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省第一变成宿舍第三

 周正心学 2021-06-22

 三十年来,我在大学讲心理学课,常常问到三个问题:

 “同学们,你们上学、读高中的目的是什么?”

 “考大学。”历经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对象,大家的回答都是相同的。

 再问:“你们努力学习是为了考上哪所大学?”

 “清华、北大。”几乎中国所有的学生都会这么答。

 最后一问:“你们希望自己每次考试都得第几名?”

 “第一。”这的确是家长、老师共同的心愿。

 可是,当“第一”真的好吗?这里有几个成语,我们来看看最后的结果如何。

 才高八斗、百里挑一、鹤立鸡群、天资聪颖。

 “才高八斗”是谢灵运对曹植的评价:天下文才不过一石,曹植独占八斗,我谢某尚得一斗,剩下一斗,由天下文人共分。曹植可谓卓尔不群,却落个英年早逝的下场。我们以为才高八斗的人会赢得成功、财富、地位。但实际上,假如一个男人才高八斗,学识超群,他经常是“怀才不遇”。

 假如一个女孩子长得相貌出众,百里挑一,她会很骄傲,别人也会很羡慕。可历史上流传的这些女子往往是红颜薄命。

 一只鹤站在一群鸡当中,猎人看见了,会先打哪只?

 一个孩子天资聪颖,6岁会说三国外语,10岁精通高数,15岁大学毕业,这个人长大后会怎么样?少年班的一个孩子15岁大学毕业,分配到某单位上班,第一天,大家都很好奇,来得很早要看看这个神童长什么模样,一直等到9点还不见人来,派人到宿舍一看,他正坐在床上发呆,问为何不去上班,他竟说:“没人给我系鞋带啊。”不会系鞋带可以不穿鞋去上班,他已经精神分裂了。

 从小,家长、老师就谆谆教导我们:要考前三名,要上重点大学,要超过别人。巅峰感、优越性成为我们生活追求的主体目标。现在,很多人有这样的定位:我怎么能考到非重点院校?复读吧!每年有很多考到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选择复读,第二年再考重点。有人复读了八年,非清华不上,非要争这口气。是父母、老师害了他们,让他们认为做人就要做最拔尖的。

 1996年,全国有60个状元,北大收了31个,其中,6个人进了一个系,4个人进了一个班,3个人进了一个宿舍,原来的全省第一变成了宿舍第三,心里就不是滋味了。换个角度思考:一个班50个孩子,你考了前三名,就得把别人挤下去,后47名是不是很难受,你让别人难受,你是什么样的人?大家谁都不顾别人,谁都不服谁,所有的人都变成极端的恶魔。

摘自《应用心理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

《心理学与生活》,可永久收听的周正心学,本周19集:皮尔卡丹的人人可参与成帝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