以祭拜的神像就在某个墙角烧香叩拜,后来转移在门外面的某块岩石上,很多年一直是这样。直到到80年代,寺庙完全被毁,旧土地上建了现在的新房。

灵泉寺边上有灵泉桥,原先的古镇集中在骥溪南面,人们必须经过此桥才能到达灵泉寺,早年的石板桥几经修葺、更换早已成了平坦、宽阔的公路桥。

芦苇泛黄,水草暗绿,桥洞幽深,水流缓缓,前人往事,古桥老庙,谁能见证,唯有骥溪。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