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汉王朝第六位皇帝刘启生平

 凤凰山居士 2021-06-22
2013-10-10 10:33:01       
     
      刘启——汉朝第六皇帝

  刘启,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出生于代地,是高祖刘邦孙子汉文帝刘恒的儿子,母亲是窦氏。刘启出生时,父亲刘恒在代国为代王。刘启在刘恒几个儿子中排行居中。刘恒为代王时,与代王后生有四子,刘恒未即位之前代王后便已去世。前180年,刘恒被拥立为皇帝后,代王后所生四子都相继病死。刘恒即位数月,公卿大臣请立太子,而刘恒诸子中刘启最大,于是就被立为太子,母亲窦氏被立为皇后。

  刘启在位期间,推行“削藩策”,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继续奉行了“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减轻赋税。

  刘启在位16年,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刘启驾崩,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汉景帝是汉文帝刘恒长子,母亲是汉文帝皇后窦氏(即窦太后),前188年(汉惠帝七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西汉第六位皇帝,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16年。

  公元前179年,刘启被立为皇太子,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

  公元前154年,(景帝前元三年),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国的叛乱,史称吴楚之乱,或“七国之乱”。

  10个月后,七国之乱被平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景帝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着手解决王国问题,以加强中央集权。参加叛乱的七国,除保存楚国另立楚王外,其余六国皆被废掉。此后,绝大多数诸侯王国仅领有一郡之地,其实际地位已经降为郡级,国与郡基本上趋于一致。诸侯王国领郡由高祖时的42郡减为26郡,而中央直辖郡由高祖时的15郡增加至44郡,使汉郡总数大大超过诸侯王国郡数。这一变化,对于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意义十分重大。

  而且汉景帝抑贬诸侯王的地位,“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剥夺和削弱诸侯国的权力,收回王国的官吏任免权,取消“诸侯皆赋”,仅保留其“食租税”之权,并且收夺盐铁铜等利源及有关租税。此后,诸侯王已经不再具有同中央对抗的物质条件。

  经过景帝的改革,汉初推行的诸侯王国制,至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诸侯王在名义上是封君,实际上“唯得衣食租税”而已;但是诸侯王势力并未彻底解决,以致后来汉武帝不得不继续采取相应的措施。

  由于汉景帝执政时期的内政外交措施,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方面推行了重农抑商,发展经济,发展教育,打击豪强的策略,对匈奴软硬兼施,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人口翻番,国内殷富,府库充实。

  据说,景帝统治后期,国库里的钱堆积如山,串钱的绳子都烂断了;粮仓满了,粮食堆在露天,有的霉腐了。但是,文景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带来了贫富悬殊的分化。这种状况,既为后来汉武帝实施“雄才大略”,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给西汉中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

  公元前141年,景帝病死于长安未央宫,享年48岁。葬于阳陵(在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北),谥号“孝景”皇帝,“景”为布行刚义的意思。太子刘彻即皇帝位,是为汉武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